从“教材文本”到“教学文案”转化分析——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从“教材文本”到“教学文案”转化分析——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

孟晓雨

山东师范大学

摘要:历史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理解历史知识,丰富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在历史课程改革中,教科书赋予历史教师塑造未来学生价值观的使命,笔者逐字阅读课本内容,从细节处入手,分析理解教科书的行文逻辑。对《两次鸦片战争》一课进行从“教材文本”到“教学文案”的转化分析,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教学设计,两次鸦片战争

首先进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课位于《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中的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承接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和文化》,为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奠定基础。本课知识,教材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学习掌握了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些基本史实,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本文按照在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对历史知识进行创想、创意、创生“三步走”结构分析教科书,最后实现创作即课堂呈现。

一、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遐想

对这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思考原则性的问题是:这段历史是如何发生的?这段历史与其他内容之间的关系?这段历史的历史价值与教育价值在哪里?

从历史上来看,鸦片战争是东西方的碰撞,是中国所面对的工业文明和殖民侵略的两重挑战,是列强侵华本质的体现与深化,还是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中未能意识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典型缩影,更是我们在审视“晚清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下对殖民主义的侵略性与封建主义的落后性进行解释的极好注脚。在历史遐想之下,讲好历史故事。两次鸦片战争的历史,惊心动魄,让人悲愤满怀,要努力把鸦片战争的重大事件讲述清楚,从历史细节处入手,凸显课魂。

立足于时空观念,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认识19世纪中期中外历史的发展走向,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探究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明确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多角度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作出历史解释。以史料实证为出发点,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思想进程,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对“两次鸦片战争”的课程重构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材的三大子目是“19世界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在阅读中,我的产生的思考有为什么英、法、美等国在工业革命后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强烈?世界殖民主义国家把矛头指向中国又是谁之责?与此同时,清政府的政治、经济、社会是何种性质?禁烟运动是商业性质的还是带有政治色彩?为什么清政府要坚持禁烟?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为何持续遭到破坏,这是谁之过?两次鸦片战争有何种关联?圆明园为何被焚毁,沙俄为何侵占大片领土,这是谁之咎?为何清政府没有吸取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教训,沉迷天朝上国迷梦中?林则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为何没有被广泛传播?部分开眼世界人士的觉醒为何没有在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纵观以上历史,如何在此前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谁之殇?

梳理课本知识后,将事件的缘起层层分解,使之问题化,从事件的过程中解密其背后的逻辑,从逻辑与结构的布局中审视“整合”的必要与可能,将割裂的内容在整合中重组为完整逻辑,让看似“碎片化”的内容富有意义,对教材文本“言犹未尽”的内容再扩充,其切口正是此前整合过程中剥离出来的重要内容。层层剥离的过程也是对教科书进行重构、确定教学立意的过程。

诚如上海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提出的“一课一灵魂”那样,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立意是“天朝与帝国的碰撞”,突出殖民主义的侵略性和封建主义的落后性,中国所面对的工业文明和殖民侵略的两重挑战。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社会转型”角度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通过“史料实证”学习鸦片战争过程。基于此教学立意,对教材进行整合设计三大教学板块:碰撞中的“序演”、碰撞中的“阵痛”、碰撞中的“觉醒”。

在碰撞中的“序演”板块中,讲述英国使团访华两次被拒绝的史实, 展示世界形势大势,对比19世纪中期的世界和中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社会生活方面差异,引导学生学习鸦片战争的背景,明确列强的侵略行为与中国人民的各种抗争行为都是在特定历史时空背景下的产物。而《中国水师与英国海军在穿鼻洋面上激战的画面》图在教材里出现了两次,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的重点图片的内容,在教会学生如何观看分析图片的同时,突出本课的授课主题——中国所面对的工业文明和殖民侵略的两重挑战。

在第二板块碰撞中的“阵痛”中,讲述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原因、性质和影响。我认为学生在认识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结处会有突兀之感,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会有疑虑,因为课本对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过渡很简洁,西方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权益,英国提出了哪些要求,清政府拒绝是否具有合理性?教师应该补充材料,说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十几年间里英国的商品滞销了,且清政府的天朝上国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在这样的“错位”中,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两个貌似“偶然”的事件,“不可避免地”再次爆发。在战争过程方面,两次鸦片战争时间跨度大,涉及的事件和人物众多。可以利用教材后面的大事年表,形成粗线条的时间发展脉络。透过战争背后的细节,体现战争的侵略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在第三板块碰撞中的“觉醒”中,除了需要掌握林则徐、魏源和徐继畲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以及代表作等基本知识之外,还要提升学生学习的高度。课本93页的“《鸦片战争》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这段话背后的深层内涵是鸦片战争没有真正唤醒清王朝,只是对中国少数先进人士起到了一定的震撼作用。尽管历史给了中国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但鸦片战争结束后的清朝统治阶级并没有真正觉醒。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被认为是“用夷变夏”或“以夷变夏”,威胁了清朝的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遭到士大夫阶层的强烈抨击,体现清王朝自上而下继续在麻木与愚昧中昏昏沉睡。

三、对“两次鸦片战争”的重难点详探

叶小兵教授认为,从理论上讲,教学重点是体现教学目标要求的最本质的部分,是集中反映教学内容中心思想的部分;从实际操作上讲,一节课的重点,是该课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本课书的重点问题是“《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条约的不平等性质”。为突破重点,可以对不平等条约的逐条内容进行深究影响,比如《天津条约》中公使驻京的问题的由来和影响,沙俄趁火打劫强占中国领土,破坏主权独立的影响。聂幼犁教授认为“教学难点”指的是教学有困难的地方。本课的难点问题是“鸦片战争的性质”,可以精心挑选两则史料,分别认为鸦片战争是商业战争和文化战争。任务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根据教材的表述来反驳这两个观点,帮助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

要教好基于核心素养新理念的教材,教师必须确立新的认识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过程。重建历史教育价值的关键、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田兴. 高中历史项目式学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

[2]李德刚.培育有生命的课堂——以“两次鸦片战争”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20):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