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关键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1

城市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隧道关键技术探讨

赵明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重庆  401120,


【摘要】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下穿既有建构筑物等也越来越多,本文以某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隧道为工程背景,采取对应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该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隧道的影响,以期为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下穿既有隧道;隧道水平位移;拱顶沉降

1 工程概况

某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正下穿既有隧道,两个隧道均为TBM区间,圆形断面,内径5.9m,外径6.6m,管片厚0.35m。拟建区间隧道轨顶标高约217.33m,拱顶中风化泥岩约33m,为深埋隧道,与既有隧道竖向净距约9.4m。

图1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隧道横断面图

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该段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面高程约255.93m。上覆土层为人工填土,覆盖层厚度一般3.00~4.00m,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的砂岩、砂质泥岩,线路位于沙坪坝背斜东翼,岩层产状平缓。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土层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无统一地下水位,受季节影响变化大。

3 区间隧道下穿既有轨道交通车站概况

因既有隧道已运营,担负着重要的交通运输任务,且对振动、差异沉降控制要求很高,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控制对其影响。本区间隧道采用复合式TBM施工,随挖随拼,管片背后进行同步注浆填充,填充系数为1.3。尽量降低对既有隧道的影响。

4 数值分析

釆用midas-gts进行数值模拟,参数取值见下表:

表1  岩土物理力学设计参数

名称

填土

中风化砂质泥岩

重度(kN/m3

20*

25

饱和抗压强度(MPa)

7.2

内摩擦角(°)

28*

31

内聚力C (kPa)

520

弹性模量(MPa)

830

泊松比μ

0.45*

0.36

弹性抗力系数(MPa/m)

215*

计算分析如下:

图2  有限元计算模型

图3  左线开挖后水平位移云图

图4 左线开挖后竖向位移云图

图5  右线开挖后水平位移云图

图6  右线开挖后竖向位移云图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施工后最大水平位移约为0.35mm,拱顶最大沉降约为1.31mm。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施工引起既有隧道最大水平位移不到0.2mm,最大沉降约为0.51mm。均满足规范控制值要求。故拟建轨道交通区间施工对既有隧道影响较小,风险可控。

5 工程风险应对措施

(1)TBM推进时,严格控制推进速度、土仓压力,控制同步注浆的压力及注浆量;

(2)施工中加强监测,并及时反馈;

(3)施工中做好TBM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在下穿区域不停机;

(4)施工前需对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内区间隧道现状进行检测,作为责任划分依据。

6 结论

针对轨道交通区间隧道下穿既有隧道的情况,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方案,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该隧道下穿既有隧道的影响,做到风险可控,在后期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反馈意见,以确认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梦恕.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2] 张永兴.岩石力学(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仲建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硬岩掘进机(TBM)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赵明(1983-),男,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