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

姜波

鄂尔多斯市国源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0323

摘要:为促进我国煤炭的安全生产,提高煤炭生产的安全系数,促进煤炭事业的稳定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本文对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

1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1可以有效控制生产安全风险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使煤矿企业在进行生产工作时产生的安全危险源有一个正确的认知,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并且可以有效控制煤矿生产安全存在的风险,将煤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降到最低。利用煤矿生产安全系统,通过对当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安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1.2有利于煤矿企业生产稳定发展

采取有效的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举措,可以使煤矿企业充分了解自己在生产中所面临的风险,并且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在或者当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补救,从而来避免生产安全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将煤矿生产安全系统应用在煤矿生产工作中,能够减少生产工作人员的失误、生产设备的故障和监督管理造成的事故等,提升了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使煤矿生产风险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1.3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煤矿产业进行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可以为煤矿企业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工作环境,能够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工作中更有安全感,使煤矿企业能够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煤矿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2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原则

2.1闭环性原则

对于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的管理工作,是一个闭环的过程。只有实现闭环性原则,才能够更好的建立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在生产工作中,加强对信息的反馈和预控控制功能,从而达到降低生产安全风险的目的。

2.2动态性原则

煤矿生产的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得该系统的动态性很强,在煤矿生产工作中,不同的工作地点、时间、生产工作人员的心理变化和设备的运转情况都是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因素,因此要对动态的煤矿生产系统进行正确的预警,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

2.3系统性原则

煤矿生产安全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瓦斯防治系统、通风系统、防灭火系统等,根据这些系统的特征,进行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找出存在的生产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煤矿生产安全系统变得更加可靠。

2.4及时性原则

在煤矿生产工作中,危险源无处不在,随时都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工作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潜在危险源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和及时传输给监测中心,这样可以将生产安全风险及时告知相关部门,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引发事故的危险源。

3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3.1优化安全生产的制度规范

针对当前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规范进行优化,让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逐渐变得规范化和标准化,给安全生产带来重要的参照依据。我国有关的监管企业必须对煤矿企业开展相应的检验和管理工作,确保煤矿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如果发现违规操作的企业,必须追究其责任,充分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效果。

3.2分级管控标准

第一,煤矿的内部组织部门需要每月针对各项风险管理方案的贯彻与落实情况开展总结与分析工作,对工作开展期间产生问题的管理方案进行充分调节。通过年度的总结与分析,对每月的安全风险管理重点工作进行分配与安排:第二,企业应该安排经验丰富的副工程师、相关部门以及有关的团队,在自身管控的范围之内,对各月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与检验。对管理方案进行优化与完善。第三,相关领导人员应该亲自带领员工到井中进行观察,应该对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管理方案进行全面贯彻与实施,一旦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需立即进行改正。第四,安全监管部门需要将相关公告张贴在显眼处。有关生产的负责人员、相关责任人以及关键的管理方案均应有效避免安全风险的存在,并将重大安全风险通知卡放在工作区域的入口位置。第五,在生产工作开始以前,生产队伍与有关工作者对安全评估规范进行充分贯彻实施,对生产环境、生产期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明确,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有效预防伤亡事件的发生。第六,安全监察部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进行检查和管理,需要监管人身安全风险管理方案的贯彻、落实成效。第七,安全风险管理方案的编制、落实实施的指导工作均由专业部门来完成。第八,在安全风险较高的场地中生产区域队伍中的工作人员属于安全风险最高的人员,主要负责安全管理方案的落实、安全技术方案、隔离方案以及替代方案与消除方案的落实实施,进而充分排除安全风险。对管辖区域中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进行管控,预防出现人身伤亡事故。第九,基层的班子人员需要管理班子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对安全风险管理方案进行充分贯彻实施,预防人身伤亡事故的出现。第十,所有工作人员也应该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安全风险的把控,严格遵照规范进行操作,严禁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

3.3辨识范围

第一,矿下的工作系统、生产场地、地上工作和核心设施等。第二,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时应该遵照方便分类和独立性的原则,对管控的范围进行确定,同时还需要在实施期间对风险进行抽查。第三,对生产工作中的风险进行构建与优化,例如:方位点、名称、风险类别与级别等基础性信息。

3.4建立风险源识别机制

防止安全事故出现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对风险源进行良好管控,这需要相关人员将风险的识别工作与管控工作落实到位,对机械设备、生产环境与管理方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管控,为煤矿企业制定出安全风险控制管控中的核心工作,对风险源进行良好的辨识与监管。第一,需要煤矿企业编制出统一的安全风险辨识方案,需要具备全员参加安全风险鉴别工作的观念,让每位员工均能自主对危险源的鉴别工作出一份力。第二,对统一的管控模式进行运用,对风险源鉴别调查表进行设置,引导相关工作者在到岗工作以前去填写表格,强化对于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把相关的安全常识应用到工作中。

3.5注重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员工的技能培训

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该将安全放在首位,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运行中的基本任务。经过对安全知识的宣讲同样能够对煤矿企业中生产工作的基本任务进行夯实,在生产期间使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到新的安全知识,最终有效提升煤矿企业整体生产工作的安全性。想要收获良好的安全管理效果,就必须得到每个人的积极配合,不管是企业中的领导人还是底层工人均担负着重要责任。此外,采矿工人需要对正规的采矿方式和技术进行学习,以充分保证生产的安全性。所有员工都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生产技能,这是煤矿生产中非常关键的任务,煤矿企业应该重视提升工人的整体素质。在所有人均对安全生产提起重视的情况下,便能有效提升生产工作的安全性。

4结束语

煤炭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在煤矿生产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需要通过煤矿生产安全风险管理,对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进行控制,消除一切事故,避免事故发生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参考文献

[1]康厚清,郑万波,胡千庭,吴燕清,雷凯丽,康跃明,王洪来,甘林.煤矿安全生产水害事故风险管理体系在东林矿的应用[J].能源与环保,2018,40(4):6-12.

[2]马晨阳,徐景德,汪志萼.开滦林西老矿井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模式分析[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17(5):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