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探究

王丹丹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恩察中心小学

摘 要: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而言,数学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数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学生综合水平的进步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育,都对日后学生升入更高年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中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探究。但是就现阶段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而言,不管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完善教学策略,针对教学深入研究的重要依据,在此笔者也将在本文中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策略研究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高年级 现状 策略研究

引言: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教学方式和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是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发展和升华,是有效的承接小学与初中之间的重要通道。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运而生,这就使得我国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不得不加强对教学方式改革的关注,不断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只有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并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才能有效的保证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的不断提高。

一、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数学教学便是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记忆,就是单纯地把教师知识库中的东西转移到学生的脑海中,这也是应试教育的一大特色:灌输性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按部就班,学生被动接受,整个课堂毫无生气,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成绩上不去。实施素质教育以后,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教师需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全体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具体内容为:一要从整体出发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即积极调动课堂教学中师生以及教学教具等所有因素的作用,进行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优化课堂教学效率;二要注重传授学习方法,把课堂教学演变为由教师“教”会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师生合作、共同努力的氛围中得到进步;三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增强他们面对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四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实行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进步。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以其题材中富形象、形式新颖多样、课堂信息量大、节约课堂时间等优势,为学生创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极人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入了伞新的境界。

三、分层设定学习目标,积极开展合作学习

目标是动力的源泉,榜样能够指明方向。通常情况下,按能力水平的高低,我们可将学生划分为后进生、中等生、优秀生三部分,对于这三部分学生我们应分别为他们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并选出各水平段的学习榜样。让所有学生都能按照既定目标,朝着榜样的方向加倍努力。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一个相互沟通、讨论、交流的良好平台,使它们能够在一个积极参与的大环境下,产生更多、更深刻的体验与感受。例如在学到《圆的认识》这节课时,我们可以创设如下教学情境:一位老师的周围有9个学生。要求老师与每个学生的距离一样,学生应该怎么站?你能想出办法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展开组内讨论,学生们把各自的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与此同时也掌握了教材的知识。

四、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归根结底就是激发、引导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和要求,变“厌学”为“乐学”,变“模仿学”为“会学”,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在和谐的气氛中,向学生提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以后,老师就在黑板上出示一道与课本例题相同类型、相同结构的题,然后启发学生:“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我们还没有学过,看看谁会做这个题目。”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黑板上的题目产生了好奇,于是就产生了想做而已有的知识却不够的矛盾。这时老师就说:“大家想不想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当得到满意的答案后就引导学生看书上的例题,让学生一边看一边想,有不懂的就提出来。老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开疑团。这样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操作技能

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当学生初步掌握轴对称图形概念,并能正确判断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些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两对边不但平行,而且相等,所以说它是轴对称图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平行四边形,并在桌子上折一折、叠一叠,看看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最终明白了平行四边形并不是轴对称图形,这种实践操作的方式,不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丰富了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当然,在具体操作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研究教学用具,精心设计操作环节,重视操作启发和指导,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操作步骤,通过语言描述来促进知识的深化和内化。

六、结束语

总之,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从小学数学课教学实践出发,根据数学课的课程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教育观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元岭.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20)

[2]连航娥.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