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新时代高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孙喜明

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8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期,许多事物也都产生了新的变化,也只有在不断地变化中,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跟上时代变迁的潮流,而体育与健康学科也是如此。新时代的到来,对于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要求也随之变化,因此,对于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本论文意在通过对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探索,为高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高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很多工作的展开都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而且新时期新变化,对于高校体育与健康学科的建设或教学来说,都有了新的要求。高校如何在新时代里培养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件需要深入思考并探索研究的事情。因此,本文将针对新时期高校体育与健康学科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路径作以探索研究。

一、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之后,教育工作的核心也随之改变,眼下我国教育工作的展开,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座位了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这个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三大领域,共计十二项内容,分别是社会参与指标、文化修养指标和自主发展指标。这三大领域综合体现出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了学生的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体育品德能力,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融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的教育目标,以发展学生体育素养为核心追求。[1]运动认知能力主要考察学生的体能、是否会熟练使用运动技能和方法等;健身实践能力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校内外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体育品德能力则重在考察学生是否具有体育精神和品德。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2]

二、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中的重要作用

1.能够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数较多,集体性质强,教师会从如何锻炼学生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团队合作能力两个方面,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通过小组竞争、组内合作等形式,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此外,通过体育锻炼和集体竞赛等方式,传递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并能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将所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2.能够促进学生除智力因素外,其他方面的发展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教育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智力提升,有益学生全面发展,更在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是学生,而老师作为教学辅助,对学生起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会尽量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产生求知欲和探索欲。如果学生能意识到体育锻炼能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益处,学生就会对体育锻炼产生身心需求,提升了了学生对于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参加体育比赛时,学生亲自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能带来身体愉悦感,从而让学生有坚持的动力与源泉,对塑造学生性格起着积极作用。

3.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体育运动结合了身体与心理两方面,并不是单纯的身体运动,身体上的表现知识参加体育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在身体活动的背后,学生的心理也同样在进行复杂地活动,因此,体育运动是一项需要全身心参与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学习体育相关知识、参加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外,心理健康状况也有了进一步提升,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锻炼知识,帮助他们意识到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

4.能够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设置,除了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体育知识外,还有利于学生审美水平的提升。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示范标准的体育动作,展现出体育运动的美,再结合教师自身的美丽形象和优美动作,提高学生辨别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一边欣赏优美的体育动作,一边感受体育美的熏陶,借此增加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引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体育运动技能,使学生的心理产生运动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3]

三、新时代体育与健康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1.巧妙利用现有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仅以纸质教科书为课堂的教学媒介已是一种落后的教育观念,因此探索新型一体化教材成为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必由之路。新型化教材应该将现有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分为基础理论和活动实践两个部分,基础理论部分主要讲解高校体育课程开设对于人才培养的用途和作用、学生身体健康检测的标准和方法以及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突发性运动损伤时应如何进行紧急处理等,在基础体育理论部分就有意识地把体育教学、休闲运动和体育意识进行融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重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力提升以及体育品质的塑造;活动实践部分不仅包括现代奥林匹克竞赛项目,如游泳、乒乓、排球、篮球等,还包括了许多受大众欢迎的身体塑形运动,例如健美操、舞蹈、拳击、瑜伽,还融入了我国传统运动项目,如太极拳、武术、射箭等。新型教材应结合现代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涵盖高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主要内容,还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教学需要添加拓展学习的内容。[4]

2.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实现目标设置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中给学生设置学习目标,能够充分发挥目标设置的导向性,给大学生参与何种体育活动作出指示;学习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分要求相结合,将其作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一项硬指标,例如学生每年要参与的体育健康测试;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养成,也可以参考竞技体育设置的指标达标标准,在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度上给予实际操作性强的建议;在新时代,高校体育与健康学科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脚踏实地的同时也仰望未来,对体育课程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对学生体育目标成就的达成采取多样化的激励,从多角度设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重视体育运用的参与度。

3.注重学生实践活动,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在学生初入大学时,就树立他们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将该目标作为一项重要目标,重点关注学生体育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情况。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体育运动实践中去,并将自己学到的体育知识融入体育实践,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后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等;最后,通过要求学生加入运动类社团、参加体育竞技类项目等,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体育实践活动中,在科学实践的同时又能进一步提升理论知识,从而为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养成打好基础。[5]

四、结语

任何事物都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改变并突破自我才能保持在时间洪流中不被淹没,而高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案也要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调整,如果保持一成不变,那它将会失去作为核心要素的关键,从而慢慢地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根据时代的不同要求,探索出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培养路径是高校体育与健康学科保持核心素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凤婷.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 2020(10):0004-0005.

[2]蔡建光,黄艳艳.新时代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22(41-2).

[3]徐崔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9(02)

[4]邱锴. 信息时代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培养研究——评《新编大学体育与健康》[J].2021(2020-23):I0006-I0006.

[5]闰井明.新时代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路径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7).

作者简介:孙喜明、1994、男、汉族、山东青岛即墨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