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学思想的现代建筑设计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基于美学思想的现代建筑设计思考

程宏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文章在简要阐明建筑美学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基于美学思想的现代建筑设计特点和方向,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美学思想;现代建筑;设计方向

要想满足大众对建筑的需求,势必要基于美学思想,将美学思想与理念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并在不同建筑设计环节体现建筑美感,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结构,打造极具美感的现代建筑群。因此,文章结合美学思想,将其融入建筑各环节设计。

1、建筑美学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与进一步完善过程中,建筑质量、设计结构、整体美观度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为更好地推动建筑行业发展,在保障质量的同时,部分建筑工程逐渐融入美学思想。美学思想并不是无形内容,在建筑设计中,美学思想体现在每一个环节,无论是建筑材料还是建筑色质,只要设计得当,都能带来美感。除去建筑外部结构,建筑内部空间设计更能呈现不同美感,主要表现为建筑内部立体构图与建筑内部局部细节。建筑外观结构、内部细节、所用材质,都应结合大众审美不断优化,最终使大众感受到建筑独特的美感,有利于构建良好城市形象。对当代建筑美学加以分析,建筑美学主要以建筑学与美学为基础,并在上述基础上构建而成。当前,城市化中盛行的西方建筑美学体系逐渐显示出单薄性,融入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美学的建筑设计市场呈现积极的、向上的趋势。中国建筑美学体系也逐渐打开,以极大的包容性不断与时俱进。中国现代建筑的诸多理论其实是从梁思成等一众建筑大家那里继承下来的,如今中国建筑美学兼具功能性、实用性、审美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枝繁叶茂,呈现出的独特建筑风格得到世界的认可。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建筑美学影响着我国建筑设计,所以要尽可能地从非系统的零碎的资料中去探索和发展中国建筑美学体系。

2、基于美学思想的现代建筑设计

2.1功能设计

建筑结构指的是在建筑物中,由各种建筑构件组成的空间受力系统,这种空间受力系统是主要是用来承受各种重力以及起骨架作用。建筑结构的艺术美感体现在各个方面,有些看起来是用来装饰的,但其实是出于结构方面的需要才设计出来的,既增添了美感,又使整个结构具有稳定感。例如古代建筑中的“牛腿”,学名叫“撑拱”,是檐柱上方外伸的斜木杆,看起来似乎是因为装饰美感而设计的,但是其本身也是出于构造上的需要而演变来的。其作用是衔接挂梁与悬臂梁,并传递来自挂梁的重量。很多时候为了让构造完全裸露出来而不在室内进行修建,只对个别构件作适当的处理用来装饰,不仅雅观而且还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构件是根据其在建筑构架中的功能和用途来使用的,可以加以美观装饰,但不可随意乱用,否则容易画蛇添足,使建筑结构变得复杂烦琐。现代建筑大多采用现浇框架结构、钢混结构、砖混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现浇剪力墙结构等,集耐用性和实用性为一体,抗震性能高,安全性得到保障。建筑在造型特征和结构的实用性上全局取得统一的时候,建筑架构中艺术美的独特性也就自然而然地凸显了出来。在近现代,建筑结构与建筑美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了,建筑结构在建筑中不加任何修饰地展示出来。相比以往的以装饰图案来修饰,表现出结构美,现代建筑的美依靠现代先进建筑技术的发展,更加干脆直观地展现出来。

2.2造型设计

建筑造型指的是构成建筑外部形式的一种美的形态,是能够被人直接感知到的建筑形式,是建筑空间实体界面的形象塑造。建筑造型必须考虑实用性和技术的可行性,涉及经济、功能、美学等众多方面。建筑造型的表现形式是建筑外部空间的立体构成、色彩等。建筑造型需要内、外空间共同效力,外部空间的全局性、同一性、一致性构成整个建筑的美感,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和心灵上的共鸣,让人陶醉。建筑造型是建筑技术和造型艺术上的统一,建筑的设计与周围的环境结构形成的独特造型艺术,使建筑具有整体艺术美感,体现建筑的地域性,这些造型艺术都在中国传统建筑上得到充分体现。现代建筑在美学上的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表现方法和造型手段上的统一、建筑形式和内部结构的配合、建筑形态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明朗的处理风格。现代建筑师追求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主张摆脱传统的建筑样式的枷锁,创造出新的建筑造型,发展新的建筑的美学精神,创造新的建筑艺术,能够更多地解决使用功能上的实用性,提升内部空间结构的利用率。但现代建筑设计也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素养,不能过于特立独行,从而设计出为大家所接受的建筑造型的艺术美。

2.3环境设计

中国建筑环境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重视建筑和环境的融合,崇尚自然环境和人类物质文明的结合,蕴含一定的人文精神。人们兴建建筑的目的就在于为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中提供一个相对舒服的场所。因此,建筑物和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环境对于建筑物来说既有制约的因素又有其促进条件,必须认真思考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所带来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在古代园林建筑中,以自然山水为骨架,依山傍水,庭院里有假山、理水、植物,宛如天然山水园,这种以自然山水为图本的园林,有着浓郁的自然特征,使其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风水学说的影响,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是由人来创造的,但却如同天生的一般。此外,根据地区的差异性,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的文化信仰也会采取不同的建筑形式,建造出不同艺术风格的建筑,但建筑中所表达的内在含义却有很多的共鸣之处。北方建筑色彩庄严浑厚,是因为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地形平坦,建筑材料单调,采用的建筑材料大多是土木之类,人文和民风也较为纯朴、憨厚和粗犷。南方建筑以淡雅为主,基本是白墙青瓦。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地形多丘陵,建筑材料多种多样,民居建筑清爽干净。如岭南地区的居民建筑规整,房屋高峻,庭院小门窗窄,屋顶坡度陡峭,翼角起翘,具有很强的封闭性。房屋的装修风格比较细腻精致。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的人们,因地制宜,因材施用,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采取适当的措施,运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建造手法、建造方式、建筑造型,构建不同建筑结构形态,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特点。建筑艺术特点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3、结束语

在现代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过程中,大众对建筑行业整体要求不断提升。对以往建筑结构加以分析,发现现代建筑设计更倾向于实用型结构,此种结构千篇一律,难以展现现代建筑之美,难以符合大众对建筑行业的全新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更好地推动现代建筑行业稳定发展与进步,在建筑行业设计中,应充分融入美学思想,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同时,从建筑外观、结构、材料与色彩着手,对现代建筑设计加以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打造符合大众需求,具有更高美感的现代建筑群体,进一步带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党雨田,庄惟敏.为乡村而设计:建筑策划方法体系的对策[J].建筑学报,2019(02):64-67.

[2]王辉.现象的意义——现象学与当代建筑设计思维[J].建筑学报,2018(01):74-79.

[3]林波荣,李紫微.面向设计初期的建筑节能优化方法[J].科学通报,2016,61(01):113-121.

[4]叶祖达.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技术选择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3(10):60-69.

[5]宋晔皓,王嘉亮,朱宁.中国本土绿色建筑被动式设计策略思考[J].建筑学报,2013(07):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