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计量误差成因及改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电力计量误差成因及改善方法

谭谈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万州供电分公司  重庆  404100

摘要:我国电力产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电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工作难度,企业在市场中可获取的利润越来越低,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解决此方面问题,就需要优化电力计量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性本文将结合企业电力计量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并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此为依据,设计一种全新的电力计量管理方法,从而实现对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经济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电力计量;误差成因;改善方法

引言

电力计量工作是所有电力企业在经济市场发展与运营中的基础性工作项目,主要是指通过对用户用电收费标准的精准计量与统计,从而为企业制定电力行业发展政策、优化电力系统建设等工作提供更加充足的数据作为支撑。为了落实此项工作,应从基础的计量工作入手,认知电力计量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在计量中出现误差的原因,强化对计量结果的管理与优化,从而实现对电力企业在市场内发展的促进。

1电力计量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电力科研单位对电力计量技术在使用中的优化与创新,技术在电力终端中的集成应用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地区供电企业内的供电模式也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呈现一种科学化、完善化与合理化的发展趋势。显而易见的是,企业传统的供电模式、陈旧的电力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产业背景下终端用户的用电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开展相关中,尝试进行新技术的引进,进行一体化供电服务模式的优化。目前,电力计量技术的应用在市场内仍属于科研单位的最新研究内容,当计量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现代化技术、自动化技术集成后,电力系统中的资源调度、传输等工作开始表现出一体化趋势。当相关工作发生集成后,系统终端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岗位人员的工作量逐步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供电终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供电企业的对外服务能力与企业经济效益也将同比例增加。目前,我国电力市场内的大部分供电企业已在产业融合变革发展下,实现了产业生产与经营模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转变,电力计量技术在市场内的可用范围更广,甚至一些国外供电企业与电能生产厂家也在此过程中投入资金进行新技术的引入。因此,可以认为此项技术在企业终端智能生产、智能管理、安全调度、资源配置等方面工作中,均发挥了应有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市场内进行电力计量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大规模使用,是十分重要的。

2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

造成计量误差的第一个原因为计量装置连线错误。当电能计量装置的中线与相线呈现反接状态时,对应装置由中心零线引出,此时电能计量装置处于开路运行状态。通过对电能计量装置常规工作原理的分析可知,装置中电流线圈没有对应电流流经或通过时,负载是位于火线与相线之间的,计量装置在此种状态下运行,是无法准确记录或识别到此线路所消耗的电功率的。对于市场内常用的三相四线电能计量装置而言,假设装置中电压回路按照正相序的方式接线连接,计量装置也会出现电量统计终止的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避免由于装置接线问题造成的电力计量误差,只需要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认真执行其工作任务即可。但在实际接线工作中,高配总表出现运行故障往往是被忽视的。当电能表的相位电压出现失压问题后,电能表便无法实现对电量或电能的精准统计,但此时终端的用户用电行为却可以不受到影响,在此种条件下进行电力计量,得到的计量数值与实际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严重情况时误差甚至会达到总计量值的30%~50%。针对此种问题,倘若供电单位没有及时发现,耽搁的时间越长,电力企业的损失也就越高。因此,如果某供电企业在新增电力计量装置或电能表后,发现通过装置计量得到的用户用电量呈现骤减趋势,便可以通过检测的方式发现装置接线存在异常。二次压降造成误差产生高压电流值测量时,为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通常会在零线与火线之间加装一个降低变压器。在一个完成的计量装置中,为了感知电力值的变化,通常会加装一个电力互感器,互感器往往被导线连接,并安装在距离电能计量表较远的位置,而导线在进行电力传输时,会产生阻抗,阻抗会导致电能表在计量中两端产生一个压降,从而使计量的数据出现较大的误差。

3改进措施

3.1构建合理的电力计量数据分析管理平台

用户的用电信息十分复杂,虽然前期对用电信息进行了多方面的筛选,但其数据量仍然十分庞大。所以要建立整体的数据管理模块,利用数据管理模块,再对数据进行多次集合分析。电力计量数据管理模块是记录用户所用电力的输电厂、购买途径、每日消耗电量、消耗规律等内容的模块。在对用户的用电问题进行分析时,电力计量数据管理模块可以起到数据管理库存的作用,该模块在对用户所用电力的输电厂、购买途径、每日消耗电量、消耗规律进行分析和整理时,能够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并对用电问题进行更正,以确保用户可以安全用电。这一管理模块还将电力单位的技术人员的工作纳入其中,可以实现对其工作的监督管理,并对技术人员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解决,从而及时调整人员岗位,督促技术人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2用电管理

在电力计量管理架构的基础上,对用电管理模块进行细化设计。为实现对所有用电用户电能使用情况的充分掌握,将用电用户对应的表具编号、用电量、记录日期等信息数据进行记录,以此根据相关联的用电类型,结合具体用电情况对其是否存在异常进行判断。针对用电客户进行管理时,应当完成对客户基本信息以及相关联电能数据的统一管理,例如对表具、是否停电以及是否存在欠费情况等进行管理。由于不同用电侧用电用户的客户属性不同,同时电能的供应也会产生多种不同类型。因此,根据这一特点,对用电类型进行多样化管理,并将不同类型与其编号和名称对应。同时,根据需要,对是否限制用电、限制周期以及限制数量等进行控制,以此实现对用电用户电力数据的精细化处理和分析。当前电力企业当中负责供电的用电设备种类较多,且针对不同的用电用户提供的电能不同,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电力数据。为了提升管理效率以及实现对海量电力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将现代化管理系统应用到用电管理模块当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完成对用电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当管理系统接口转发数据到达业务逻辑层时,通过业务逻辑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将其交由数据层和数据库交互层完成对用电收据的更新和存储。

结束语

针对电力计量中常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选择合适精度计量装置、减少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等改进措施。尽管提出的对策可在实施中实现对误差问题的解决与处理,但要明确的是,电力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很有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引发导致的,因此,还需要在后续的相关工作中,加大对此方面问题的研究,并完善电力企业中的电力计量标准制度,优化计量流程,以实现将计量中的误差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张二平.电力计量误差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9(34):173.

[2]李志忠.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状况分析及应用策略[J].通讯世界,2015(14):90-91.

[3]王开元.电能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与改进探究[J].湖北农机化,2019(22):86.

[4]薄林.电力计量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粘接,2019,40(10):56-60.

[5]孙左峰.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及应用对策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11):45.

作者简介:谭谈,男,1991年5月出生,山东枣庄人(籍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