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旅游景点消防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浅谈旅游景点消防安全

熊勇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 云南省 昆明市 650000

【摘要】本文就旅游景点消防安全进行研究分析,将旅游景点根据火灾风险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归纳总结了旅游景点存在的消防安全风险,并根据消防安全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

【关键词】旅游景点;火灾风险;消防安全

随着人民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选择外出旅游人员也不断增多,因此,掌握必备的旅游景点消防安全知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为大家系统的介绍一下景点的消防安全知识。

首先,回顾一下近几年比较有影响的旅游景点火灾案例。

1、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火灾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是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2014年1月11日1时10分许,独克宗古城仓房社区池廊硕8号“如意客栈”经营者唐英,在卧室内使用五面卤素取暖器不当,引燃可燃物引发火灾,造成烧损、拆除房屋面积6万平方米,烧损房屋直接损失9000万元的重大火灾事故。

2、云南大理600年明代城楼火灾

云南大理巍山县600多年历史的拱辰楼始建于明洪武23年(1390年),距今有600多年历史,是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3日凌晨2时49分,拱辰楼东南角夹层上方由于电线故障,引燃可燃物导致火灾,过火面积约300平方米,城楼上半部分被烧毁,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3、广西桂林日月双塔火灾

2014年10月1日7时40分许,桂林市标志性景点日月双塔中的日塔发生火灾。查明火灾原因为电气故障,引燃地下通道树脂玻璃,导致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这些火灾造成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历史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

我们国家有数以万计的旅游景点,结合不同景点的火灾风险特点,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风光类景点。如:普达措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园、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等。

2、历史人文类景点。如:故宫、布达拉宫、大理古城、武当山古建筑群等。

3、休闲度假类景点。如:三亚亚龙湾、山东蓬莱、浙江太湖、西双版纳等。

4、多种类型混合景点。

根据旅游景点的火灾风险总结当前消防安全管理现状。

1、建筑耐火等级低

多数旅游景点的建筑为砖木结构, 一旦发生火灾, 如果初期扑救不及时, 导致火灾迅速蔓延, 承重构件将失去承重作用, 势必会造成整幢建筑烧损、烧毁和坍塌, 还有部分建筑室内散热差, 温度升高快, 容易引起轰然, 扑救相当困难。受当时建筑艺术等局限性的影响, 多数建筑的防火间距不足, 建筑物之间不符合防火安全要求, 有些建筑物甚至紧密相连, 一旦发生火灾, 毗连的建筑会很快形成大面积的燃烧。

2、各类致灾因素多

大部分景点内包含多种经营实体。饭店、居民客栈、副食品商店等各类营业性场所数量多,种类杂。各种经营实体都有大量的用电器,如:电炉、电水壶等大功率电器设备, 用电负荷大, 加上大部分居民电线等线路均直接铺设在建筑的梁、柱上, 无穿管等保护措施, 稍有不慎, 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另外, 部分寺庙古建筑普遍存在点油灯、点蜡烛、点香等宗教活动用火, 寺庙殿堂内存放着大量香烛、蜡油等易燃物品, 火灾荷载大。还有的景点森林覆盖率较大, 林中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众多, 且分布有大量油松林, 森林火险等级极高, 造成景区森林防火任务日益严重。

3、消防基础设施差

虽然大部分旅游景点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应急照明灯、消防安全标志,但仍然达不到基本的逃生自救条件, 对于大面积的木结构建筑群, 无法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还有部分场所虽然安装了简易报警、简易喷淋系统, 但受梁、柱及自身结构的影响, 火灾探测报警装置误报率高, 作用不明显。

4、发生火灾后扑救难

部分景点远离消防队站, 自身消防力量缺少, 一旦发生火灾, 得不到及时扑救。风景点建筑群内多数道路曲折狭窄, 车辆无法进入, 即使车辆能勉强通行, 也不能采用运水供水的方式扑救火灾。此外,低温严寒地区, 冬季最低温度低, 天然水源封冻, 灭火用水严重短缺。

5、发生火灾后疏散难

节假日很多景点内人员经常处于集中高峰期, 大于场所实际容力。部分景点由于建筑多为木结构,自身年代久远, 疏散通道数量设置先天不足, 疏散能力较差, 加之建筑内缺乏有效的防排烟措施和专业的引导人员,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 木质构件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 游客对旅游环境相对比较陌生, 在危急的时候容易因不熟悉环境而导致踩踏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

6、景区管理部门消防意识尚淡薄

部分景点管理部门不重视消防安全管理, 消防器材配备、维护不到位, 日常消防安全巡查流于形式, 无形之中给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景点内部分业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了消防安全, 缺乏基本的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知识, 用火用电不注意安全, 人为增加了景点火灾的危险性。

旅游景点消防安全隐患多,管理难度大,为了更好的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保护景区不受火灾侵袭,严格旅游景点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游客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刻不容缓。接下来,就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归纳总结相应的消防安全知识。

1、自然风光类旅游景点

(1)旅游景点管理单位要加强防火巡逻,特别是山林景区,严禁火种进山,严格禁止野外火源。

(2)旅游景点内要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在火灾初起阶段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小火酿成大灾。

(3)游客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要从自身做起,要做到不吸烟,不乱扔烟头,防止不良习惯引发火灾。

(4)喜欢在旅游景点探险的游客,要提前了解景区天气情况,规划好旅游路线,做到结伴出行,迷路或遇到危险时,不要盲目乱闯,要及时求助。

2、历史人文类旅游景点

(1)古建筑内严禁吸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小孩玩火,并应当设有明显的禁止标志。

(2)宗教类景点要在指定地点祭祀、敬香,敬香者须按规定路线,到指定地点烧香,不得随意烧香、撒香。

(3)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文物建筑内宜使用低压弱电供电和冷光源照明,一般不得使用电热器具和大功率用电器具,避免造成线路跳闸,甚至引发火灾事故。

(4)未经批准不得动用明火。

(5)游客要注意自觉爱护古建筑内及其周边的消防设施器材。

3、休闲度假类旅游景点

(1)自觉维护旅游场所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

(2)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3)禁止违规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旅游景区,严禁在旅游景区违规动用明火和吸烟。

(4)严禁损坏、挪用和遮挡旅游场所消防设施、设备、器材。

(5)驾驶或乘坐交通工具旅游时,不要违规携带汽油、柴油、酒精、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危险品;

(6)乘坐交通工具时一旦发生火灾,寻找最近的门窗第一时间逃生,或用安全锤、坚硬物品击锤窗户玻璃及时逃生。

(7)酒店住宿时,应了解火灾逃生路线图,熟知安全出口的方位,正确选择逃生路线;应熟悉防毒面具、应急逃生包、简易灭火器等使用方法;不要在床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参考文献

[1].王天龙,郑垂勇,对旅游景区发展的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5.

[2].扎西见才.浅谈古建筑防火[J].科技信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