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野下田野考察与传承机制研究----以新疆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的梳理分析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非遗视野下田野考察与传承机制研究----以新疆少数民族代表性民间舞蹈的梳理分析为例

陈喆

山东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非遗项目进社区不仅仅是对我国非遗项目的宣传,更是吸引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加强群众非遗传承意识的一种方式。将非遗传统舞蹈引入高校,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是对高校舞蹈学科建设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是对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和推动。

关键词:新疆;非遗;发展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古老的四大文化体系交汇于此,形成了新疆多民族、多宗教、多风俗的特色文化。如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都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传统文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自身价值和存在意义。在非遗保护热潮席卷全国的今天,新疆的传统舞蹈文化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大力提倡的非遗保护政策对传统舞蹈到底会呈现出怎样的效果,这些问题都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一、传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落实机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行以来,已有十二个多年头,然而在保护政策的落实机制方面仍需要继续完善。目前新疆地区虽然有非遗研究所、地方歌舞团的存在,甚至在地市县级也有文工团,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但是新疆地区的非遗传统舞蹈现如今只有少部分人在传承与保护,还是难免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同时当代大学生毕业后许多人选择留在大城市打工,就算是有部分人愿意做这样的工作,在政策落实方面也难免会存在欠缺的地方。

所以,制定各省、市、县级的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推广和说服年轻人的加入,以及如何让参与过培训的人员长期、积极、稳定地推进非遗保护工作,工资福利等待遇的制定和落实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非遗保护工作除了有政策保护机制,更要有群众的参与和支持。笔者在新疆于田县考察的时候,与于田赛乃姆传承人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这些花甲的老人,面对如何将自己身上的技艺传给下一代年轻人的问题非常担忧,因为这意味着于田县的非遗传承很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与之相反,新疆喀群赛乃姆一直健康有序的传承和发展着,这得益于老一辈民间艺人一代传一代的辛勤努力和当地群众强烈的保护传承意识,他们将喀群赛乃姆的保护传承视为责任。对于喀群赛乃姆来说,第一代传承人很多已不在人世,但第二代第三代作为中坚力量还能在舞台上大显身手,甚至当地群众也能对其进行完整的表演。所以在笔者看来,喀群赛乃姆的传承是非常好的,乃至放眼未来,它的保护与传承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对于非遗项目的传承来说,像于田赛乃姆传承中所遇到的这种不容乐观的情况比比皆是,许多年长的传承人苦苦支撑,却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这体现出非遗项目的传承仅依靠政府和个别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大量当地群众有保护非遗的意识,并且实际参与进来,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之路才能越走越好。

二、传承保护措施

(一)非遗舞蹈进社区

在近些年各地政府大力提倡全民健身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广场舞和健身操慢慢地融入当地特色,把非遗舞蹈当成健身操来跳。这种非遗进社区的形式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全民健身、全民舞蹈、最终形成全民参与传承和保护非遗舞蹈的局面。

将非遗项目引进社区,其实是让居民近距离接触非遗,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能够更好地对非遗项目进行传承。非遗项目进社区除了要依靠群众的积极参与,还要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2017年11月,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19次主任会议讨论并同意制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增加了支持“非遗”进社区的条款,明确提出,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社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区建设,打造社区特色文化。在政府条例的保障下,有关部门可以将非遗项目纳入社区综合文化中心的服务项目中,鼓励一些有条件的社区通过提供展示设施、设立工作室、组织活动等方式,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交流等活动。

非遗项目进社区不仅仅是对我国非遗项目的宣传,更是使群众参与传承和保护非遗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营造全社会参与、关注、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学习、保护、传承的队伍当中,对全面展现当地非遗特色,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非遗舞蹈进校园

现阶段,全国高校中的舞蹈专业都开设了民族民间舞课程,而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基本上是必设舞种,其热情奔放的舞姿以及魅力四射的眼神是对舞蹈演员最好的训练教材,所以很多艺术院校也专门开设新疆班,将新疆的非遗舞蹈正式纳入了课程体系当中。

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更多地开发各民族的优秀传统舞蹈是舞蹈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江东认为:“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工作已经成为许多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和工作重点,不少院校都利用本地区的“非遗”舞蹈作为传统舞蹈教学的资源,形成有训练价值的课程,从而让舞蹈教学充满了新意和特色。由于“非遗”传统舞蹈进课堂这项工作刚刚开始,各院校所采取的方法及其做法各有不同,但不管如何,全国几百家有开设舞蹈专业的高校同时进行的话,总会出一些优秀的成果。对于一些做得比较好的高校,其方法和策略是可以复制和相互学习的,只要大家同心协力,非遗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总是会有好的成果。

将非遗传统舞蹈引入高校,在尽量不破坏其“原汁原味”的前提下,对非遗传统舞蹈进行适当的提炼、整理,使之形成教材,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是对高校舞蹈学科建设的丰富和发展,同时也是对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和推动。

(三)非遗舞蹈由田野到舞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的舞蹈事业也迎来了繁荣。在每年的舞蹈比赛和展演中出现了一大批的优秀作品,其中就有一部分具有新疆元素的舞蹈,如《盘子舞》《顶碗舞》等。这些舞蹈之所以能在舞台上大放光彩,跟我们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

非遗传统舞蹈的传承与保护不仅仅是原封不动地去保存,还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元素,通过舞蹈编导的加工、创作、想象来满足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审美需求和审美理想。如北京舞蹈学院的王玫老师带的新疆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她们把现代编舞技法融入到新疆舞蹈里面,二十个学生用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律动诠释着世界名曲《波莱罗》,不仅仅打破了使用民族舞蹈语汇的边框与隔阂,更以解构—重构的形式营造出了具有崇高与和谐意味的舞蹈仪式。演出引起了轰动,新疆非遗的研究专家李季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看王玫老师的作品,从心里有一种很高级的享受,虽然不大理解作品中所传达的意义,但是我看完作品感觉太深刻了,这种深刻我想是我不太懂的深刻,但是没有关系,高级深刻的东西就是需要时间去领悟的”。

总而言之,非遗传统舞蹈的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很高的工作,正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许多表面现象也会有更深层面的缘由。在国家非遗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我国的非遗保护事业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新的胜利,从而让我国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血脉得到不断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江东.弱水一瓢--舞理的寻觅与所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2]江东.南疆行——新疆非遗传统舞蹈田野日记[J].中国艺术时空.2018,09.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M].2003,10.

作者简介:

陈喆,男,回族,1983年10月出生,山东济南人,现任教于山东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族民间舞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