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杉木栽培技术及培育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良种杉木栽培技术及培育建议

翟燕瑛

西林县林业局    广西百色市  533500

摘要:一直以来,杉木材质优良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桥梁、家具等行业;杉木生长速度较快,轮伐期相对较短且,杉木的栽培有效缓解我国现阶段日益增长的木材需求;杉木不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杉木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杉木的栽培符合当前中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杉木栽培利国利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此,近年来我国杉木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地增加。本文就当前杉木的栽培现状,总结归纳了种植杉木的技术要点,并适当的提出一些杉木栽培及培育意见,为杉木的种植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良种;杉木;栽培技术

杉木别名沙树、刺杉,属于常绿乔木亚热带树种。杉木具有生长速度较快,材质均匀,病虫害少,易种植等特点。杉木中含有杉脑,有独特的气味能使人放松心情,还可以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耐腐性,在家具制造行业、造纸行业、建筑行业都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随着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林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从经济导向逐渐转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种发展方向的集中一体化发展。所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杉木的种植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并且由于杉木树种的生长速度较快,生长结构比普通的树种更加均匀,也不容易出现开裂等现象,种植起来更加便利。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对良种杉木种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以解决传统种植杉木时间较长、成活概率较低、产量较低等问题,通过改良栽培技术来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一、良种杉木栽培技术分析

(一)杉木生长的环境条件

杉木的树皮呈现灰褐色,树皮掉落方式主要以条裂状为主,幼年的杉木树冠成现尖塔状,成年杉木通常为圆锥状,杉木的树干主要是以轮生的方式向外延伸。杉木属于单性花,雌雄同株,雌性的花枝,主要分布在树冠上,雌雄花混合生长枝条分布在树冠的中部,雄性花枝通常分布在树冠的基部。杉木属于亚热带树种,耐寒性较差,且不耐旱,不具有抗风能力,适宜生长在风力较小,较为湿润的环境当中。种植地区的气温要在17—20℃左右,避免种植在气温较低或者是高温的地区,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导致杉木的死亡。杉木最好种植在土壤肥厚、地势平缓、排水能力较好的地区,且种植的土壤最好为弱酸性土壤,种植在高山或山脊地区,生长效果最为良好。杉木通常生长在海拔700-1800米之间,降水量平均维持在800-200mm之间。杉木属于根系较浅的植物,并没有明显的主根,且侧根和须根较为发达,杉木的花期通常在3到4月之间,球果的采摘时间通常从十月下旬开始,一直可以维持到十一月的上旬,采收的时间可以通过观察球果的颜色,如果球果由原本的青绿色,转变为黄褐色则可以进行采收工作。

(二)杉木树种的选择

良种杉木的种植能够有效的保证,杉木生长的快速和健康,是确保杉木产量稳定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首先要对杉木树苗的选择进行严格的把控,优先选取国家或省级认证的优质杉木树种进行栽培。其次,可以选择一年以上的杉木树苗,树苗的高度最好要超过30厘米,地径不得小于0.5厘米的一级壮苗为优先选择。选择树苗时,要观察杉木的树苗的根系是否发达,树苗顶芽是否饱满,结构是否匀称,树苗的苗参是否笔直。同时还要考虑树苗的木质化程度是否较高,通过多项条件的观察和筛选来确保杉木树苗在种植后能够保持较高的成活率以及较为良好的生长趋势。最后要进行杉木树苗的病虫害检测,以避免种植的树苗存在病虫害,对后期树苗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增加植树造林的成本。

(三)杉木的栽植要求

杉木的种植首先要确定好种植的土壤,再确定好种植区,然后进行科学的整地工作。整地工作首先要把林区内部的所有杂草和灌木进行全方位的清除,然后设立防火带,在通过消防部门的检验批准后再进行人工的炼山清杂。其次,在初期清杂工作完成后,进行垦地,垦地主要分为三种方式,即全垦、带垦、穴垦,这需要根据种植区的地面坡度的实际状况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在地面坡度较缓的区域实行全垦,坡度较为陡峭的区域需要沿着高线进行水平的带垦和穴垦,通常其深度都控制在30到40厘米左右,在挖种植穴时要保证杉木树苗的正常生长,穴的长、宽、深度分别为40×40×30厘米,杉木树种的株行距为:2×2米,并且要将表面土壤和心土分别放在坑穴的侧面和下面,以便于后续回填土攘攘时使用。同时,在杉木种植之前,需要施基肥以确保杉木在幼苗时期能够补充到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基础养分,基肥主要以磷肥为主,施肥时需要将表面的土壤打碎后再回填至种植坑深度的1/4处,回填表面土壤将每个种植坑内倒入250克左右的磷肥,应将磷肥与土壤进行充分的搅拌,再继续回填表面土,将回填的土壤与地面保持持平时,再将心土继续回填,使种植坑的回填土高出地面10厘米左右,形成外高内低的形式,以便于后期杉木的生长和培育

[1]

二、杉木培育建议

(一)遵守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

杉木属于亚热带树种,不耐寒,不耐旱,也不抗风,因此在种植时,要选择亚热带地区进行种植。同时,地区的气温、降水量、光照程度、空气湿度、海拔高度、土壤以及水源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杉木的生长。其次,不同品种的山杉木对于地区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种植杉木之前,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以及环境条件来选择适当的杉木品种进行种植,只有遵循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才能够最大的程度节约种植成本,保证杉木种植的效果。

(二)做好抚育管理工作

抚育管理工作是在完成基础的造林工作之后,通过加强对幼苗的管理来提高杉木种植的效益。其中,幼林期间最重要的抚育工作就是松土除草以及水肥管理。松土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板结状况,加强土壤的透气性,使得杉木的根系能够得到充足的呼吸。除草工作能够使杉木的幼苗,在养分吸收方面,得到有效的改善,帮助杉木树苗健康成长。通常情况下,杉木种植园区每年需要进行两次除草工作,分别在6月和10月对杉木周围的灌木以及杂草进行清除,除草时可以采用人工切割和机械清除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树苗一米内的杂草,且不需要对种植区内的杂草进行全方位的清除,以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为种植园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由于杉木较为怕旱,并且忌水渍,所以种植人员需要在干旱时期进行及时的灌溉,在雨水多发的季节注意排水工作,工作人员可以在林区内开挖排水沟,以防止雨水堆积而造成杉木的根系腐烂变质。同时进行合理的施肥工作,能够有效的增强种植区的土壤肥力,帮助杉木及时的补充养分,促进杉木的快速生长。种植园区的施肥管理工作主要分为造林前的基肥管理以及造林后的追肥管理,工作人员要注意遵循适当的施肥原则,不要过度的补充肥料,避免过度施肥而造成的肥害事故[2]。在杉木的生长过程中,会有部分幼林自然死亡来调节自身的生长密度,但死亡的幼林也并不全是劣质幼苗,所以种植人员可以进行人为的优选树木淘汰劣质树苗,遵循辅育间伐的留优去劣、留强去弱、分布均匀、疏密适度的原则。

(三)加强对病虫害的管理

病虫害是导致杉木减产、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病虫害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杉木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该病害的主要针对杉木的幼苗。对幼苗阶段的杉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其主要的防治方法是,在种植之前,先对树苗进行防疫处理,在树苗种植后要加强幼苗的抚育管理工作,及时进行施肥、除草、松土等工作,以改善杉木的生长环境,增强树苗的质量,还可以使用1%的波尔多液或50%的多菌灵喷洒杉木的幼苗上起到一定的杀虫作用[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杉木的种植能够有效地促进林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想要进一步加快杉木的生长度,提高杉木种植产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需要掌握好良种杉木的栽培技术,加强对良种杉木的种植管理工作,进而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我国杉木种植技术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褚立团. 桂南良种杉木栽培技术及培育建议[J]. 绿色科技, 2020(11):2.

[2]蒙春秀. 象州县林场杉木良种基地设计与种植技术要点[J]. 乡村科技, 2020(19):2.

[3]蒙凤丽. 良种杉木培育技术要点[J]. 乡村科技, 2020, 11(23):2.

广西定稿邮寄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金湖路59号地王大厦8楼8I南宁广联    曾瑞玲15277016953(收)

                      《科技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