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3

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

陈长毅

中节能(广西)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伴随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当前废弃物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注重清洁技术发展的企业,更是将重点工作放在危险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上,本文对此进行探讨,分析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理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资源综合利用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快速推进,经济持续发展且保持稳定的发展势头,但与此同时,更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出现,人们也对环境污染引起了重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出台,从整体上提高了国家对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在各项标准、参数、指标方面也越来越严格,否则随意将危险废物排放于环境中,无论对水、大气环境或是土壤都会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威胁人们的健康。

1.危险废物简述

    危险废物是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的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较多的危险废物,其范围广、数量大、环境风险高[1]。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加强规范管理,消除环境安全隐患,推进科学的危险废物处置机制建设,确保危险废物处置项目稳定有效运行。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较弱,然而危险废物是环境保护监督的重点,与近年来危险废物产生量的迅速增长不相协调。部分地区的危险废物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环境问题得到一定的控制。目前,我国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国家应从立法和宏观层面关注危险废物的危害,并严格制定法律法规。政府和生产企业要注意危险废物的储存和处置过程,实行全过程管理,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对危险废物进行集中管理,降低环境的风险。

2.危险废物带来的危害及在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危险废物带来的危害

    危险废物的存在不仅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会产生了空气污染。如果危险废物堆放在一定的区域,长时间堆放,会产生一些小颗粒、臭气或有机污染物。如果危险废物的贮存与处置不规范,一旦其中的有害物质倾入土壤,将破坏土壤的性质。此外,如果遇到雨雪天气,危险废物将会流入河流,对环境将会造成破坏[2]

2.2目前处理危险废物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于危险废物没有及时进行有效处置。目前,部分危险废物处置不及时且存在不规范转移的现象。这些危险废物一旦进入工作和生活环境,就会给环境和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其次,处置危险废物的成本较高,使得处置的工作受限。在处理危险废物时,往往涉及运输和处置成本。由于成本和资金投入有限,一些企业不愿意规范处置危险废物,甚至将一些危险废物二次出售。最后,管理机制与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也缺乏有效的监督。目前,危险废物处置的宣传工作还不完善,没有较强的监督执法体系。一些地区的环保部门对危险废物的管理缺乏重视,并没有建立专门的机构,不能有效地监督危险废物的处理。

3.危险废物处置方法研究

3.1预处理技术

3.1.1物理预处理技术

    比如中节能清洁技术发展单位在进行危险废物填埋的工作中,就采用立式压力机、卧式压力机对飞灰进行压实处理,有效降低了飞灰体积,提高了危废填埋场的填埋效率;而对于工业废盐的处置,采用破碎预处理待利用废盐,有效提高了废盐的综合利用率。

3.1.2化学预处理技术

    通过化学方法破坏固体废物中的危险成分,对有害成分进行化学分解,或改变危险物质的化学性质,使危险废物变为易于处置的形式,从而减少其危害。化学处理更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废碱的危险废物。

3.1.3固化前处理工艺

    该单位还采用水泥基固化/稳定化法对拟填埋固废进行固化/稳定化预处理。该法以水泥作为固化剂,以硫脲作为稳定剂,废物增容率约30%~50%,操作管理简单,安全性好,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

3.1.4生物预处理技术

    生物预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动植物代谢或微生物技术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解,降解其中的有机物,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质。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危险废物的处理。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和兼性厌氧处理。与化学处理工艺相比,生物处理工艺简单、成本低。但生物处理周期长,效率不稳定。中节能清洁技术发展单位创新性地采用生物预处理技术处理工业废盐。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分析废盐成分培养对应的噬盐型生物菌群,把废盐中有机物和无机盐氧化还原,变成多聚糖、糖蛋白、肽多糖、可溶性氨基酸等,并对重金属高效富集,通过生物发酵变成环境友好型金属离子状态[3]

3.1.5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后的金属材料在某些介质中加热到高温,然后冷却。通过改变材料的表面或内部结构,可以减少、无害或整合危险废物。热处理方法包括焚烧、热解和烧结。焚烧法主要用于处置高热值、高毒性的危险废物。目前,热处理法已成为除综合利用外运用最广泛的危废处置方式,热解法一般用于处理医疗废物,焚烧法一般用于处理高热值危险废物。

3.2回收处置

    危险废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污染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大力鼓励资源的循环利用。例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要求对固体废物进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在不同类型的危险废物中有许多有价值的成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合理的环保措施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轻危险废物处置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变废为宝,获得客观的经济效益。只要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废物就可以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危险废物的回收利用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数量和危害,但需要进行全面、严格的风险控制。加强引导和规范,制定规则和门槛。对于回收处置含钯、银、铂等废催化剂的企业,如果废催化剂来自石化企业的具体工艺,污染物相对稳定,在设计阶段就可以考虑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固体废弃物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根据“循环经济”理念,结合最新政策,采用综合利用的方式处理危险废物已成为趋势。比如,对废油漆、溶剂桶进行清洗、切片等回收利用;对废脱硝催化剂进行再生或提取制备含钛、钨、钒类化合物;对含有贵金属的水处理污泥进行综合利用回收贵金属等。相关企业单位可结合区域配套贵金属污泥处置单位,经中和、提取等预处理的方式回收金银等贵金属和铜锡等金属[4]

3.3高温凝固法进行危险废物焚烧

    危险废物在炉内焚烧前,应根据废物的成分、热值、性质等参数合理混合。高温固化方法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二恶英是完全燃烧,高温后的渣可以作为建筑材料。由于其无害性非常彻底,还原率在50%以上,因此高温凝固法是粉煤灰处理处置的一个热点领域。根据温度、高温固化方法可分为烧结方法(100~1 000℃)和熔融法(1 300~1 500℃)。由于高温熔融法减少 65%以上粉煤灰和熔渣,其可作为高档微晶板和岩棉的原料,高温熔融法研究的重点是减少粉煤灰,使其无害和具备高价值。

  1. 危险废物标准化处置管理技术的应用对策

4.1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危险废物

    首先,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危险废物。处理危险废物时,可采用焚化或填埋的方法。这需要有效处理不同的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应严格按照国家卫生标准焚烧或填埋。燃烧危险废物时,严禁使用小型大型燃烧焚烧炉。在垃圾填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将有害废弃物掩埋,而是将废弃物埋入某一层,然后压实覆盖土壤。对部分有毒有害危险废物,应当设置专门处置区。第二,加强地方监督和执法。为了更好地开展垃圾处理,应该加强地方监管。一方面,建立智能化的技术研发和监督管理措施,完善专业化的处置队伍。只有制定危险废物处置的监督管理制度,才能对废物从收集到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从而保证标准化处置,减少处置过程中发生的其他污染问题。第三,加强宣传。针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一方面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社会对危险废物处置的重视程度,严格遵循危险废物处置方法。

4.2积极与其他企业促成合作

    对于一些危险废物,我们应该提倡“先贮存,然后处理”处理模式,引导社会企业和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模式,有效地处理各种各样的危险废物,并建立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的现象,促进我国的危险废物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4.3综合管理危险废物

    为了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规范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置,从而创造和谐的安全生产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危险废物不仅容易造成一些安全事故,而且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有必要对危险废物进行综合管理,采取规范的处理方法。

4.4针对性处理处置过程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根据危险废物清单填写废物编码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营范围和处理难度进行定义。标识体系要求处理设施、场所、集装箱等都应有相应的标准标识,但很少有企业能完全达到标准,特别是仓储仓库的集装箱标识。危险废物处置后的残留物仍然属于危险废物。由于大多数危险废物不能 100%处理,所以经营单位也是产生单位。因此,每种废物进入工厂时都要进行分析和测试,以确定处理工艺参数,防止不当污染。然而,有些企业没有搭建实验设备,分析数据只用于检验,不用于生产。其中焚化企业最为常见。该规定要求危险废物管理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自我委托监测和政府监督监测。危险废物管理企业对客户服务的责任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的行业管理政策使得持牌企业认为,只要他们持牌,拿到了执照就可以保住工作。因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相关的企业还需加强管理,促进危险物的合理处置。

4.5加强对非生产过程废物的管理

    非生产过程危险废物是企业产生危险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危险废物的管理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项目没有提及这部分危险废物,没有进行定性和分类,也没有提出合理的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规范。非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方法需要进一步规范。

4.6提高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理与处置的能力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需求,政府必须重点推进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的建设。鼓励大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加大投资力度,努力消化自身废弃物。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在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工业危险废物交换和处理中心,推动危险废物处理市场的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环保及其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市场及日常生产工作中,且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各企业的技术能力也不断提高,尽管周围的危险废物依旧存在,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情况正在变好。我国很多企业和社会组织都在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上积极采用了切实有效的处置措施,同时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宁小兵.基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1(5):26-27.

[2]王佳.广东省工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现状及对策建议研究[J].广东化工,2018,11(1):24.

[3]林嫩好.试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和资源综合利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2(6):178.

[4]林晓娟.固废综合利用中危险废物处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