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民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3

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民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崔虎杰,金旭

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133002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与科研机构,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端人才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产学研协同育人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协同育人又取决于参与产学研各主体间的合作程度及相互关系有关。本文通过阐述应用型本科高校现行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中各主体的融合机制及困境,提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高校;产学研;协同育人;应用型人才

项目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一般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GH20043

作者简介:崔虎杰,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副教授

金旭,延边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讲师

高校作为协同育人的重要主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校企合作方式,校企合作对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①]。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民族高校必须发挥自身的办学特色,学习和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构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实践教学的作用与改革,通过实践不断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因产学研各主体由于体制、目的、利益导向的不同,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仍然面临不少障碍,影响着相互间的人才培养过程,极大地拖慢了深化产学研合作的进程。

一、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目的及意义

民族高校须充分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从“需求”和“教学”两方面协调校企间的“共振”,把培养人才质量放在首位,拉近“需求”和“输送”的距离。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②]

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民族高校要与企业要建立长久稳定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需求为导向、深度进行融合的原则,通过对其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协同育人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利于参与产学研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施。同时,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持续发展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民族高校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近年来,中国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较低。主要原因是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参与产学研主体间的需求和参与度不同,降低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效率。其中,大多数民族高校受到生源和学校所处的环境的原因,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为研究对象,需要解决如下三点教学问题。 

1、民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 “保障不够”的问题。

首先要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同时为了保障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要把“学生为中心”作为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要构建“六维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让企业深度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当中,解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问题。 

2、民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 

民族高校要想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需要从政府或企业引入实际工程项目,用实际工程推动实践教学的“数量”端改革。同时,要以“课程建设”推动实践教学的“数量”端改革。 

3、民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手段不新”的问题。 

民族高校在基于产学研协同育人视角下,首先应该重视“生师比”核编。其次,要规范教学,加强学生基本能力训练,推动创新创业相结合。同时,要重视专业课程与教学支撑平台的结合。

民族高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走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既是民族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战略需要。因此,民族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学习和借鉴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深化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符合民族地区的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对接与转变,实现从局部性合作向整体性谋划转变,实现从阶段性合作向长期制度安排转变。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优势互补[③],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保障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持续健康发展。

要想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高校要从实践教学出发,针对民族地区设计类人才需求,分析高等教育的弊端,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持续进行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才能解决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机制中留存的问题。

1、构建符合校企可持续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六维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完善高校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解决民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保障不够”的问题。

①完善“学生评教”+“专家评审”+“同行评教”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推进高校专业专家进课堂听课制度,不仅可以锻炼年轻教师的讲授水平,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建立学生教学咨询委员会,把学生们的需求与学习成果反馈给学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高校的教学改革与管理中;聘请行业专家进入到课程评价,以第三方的角度对课堂作业提出客观的评价,同时也能提高企业深度参与课程评教的,提高企业的责任感,让校企协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

②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三层次、递进式、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兼顾学生发展的个性与共性,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的“基础层、架构层和应用层”知识体系。基础层在一年级实施,打破学科界限,弱化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政治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等;架构层,在二、三年级实施,加强学生专业基础,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设计思维的培养课程体系;应用层在三、四年级实施就业相关的知识传授,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③企业专家参与授课及课程资源建设,深度参与指导实习实训,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专家的专业研究领域与高校教师有所不同,授课过程中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不足点,可以点对点的进行指导。

④实践教学要采取以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和人格养成为核心,探索实行多个阶段、内容综合、多方参与、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多元化评价方式,努力实现由知识为主的结果性考核向以能力为主的过程性考核转变。[④]学生赴企业现场开展工程实训,通过校企的双师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⑤校企联合组织学科竞赛,锻炼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企业可以把实际工程作为比赛题目,让参与竞赛的设计师与在校生在甲方的设计要求下完成设计,这不仅减缓了企业的用人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在校生的实际工程设计能力。

⑥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争取民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增强诚信意识,养成良好学风[⑤]

2、从项目引入和课程建设,解决民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

引入实际工程项目有多种途径,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高校企业、工作室、实践教学基地或学生自主创业公司作为切入点,引入政府和企业的建设项目,在实际工程项目中进行教与学,打破传统教学的“模拟”实践,让设计更有价值,让知识能力更符合实际。同时,要重视培养方案改革,把“课程建设”落实到实际工程项目中。探索实行专业设置动态调整,努力打造精品资源共享课、MOOC等在线课程,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3、从核编制度、课堂教学、重视实践、教学支撑平台等方面,解决民族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手段不新”的问题。

①以“师生比”核编制度作为调节专业课程的杠杆与手段,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建立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到微观课堂的多级次校企合作通道,聘请企业全程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补充实战型师资队伍。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设计、设计竞赛,演讲竞赛等,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提供支撑,实现互利共赢。

②建立和健全“三层次、递进式、全过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兼顾学生发展的个性与共性,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的“基础层、架构层和应用层”知识体系。重视“课程思政”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穷时理论基础,增强说服力和解释力。兼顾学生发展的个性与共性,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的“基础层、架构层和应用层”知识体系。基础层在一年级实施,打破学科界限,弱化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政治素养、人文素养、身心素养等;架构层,在二、三年级实施,加强学生专业基础,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设计思维的培养课程体系;应用层在三、四年级实施就业相关的知识传授,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③通过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建立“学习公司”式工程实践基地,坚持“扎实基础”的教学理念,从学科基础抓起,进行原理、方法和技能等三个方面的全面训练,解决学生停留在“观摩”的问题。实践结果不应该是课程的终极目标,要在实践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过程检验教学成果。

四、结语

本文从民族高校实践教学的“保障不够”、“数量不足”、“手段不新”等三个方面提出问题,通过专业建设、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模式、生师比核编制度等方面的解决方法的阐述,表明了民族高校要改变以基础课传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需求培养所需人才为核心,健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为协调产学研各主体间的目的及利益,通过深化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校企双方的专业技术人员应通过合作交流,拓宽相互的知识领域,激发创新潜能,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新技术的转移,坚定不移地走校企联合培养之路,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互惠双赢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燕.产学研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7:34-39

[2]刘文霞,郑立鹏.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校外教育;2017:9-10

[3]陈虹.协同育人与创新发展.文化发展出版社;2017.12:128

[4]赵新峰.协同育人论.人民出版社;2013

[5]王险峰.企业文化管理: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实践探索.江苏大学出版社;2019

[6]刘曙霞,蔡柏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学科“U-G-E”协同育人的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


[①]蓝军斌,杨兴华.基于"八个共同"的商科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构建研究——以南宁学院为例.经济研究导刊;2018(35):69-71

[②]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2015-10

[③]刘亮:《区域协同背景下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思路研究》,上海经济,2017.07,78页。

[④] 河南省教育厅:《许昌学院着力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18.05。

[⑤]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7. 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