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铁道供电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1+X”证书制度下铁道供电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林捷

武汉铁路技师学院

摘要:职业教育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近年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关注,从2019年开始,我国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中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二者各自证明的内容不同,各自承当证明学生素养的不同方面。“1+X”证书制度旨在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与具有产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文章以铁道供电专业群为例,介绍将技能等级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方法,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拓宽和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1+X证书;产业创新;等级证书

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方案中明确,自2019年开始,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1+X”证书制度的目的是鼓励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要通过课程体系的学习获得学历证书,还要强化自身的职业技能,通过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取得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

铁道供电是我校主要核心课程之一,在输配电网,铁路供电系统及微电网方面的岗位需求十分紧密,要求维修电工,供变电值班员、继电保护工、接触网工、电力线路工等都应该具备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了配合1+X证书制度实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分别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综合评价。

1 “1+X ”证书制度的背景与意义

为了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推动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吻合度与前瞻性,国务院于2019年底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提出,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过程中,融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教学,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2 技能等级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方法

2.1 对接铁道行业产业链组建专业群

精准对接铁道行业“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完整产业链,构建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群,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铁道供电工程技术专业对接铁道行业产业链中的输电和变电环节,面向电机组调试、运行、维护、检修等领域的相关岗位。

2.2 实施“校企共育、课岗融通”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铁道供电专业群为了适应区域铁道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与国家铁路交通等知企业合作,实施“校企共育、课岗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多方合作对产业链系统中的各职业岗位群的素质能力进行分析,共同确认各个岗位的职业能力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专业群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以技术技能提升为主线,强化学生核心素养与核心能力培养,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职业岗位认知、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能力提升3个阶段。在职业能力训练阶段,设置专业群拓展模块和技术技能提升模块,根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内容,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证书。把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到企业需求上来,为铁道行业产业链所涵盖的相关企业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

2.3 确定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以培养能够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将专业教学与职业岗位紧密对接。铁道供电专业群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为主要目标,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方案,分阶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2.4 基于“1+X”证书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对接铁道行业产业链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需求,依据铁道行业领域变电检修工、接触网工、电力线路工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合“X”证书构建“专创融合、课岗融通”的专业群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融入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开发同时涵盖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使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有效对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一致,课程设置与工作能力需求相一致,课程目标与岗位标准相一致,同时,提升学生的铁道供电升级改造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3 铁道供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铁道供电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融合过程,教学团队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实物教学法、启发式互动教学法及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方法。第一步:教师下达任务一的任务书。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第二步,任务所需的必备知识技能学习,教师考核;第三步,分组讨论完成任务的实施过程及步骤,教师审核;第四步,教师针对学生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展开主题讨论,教师总结;第五步,两个小组之间进行互查和互评,并派小组长总结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及报告给出综合评价。

把“1+X”职业资格证书融入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遵循“学做交融,能力渐进”的原则,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引入真实的铁道供电案例,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也能够获得1+X铁道供电专业职业资格证书。

4 结束语

随着铁道供电的发展和体制改革,引发了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构性矛盾,迫切需要电力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根据行业特点和产业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技能培训融入学历教育,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促进铁道供电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捷(1985-),男,湖北武汉人,讲师

刘芳(1985-),女,湖北武汉人,讲师

项目课题: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课题,项目名称:1+x背景下铁道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以供电专业为例,课题编号:2020890

参考文献:

[1]贾林平,郭炬.高等职业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培养模式探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46-49.

[2]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72-76.

[3]张伟,李玲俐.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