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红色文化,打造培智高效“红色”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依托红色文化,打造培智高效“红色”课堂

高群

江苏省靖江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多元化价值观冲击着当前学生的思想与理念,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普遍缺乏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精神。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规范认为品德的发展实质上是观察学习后的结果。培智学生大多智力落后,思维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递红色文化、传播革命精神势在必行,这也成为培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红色文化 ;培智学生;红色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智学校是对培智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更好地开展培智学生红色教育,如何将党史教育与红色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是特殊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阶段红色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爱国主义意识薄弱

当今社会,学生们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学习,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学习便利,很多学生都被贴上了崇洋媚外、不求上进、虚荣心强、意志力薄弱的“标签”。“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培智学生爱国意识薄弱,在传承红色文化方面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二)学校红色教育内容简单、形式单一

学校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目前呈现多理论、少实践,多书本知识、少社会活动的状态。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渗透在各学科之中,教育内容受限于书本范围内。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无非是主题班会、升国旗、国旗下演讲等,途径单一,不能有效地渗透爱国思想,绝大多数学生不明白“我为什么要爱国”,更加不知道“我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并且爱国主义教育仅仅局限于校园内,脱离了家庭、社会的多方支持,难以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家庭红色教育氛围不浓厚

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孩子的学业成绩永远是家长关注的“头版头条”,大部分家庭收入和精力都被用在如何提升成绩,一门心思是如何提升学习成绩来应对升学考试,爱国主义教育总是被忽视。学生的家长大多是80后,这是一个远离战争年代的群体,加之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奔波生计已经让他们筋疲力尽,学习红色文化更是无暇顾及,没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依托红色文化进行红色教育的意义

(一)传承红色基因,着力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

学校应当充分挖掘具有时代内涵的红色德育课程资源,树立先贤榜样,引导学生“追忆往昔”,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认知水平,打牢打实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政治基石,激发青少年不断从党史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青少年从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四史”的主动宣传者和自觉传承者,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厚植红色底蕴,着力提升校园文化营造实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日趋多元化,主流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成为了大众在家就能看世界的媒介。在这样一种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思想潮流不断碰撞,学校这片净土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以红色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发展,将学校的边边角角都打造成宣传红色文化的“主阵地”,营造风清气正的学习氛围。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减轻校外不良思潮对学生身心的不良影响,极大地推动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完美融合。

三、结合党史学习打造“红色”课堂的途径

(一)点亮红色校园文化

学生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里,环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为学生营造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培智学生的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分析阶段,缺乏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他们对党和祖国概念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生动的事物、人物、事迹。因此教师不能脱离身边的生活而关起门来教育,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形式,多用他们能够看得见、听得到的生活实例来让他们知道,祖国是大家生活的美丽家园,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

正值建党百年之际,还可以借此重要契机将教学楼走廊布置成红色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地展示1921—2021每一年中国共产党的大事件,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以党史长廊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党史知识弥漫校园,时时刻刻滋养每一个师生的心灵,有利于让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注入学生的灵魂,有利于让学生从小树立“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自觉行动。每天固定时间,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到党史长廊学习,当学生认真地观看着每一个历史画面、领悟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时,既正确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又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系列问题。

(二)发挥红色革命基地优势

我们已经远离历史的硝烟,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了革命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在中华大地上,红色遗址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弯腰沟是靖江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两个重要历史时期党的活动和对敌斗争的重要区域,也是靖江革命历史文化的实物载体和历史见证,被誉为靖江“小延安”、“小莫斯科”。我们可以就近选择家门口的“弯腰沟红色教育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弯腰沟周边的红色遗址,让学生近距离了解红色革命史,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三)激活红色教育课堂

培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课堂,因此,将红色知识学习引入课堂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遵循教育目标的合理性。教师必须明确教育对象为培智学生,要以《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为参照,合理分析低、中、高年级段学生在德育的方面的目标,设置的教育目标必须符合培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其次,要增加教育过程的趣味性。历史已成过去,无法亲身体验,尤其是以课堂形式呈现,更加使教育的内容显得枯燥无味,缺乏新意。教师可以将故事与人物相结合,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来引导小组讨论、情景体验,调动课堂气氛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最后组织学生自我描述、自主评价。以传唱红歌为例,老师在学校教唱的爱党爱国主题歌曲,放学回去之后,要与父母、同伴同唱,通过慷慨激昂的红色歌曲,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还可以通过排演红色话剧增强代入感,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走进情景。要选择那些与儿童契合度比较高的剧本,如《小兵张嘎》、《二小放牛郎》等。每月可以设定固定时间,作为阅读红色经典、观看红色影视剧的“特定时段”,推荐选取一些通俗易懂,为人所熟知的影视剧、伟人传记及访谈录等。

总之,红色文化是中华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资源。红色教育则是灵魂工程、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关系到培智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赓续中华精神血脉有着重大意义。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疏远的红色文化融于眼前的生活中、课堂中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的价值,有效地向学生传播红色文化的内涵,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学生心、赢得学生心,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鲁嘉萱.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的创新策略.教师TEACHER.2020(9).

【2】成照敏.浅论红色文化之于中小学校德育的意义.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