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智融合下小古文美育浸养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教智融合下小古文美育浸养的实践研究

孙媛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摘要:在语文教材更新升级过程中,古文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扬与传承,古文内容与核心涉及爱国、仁爱、礼仪、守信等各方面。在素质教育理念影响下,语文将教学重点置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材的选编也向此靠拢,而小古文以其短小精悍、灵动活泼等特点成为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的关键内容,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深入学生心中,还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1]。当前,通过教育与技术的融合促进教育创新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教智结合下,语文教学迈入新台阶,本文主要对教智融合下在小古文教学中渗透美感教育的途径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古文教学质量和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教智融合;小古文;美育浸养;实践

教智融合是践行教育的新思路、新方向,促进教学在爱与智慧的支撑下提高品质,减负增效,教师立足语文特色,融合智慧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实现语文课堂智慧教、个性学[2]。自古文教学中,教师依托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提升他们对美的认知和欣赏能力,同时将读书与做人联系在一起,体会古文中的寓意和中心思想,并转化成自身的品格和能力,形成美的理想、美的情操,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一、创设情境,感知品质美

语文教材在编选中,选择通俗易懂,内涵丰富,意境深远的小古文向学生展现传统文化的思想形态。古文中往往隐含着美好愿望和深刻寓意,小学生因年龄限制,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不足,无法深入感知古文中的精神品质,在教智结合背景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小古文品质之美,提升他们对美的理解和感知,并在熏陶中获得享受,提升审美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小古文相关资料,如历史纪录片、作者简介、自然美景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文中描写的情节和内涵,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美好品质,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学价值和审美导向,降低学习古文的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3]

例如,在四年级《精卫填海》一课教学中,学生对神话故事不了解,难以理解文章意思和内涵,面对陌生的文体可能会产生抵触心理,教师从故事入手,创设小古文相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首先利用动画形式请学生欣赏神话故事,带领学生进入神话世界,感受古人对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的故事引人入胜,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感受神话的美妙与神奇,理解神话蕴含的朴素情感,教师顺理成章引出精卫填海小古文的教学内容,并向学生介绍精卫的来历与背景,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了解炎帝在神话中的地位和精卫的形态,其身形渺小与大海的广阔形成鲜明对比,初步感悟“填海”的困难程度。接着,教师请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章中字词的意思,同时启发学生展开思考,探寻小古文核心思想。在初读课文并清扫字词障碍后,教师请学生讨论大海究竟能不能被精卫填满,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发言,在交流中深入理解精卫填海的原因,并形成独特的看法,教师进行引导:“精卫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学生总结,精卫勇敢善良,不畏艰难,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不言放弃的意志,但有学生提出不同观点,美丽的大海哺育人类和其他生物生长,填海会造成不利影响。教师对学生提出意见进行表扬,同时还需正确引导,启发学生智慧,并以古喻今:“我们强烈呼吁保护地球,那么在今天,为了不再因洪水出现精卫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预防自然灾害呢?”学生在学习和感受古文中的精神品质时,还对文章带来的启发进行探索,情感和心灵得到升华。

二、拓展知识,感悟精神美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语文教材中古文部分,精炼的语言中蕴含着古人细腻的情感和精神[4]。在教学中应科学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发挥智慧和能力的机会,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将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唤醒学生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用教材中的人物影响、感化和激励学生积极进步,同时对教材进行拓展,丰富人物形象和历史史实,使学生在广阔的知识领域发现美并创造美,形成美的人格和精神,实现教学的目的。

以六年级《两小儿辩日》为例,教师通过简单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探寻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理解学无止境的道理,并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将重现故事。首先,教师检验学生对孔子的了解程度:“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在学生讨论后对孔子进行系统的介绍,为小古文教学奠定基础。“孔子博学多闻,但有他被一个问题难住了,我们通过这篇小古文看看这是一个什么难题,现代我们现在有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教师安排学生自行阅读,初步感知文章,对故事内容有了大概了解,并用现代知识解答文中的疑问。教师请学生进行表演,发挥想象和创新,丰富人物对话内容和表情动作,在表演过程中发现其中蕴含的道理和精神。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在教学活动中感悟:孔子虽然是大文学家、教育家,仍然存在不能解释的问题,说明知识无穷,学无止境,而孔子实事求是的品质值得大家学习,在学习生涯中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教师进一步拓展文章内容:“如果你回到两千多年前,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在两小儿辩日时你怎么对他们解释?”学生小组合作查阅资料,了解涉及到的学科知识,形成学科交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语文是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将美育渗透到小古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探索传统文化的便捷路径,同时培养学生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展现教智融合下教学新举措的优越性,增强学生是审美体验和审美能力,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琳,杨丽君,韩瑞.轻叩文言文的大门  体味小古文之精彩——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选与教的研究[J].教育文汇,2022(01):40-43.

[2]马冬晓.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新作文,2022(03):23-24.

[3]莫翠云.当小古文遇上微合作——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中段小古文教学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2(01):50-52.

[4]马福腾.小学语文课堂中小古文诵读的教学方法分析[J].考试周刊,2021(A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