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质量控制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6
/ 2

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质量控制措施

雷雪琴 ,王丽君

黔东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贵州省凯里市  556000

摘要:现场水质采样是水质监测工作的重要部分,而传统水质监测工作主要依赖于人工操作来开展水质分析工作,但是检测结果真实性、准确性偏低。如今,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先进的仪器智能化分析逐渐取代了人工分析,提高了分析效率,使得分析结构更加科学,但是现场水质采样工作依然需要仍进行处理,要求采样结果的精确性,对当地水质情况能够给予真实、准确的反映,进而提高水质监测效果。

关键词:水质监测水质采样质量控制

引言

水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但人类活动对其质量造成了污染。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水污染问题加剧,进而引起土地使用、健康和粮食短缺问题。全球约有10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220万人死于水传播疾病。为了实现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必须考虑污染的减少。在当今的千年发展目标和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支持下,世界各国领导人已经表现出了追求改善水质的意愿和承诺。可持续发展目标强调清洁水可用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减少污染、改善水质和解决缺水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水质监测中提高水质采样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意义。

1水质监测的重要意义

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一直是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水资源本身的再生性也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可以借助水质监测系统,通过对水资源的监测与检测,快捷且全面地了解我国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控、整改与预防。依靠收集准确的水质环境的质量信息,快速处理好水质问题,建立起一套准确、科学的水环境管理体系,这不仅对于水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有着重要的立法作用,对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也有着重要且长远的作用。水质监测的信息公开有利于群众保持“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环保观念,提升对于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肩负起每一个人应有的责任。

2影响水质采样的相关因素

2.1采样设备因素

在进行水质采样过程中,所选择的设备精密度较高,且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设备的合理性对现场水文环境数据真实性、准确性产生决定性影响。常见的采样设备有采样器、检测设备和存储器等,每一件设备的合理实验对水质样品信息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水质采样工作中,当所选择的采样器不满足水体特征时,将有可能诱发水体污染情况,进而导致检测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此外,在存储时如果选择的设备不合适,使用操作不规范等,可能会造成样品在存储和运输时产生问题,也会影响实验室分析结果。

2.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水质采样质量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水质采样工作会在露天条件下进行,而水质样本周围的土壤、气候、温度等变化,都会对水质样本带来影响,进而改变水质样本质量,使其和水环境的实际情况相偏离。除此之外,诸如洪水、沙尘暴、泥石流等恶劣环境也会严重影响水质样本。此时,如果采样人员没有提前了解采样环境,十分容易影响水质采样质量。

2.3采样流程因素

通常情况下,水质采样的精确度会直接决定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此时最好结合不同的水体来对采样流程进行调节和优化。采样前准备、布设监测点位、确定采样时间和频次等工作均会受到水质监测要求的影响,且对应不同的流程规范,在制定流程和执行监控时要给与足够的重视。为了保证水质监测结果的准确性,要实时监控采样流程,避免流程的不合理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2.4采样人员因素

在水质采样工作中,采样人员的专业能力、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是影响水质采样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国家虽然为水质采样工作制定了配套的执行标准,但是人为因素依然具有的不可控性,削弱了执行标准的执行力度。例如,不同的水质样本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存储和检测设备,如果采样人员对环境因素有所疏忽,就容易选择错误的采样设备,进而影响水质采样质量。又或者在水质监测环节中,如果采样人员在水温和pH值设置中出现误操作,就会影响样本质量,从而使水质样本的最终呈现数据产生误差。

3水质采样现场的质量控制

3.1选择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超越传统,更惠及群众。在水质监测方面,各类监测设备更加便捷与先进,所拥有的功能与性能越来越好。因此,负责采购设备的人员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符合监测要求标准的性价比高的设备仪器,并进行模拟使用,以此来观察其与现场的适配度。在正式投入使用后,负责后期保养的人员要对设备仪器定期维护与清洗,并周期性地细致记录每一台设备的使用情况,对每一台设备的清洗、维修、保养状况都要有详细而精准的记录备案。

3.2做好准备工作

通常情况下,受水体外部环境因素和天气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水质采样结果不准确。为了降低外部环境产生的影响,在水质样品采集前,最好按照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同时,在开始采样工作前,要全面调查和了解当地环境,以便对采样前后天气情况给予更好的了解,并结合采样时间和地点合理设置监测断面。同时,根据水体的实际情况来提高采样频次以及增加采样点,使得样品数据更加精确。具体的提高水质采样质量改进对策。

3.3完善工作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

完善的水质监测流程,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与工作计划,对水源采样的工作要进行合理且细致的分工,确定工作范围,熟悉工作的总流程,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职责,让整个环境工程的水质监测工作顺利推行,保证整个工作流程的安全。完善责任工作制,有关部门需要定期考察员工的工作成果,责任明确落实到每一位项目成员,将水质监测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监督人员信息等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也要广泛吸取群众的意见,公开水质监测的工作过程,积极做到保质保量。

3.4提高采样人员的业务水平

首先,所有采样人员都需要持证上岗,同时对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烂熟于心。其次,采样人员需要随时关注行业动态,主动了解最先进的水质采样知识,掌握最科学的水质采样方法,才能满足持续变化的环境监测需求。再次,环境监测机构应搭建和完善水质采样质量管理体系,为水质采样工作制定详细的程序流程,并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以此提升采样人员的业务水平。最后,环境监测机构可以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采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为强化水质采集质量控制提供相应的保障。

结束语

水资源是我国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水质监测是促进环境保护、保障用水安全、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双发展,水质监测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且关键的作用。有关部门在开展水质监测的同时,要对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工作责任意识、设备仪器的维修与保养、监测方法与技术的创新、工作责任制的完善等方面有一个具体且明确的实施方案,保障水质监测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参考文献

[1]赵娜.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质量控制措施[J].山西化工,2022,42(02):349-351.

[2]王红霞.环境水质监测质量控制方式分析与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5):43-45.

[3]朱红.水质监测过程中水样的处理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7):25-26.

[4]瞿士鹏.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的质量控制措施剖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02):37-39.

[5]丁海云.水质监测中现场水质采样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0,1(23):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