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阅读实践  发展学生语言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立足阅读实践  发展学生语言思维

洪电金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柑岭小学,361100

摘要:阅读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阅读实践,挖掘文本资源,创设情境;经常性地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表演;设置各种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就能开拓视野,提高阅读综合能力,语言思维就能得到有效发展。

关键词:阅读  创设  开展  启发  积累  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并在实践中越来越成为广大语文老师的共识。因此,语文教师要通过阅读实践,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增长见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各种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那么,语文阅读实践教学中应通过哪些有效策略来发展学生语言思维呢?

一、挖掘文本资源,创设语言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隐藏在文本中的潜在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搭建说话训练的平台,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情境之中放飞心灵,畅所欲言,自由表达,与文本内容产生情感共鸣,不断丰富内体验,并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同时,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和主旨,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独到之处,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不断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

例如,三年级下册《荷花》,写了作者看荷花,爱荷华,变荷花,全文自里行间蕴含着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荷花池里挨挨挤挤的各种姿态的荷花,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和荷花之美。此时学生创设情境:“同学们,荷花的姿势真多,样子真美,你们怎么来赞美它们呢?”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兴致勃勃,语言思维无限:有的学生说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我们看见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在微风中亭亭玉立;有的说白荷花还是花骨朵,含苞待放,好像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说白荷花盛开了,漏出嫩黄的小莲蓬,好像是白雪公主;有的说白荷花开了一半,微露笑脸,有点像是琵琶女犹抱琵琶半遮面。学生在教师营造的语言情境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表达对荷花的赞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言思维。

二、创造自主空间,开展阅读表演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开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探究,这样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阅读表演活动,演绎文本,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挖掘文本其中蕴含的意义。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也能有效发展语言思维,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

比如《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趣味横生的科普童话,课文语言生动、想象丰富,故事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丰富的人物形象,较好地传达出了两只小蟋蟀的友情,也巧妙地将相关的科普知识融汇其中。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后上台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情境。一名学生扮演红头,一名学生扮演青头,配上道具,仔细研究说话的语气,鼓励学生在不影响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新想法、点子。学生的语言思维展开了:“你是最棒的”、“我是你最好的朋友,相信我,你完全可以做到”、“just  do  it”…… 在开展阅读表演活动让学生真心感受到两只蟋蟀之间情谊深厚。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三、设置合理的问题,启发思维

为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的思维紧跟教师的思路,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连贯性。语文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是仿写、续写等,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有效锻炼,形成开放性语言思维的格局。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深入,实现真正意义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一年级课文《雨点》,文中虽然只有四句话,但是却写出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状态。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在那里怎么样或干什么?用“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在。”样的句式问题说话。学生的语言思维展开了,有的学生说,雨点落进荷叶里,在荷叶上滑滑梯;有的学生说,雨点落在花朵上,花朵开得更鲜艳……对学生创新的观点和想法,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即便学生异想天开,也是思想的创造过程,都可以促进语言思维的发展。

四、加强课外阅读,积累语言素材

在阅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仅凭课内的知识是无法满足学生阅读之后的表达需求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课本,走向课外,进行课外阅读。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课本之外有万紫千红,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要具有丰富的语言思维,就要有丰富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言思维。

1、教学生广泛阅读。给学生推荐好的书目,明确具体阅读任务。一阶段后,还要让学生感受阅读反馈乐趣,再循序引导阅读深度。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专题拓展阅读。

2、开展阅读活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我们可以开展一些课外读书活动: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施展才能,积累语言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

3、培养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后摘抄写笔记,用名著、名刊感染学生,使之成为学生的精神食量。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边读边思,归类摘抄,感受语言的生动优美,感悟篇章的布局谋篇。还可以让学生重点读一读,背一背,记一记自己喜欢的段落,要求学生经常翻阅,反复诵读积累素材,内化语言思维。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会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开拓视野,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丰富文化底蕴,形成个性化的表达,促进语文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发展。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挖掘教材文本资源,创设语言情境;创造自主空间、让学生开展阅读表演;设置合理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加强课外阅读,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就能而形成阅读与语言思维的良性循环,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夏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学生语言策略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1)。  

(2)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3)高晓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赤子(中旬),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