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内镜护理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无痛内镜护理的方法

朱凤琼

乐至县人民医院内镜室,四川 乐至 641500

内镜检查作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检查项目,无痛内镜则是通过药物麻醉后进行诊断的技术,常见的药物是丙泊酚等,麻醉药物起效后,人们的中枢神经功能抑制,抵抗疼痛的能力提升。无痛内镜检查让患者在安静及舒适的环境下完成胃肠道检查,以此提升患者对内镜的耐受性。相比传统内镜技术,无痛内镜的分辨率高,在检查中没有死角,检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需要护理人员在检查各个阶段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在安全的环境中检查。

1.无痛内镜操作方法

在无痛内镜检查前,护理人员会让患者躺在检查床上,随后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做好心电监护等,在患者口中放置牙垫,根据患者病情使用持续鼻导管吸氧,吸氧时间在2-3L每分钟,等待患者体征恢复正常后,配合麻醉师注射麻醉药物。比如,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复合麻醉,芬太尼作为强力受体激动剂,药物同步作用下,患者快速进入镇痛期。在使用药物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呼叫患者后无反应可插入内镜。等待检查结束后叫醒患者,护理人员陪伴患者离开观察室。

2.无痛胃镜检查哪类疾病

无痛胃镜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检查技术,无痛操作下可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及疼痛感,提升检查耐受性。在无痛检查下治疗,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有利于完成消化道出血及溃疡等多种疾病治疗,患者对整个检查及治疗过程没有记忆,被动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操作。无痛胃镜检查时间比较短,术前无需较长的准备时间,一般在几分钟便可完成无痛胃镜检查。相比其他检查方式,无痛内镜病人安静不躁动,避免常规胃镜检查中发生的躁动损伤。对胃镜检查感到恐惧的患者或者合并精神疾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患者适合无痛胃镜检查。在适应症上,主要针对上腹部不适及消化系统病变,且无法在常规检查下确诊的患者。若患者发生不明原因的呕血、黑便可能发生发生胃黏膜病变,此类患者均可通过无痛胃镜检查。但也有一些患者不适合使用无痛胃镜,比如,严重心肺病变患者、无法耐受内镜检查后的患者及休克患者、脑卒中患者。

3.无痛胃镜检查期间的护理方法

3.1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评估,掌握患者存在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全面的掌握患者病情,并询问患者既往史及手术史、心脏功能,完成常规的心电图等辅助检查。老年人多合并慢性疾病,老年人入院后通过心电图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禁忌症,一旦符合禁忌症则思考其他检查方法。术前,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通过简单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检查过程,让患者认识到无痛胃镜检查的优势,消减患者的抗拒性心理,并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简单介绍检查过程,适当代入一些专业性术语,以此建立起信任感,让患者信任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术前准备检查器械及抢救物品,包括吸氧物品、气管插管箱、呼吸机及急救药物。最后向患者说明内镜检查是有创操作,也会承担一些风险,让患者填写胃镜检查及麻醉协议,随后口服10ml的润滑浆液。

3.2术中护理

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心电图等观察患者的心率变化及呼吸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发生面色改变,一旦发生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停止操作,与医生共同分析患者体征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在检查过程中,应当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口腔分泌物较多而发生误吸,一旦患者发生呼吸急促及痰液堵塞等问题,及时为患者清洗呼吸道,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发现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降低,及时改变体位,在患者的胸廓处按压,增加患者的氧流量。若患者会发生心率过缓,则适当为患者使用小剂量的阿托品注射治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若患者血压持续降低,则使用麻黄碱提升患者血压水平。若患者为结肠镜检查,发生呼吸加速及剧烈腹痛、腹胀等,配合医生退镜。若患者突发心脏骤停,也要快速退镜,持续按压胸部,为患者做好心电监护,随后通知医生会诊。若患者在检查中发生大出血,除采取上述干预方法后,也要在采取相关的止血操作,配合医生为患者注射肾上腺素。若患者发生搏动性出血,血压短时间降低,则快速退镜。

3.3术后护理

等待检查完成后,护理人员等待患者清醒,清醒前尽量不要随意挪动患者身体,此时的麻醉反应并未消失,需向患者家属做好相关的解释,在观察室留观20min后方可离开。检查后,护理人员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直到患者完全清醒。术后也要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咽部疼痛及异物感。告知患者检查后尽量少量饮食,检查当天禁止吃热食。检查后3h专人陪伴患者,若患者发生胸痛及呕血等病症,让患者及时回到医院复查。检查药物可能引发患者嗜睡,要求患者在检查后24h禁止开车或者骑车,在检查后第一餐吃清淡及容易消化的食品,禁止吃辛辣及油腻性食品,若患者为肠镜检查也会服用泻药,应当预防患者发生低血钾等并发症。

无痛胃镜检查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护理人员应当把握护理要点,顺利完成围术期护理工作,在护理的各个阶段,保证患者的机体功能处于最佳状态,为患者安全检查提供支持。

作者简介:朱凤琼(1975-),女,籍贯:四川省乐至,工作单位:乐至县人民医院,学历:大专,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镜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