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及预防控制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及预防控制效果探究

张明龙

元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楚雄)651300

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50名患者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一组50名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家长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家庭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染率。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家属对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家庭进行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中出现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染1例(2.00%),对照组中出现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染7例(14.00%),(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家庭提升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积极预防控制,降低家庭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染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儿童由于其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全、呼吸道狭窄,呼吸道免疫功能容易出现障碍,因此,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在临床中,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的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干预,则可能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1]。作为特殊群体,针对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管理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10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2月)内,入组观察对象100例,均为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一组50名患者接受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一组50名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区间3岁-8岁,平均(6.11±1.29)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区间3岁-8岁,平均(6.17±1.31)岁,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1.2方法

观察组中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1)开展健康教育,邀请患者及其家属,通过集体讲座、个体教育、文字、多媒体、书面、口头讲解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2)以家庭为中心,对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与患者家属取得沟通,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通过患者家属对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进行掌握,对于医护表现较为良好的患者,直接与其进行沟通,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方式予以患者鼓励、关怀,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构建治疗方案,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充分调动患者家属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医护需求,加强其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认知程度;(4)环境干预,护理人员应当定期对病房进行通风、除湿,以维持病房的空气新鲜;并且每日对病房地面以及物品进行消毒,消毒结束将其摆放整齐,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温馨、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主要为按照医嘱要求指导患者用药,促进患者恢复。

1.3观察指标

(1)设计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健康知识量表,内容包含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治疗方案、护理方案、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量表设计总分为100分,经护理干预后,对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统计评分[2]

(2)对患者家庭进行6个月随访,记录此阶段中患者家庭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染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家属对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组别

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分)

观察组(n=50)

92.56±4.54

对照组(n=50)

85.57±4.15

T值

8.0536

p值

0.0000

2.2家庭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染率

对患者家庭进行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中出现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染1例(2.00%),对照组中出现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染7例(14.00%),x2=4.8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群体较为特殊,其在临床医护过程中对于不适、疼痛等反应较为直观,通常表现为哭闹、不配合形式,进而增加患者家属的担心与忧虑情绪[3],常规的护理模式往往关注于患者的治疗内容,对于患者家庭的关注较少,在临床实践中局限性较大

[4]

本次研究针对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以家庭为中心展开健康教育配合治疗,将患者作为医护的中心,将患者家属作为参与者,使其进入到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使其能够在医护过程中了解到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家庭的参与做好患者情绪状态的安抚,做好亲情的干预与管理工作,在有效实现病情的管理同时,加深了自身对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了解程度,实现病情的长效预防[5]

综上,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家庭提升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积极预防控制,降低家庭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染率,效果显著,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盛丽燕,骆琦. 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8):280-281.

[2]王蔓.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 母婴世界,2021(2):2,5. 

[3]林华娇,吴翠萍,李国平.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在小儿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及预防控制效果分析[J]. 保健文汇,2021,22(11):196-197. 

[4]陈迪.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总结[J]. 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96,94.

[5]郭彩梅. 常规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1(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