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都有哪些类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骨折都有哪些类型?

张成祥

郫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根据骨折部位皮肤和粘膜的完整性,骨折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皮肤和粘膜的完整性,骨折端与外界不连通。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皮肤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连。骨折部位的窗口可有刀伤、枪伤和内外形成,骨折端从内向外刺穿皮肤和粘膜。

一、开放性骨折

当骨折合并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和皮下软组织的损伤和破裂,使骨折的断端与外界相连时,称为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放性骨折越来越严重,病情越来越复杂,治疗难度越来越大。开放性骨折分为三种类型:Ⅰ型:伤口不大于1cm,伤口边缘清洁;II型:撕裂长度大于1cm,但无广泛的软组织损伤或皮肤撕脱;III型: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撕裂伤、多期骨折、创伤性截肢和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1)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根据开放性伤口造成因素实施分类:

1.从内到外开放性骨折:当骨折断端移位或异常活动时,一端从内到外穿透皮肤或粘膜,多为间接暴力。

2.开放性骨折由外向内:暴力直接作用于局部,同时损伤软组织和骨骼,如弹片穿透伤、尖刀穿透伤、机器扭曲和滚动伤等。

3.潜在性开放骨折:由于重力滚动或机器扭曲滚动,皮肤被广泛剥离,皮肤被挫伤,但没有伤口,同时导致骨折。皮下脱落的皮肤可能部分或完全坏死,因此可能是开放性骨折。但是,如果骨折周围有完整的厚肌肉,即使皮肤坏死,也不会成为开放性骨折。部分移位的骨端从内到外压迫皮肤,如果压迫不及时缓解,也可能形成局部皮肤坏死,变成开放性骨折。这种情况也属于潜在的开放性骨折。根据伤口的大小、软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污染程度和骨折端的暴露程度,将开放性骨折分为三级:Ⅰ级:骨折端从内向外刺穿皮肤,伤口小于3cm,软组织挫伤轻微,无明显污染,骨折端外露;Ⅱ级:伤口长3~15cm,骨折端外露,软组织中度损伤,污染明显;Ⅲ级:伤口大于15cm,骨折端外露,软组织受损,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污染严重。

(2)开放性骨折全身表现

1.全身表现

发热症状:体温正常,骨折后出血量大的骨折,血肿吸收后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当开放性骨折的体温升高时,应考虑感染的可能性。

休克症状:骨折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出血,尤其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发性骨折。出血量可达2000毫升以上。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合并重要的内脏器官损伤也可导致休克。

2.局部表现

骨折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骨折过程中,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的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处形成血肿,软组织损伤引起水肿,导致患肢严重肿胀,甚至出现张力性水疱和皮下瘀斑。由于血红蛋白的分解,它可以是紫色、青色或黄色。骨折部位会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移动患肢时。局部肿胀和疼痛会限制患肢的活动。如果完全骨折,受伤肢体的运动功能可能完全丧失。

3.开放性骨折的病理特点

以伤口为伤口的中心区域:组织直接受损,可产生多种内部损伤;第二个区域是受损组织的边缘区域:各种组织有利于细菌的生存、繁殖和扩散;第三个区域是伤口水肿、渗出、变性和血管痉挛。由于~繁殖潜伏期为68小时,超过细菌繁殖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组织水肿、渗出、转化和扩散导致菌血症、败血症、骨髓炎等。在中心,三个不同的创伤反应区向外出现。如果异物或污垢残留在第一个区域,大量细菌必须进入伤口。例如,如果肌肉和肌腱挫伤,可能会发生缺血甚至坏死。口腔周围组织有一个震荡反应区:该区受影响组织活力降低,易发生感染或感染扩散。在细菌定植的潜伏期内,伤口会有大量细菌生长,伤口易感,甚至化脓性坏死。进一步发展可导致感染和扩散,导致菌血症、败血症、骨髓炎等。

二、闭合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是指局部骨折与外界没有联系,局部没有伤口,只有轻微的皮肤损伤,皮肤损伤部位与外界没有联系。闭合性骨折可由骨骼疾病引起,如病理性骨折或外力造成的创伤引起的骨折,如轻微外力引起的骨折和骨质破坏。这种骨折通常是病理性骨折,如骨肿瘤。病理性骨折可发生在恶性和良性骨肿瘤中。病理性骨折不同于一般外伤性骨折。其特点是骨折前,有内部因素影响骨骼本身的结构坚固性。这些内在因素使骨骼结构脆弱。在不足以导致正常骨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可导致骨折。

(1)闭合性骨折症状表现

骨髓、骨膜及周围软组织会受到损伤,其中的血管会破裂,容易在骨折周围形成血肿和瘀斑,而开放性骨折也可能伴有出血。骨折后,受影响肢体的功能将因骨折和肢体内部支撑疼痛而受损。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发热症状。骨折后体温一般正常。当大量出血的骨折血肿被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

(2)闭合性骨折特有体征

1.畸形和闭合性骨折段移位可改变患肢的形状,主要表现为缩短、成角或旋转畸形。

2.异常活动:肢体在正常情况下不能活动,闭合性骨折后出现异常活动的部位。

3.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闭合骨折后,当两个闭合骨折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具有上述三种闭合性骨折独特体征之一的患者可被诊断为闭合性骨折。然而,在对患者进行初始检查时,应注意闭合性骨折的异常活动和骨摩擦。不允许故意重复多次检查,以免加重周围组织,尤其是重要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闭合性骨折,如闭合性骨折和嵌顿性闭合性骨折,并没有出现上述三种闭合性骨折的典型独特征象,应进行常规X线检查以作出明确诊断。

(3)临床诊断

患者临床上有明显闭合性骨折,需要进行X线检查,这有助于了解闭合性骨折的类型和闭合性骨折端的移位情况。对于闭合性骨折的X射线检查,通常应拍摄包括相邻关节在内的正面和侧面胶片。如有必要,应在特殊位置拍摄X光片,如掌骨和跖骨的额片和斜片、跟骨的侧片和轴片、腕舟骨的额片和行走片。有时,当伤情未确定时,应取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的X线片进行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轻微骨折闭合性骨折,急诊切片骨折中未发现明显闭合骨折线,如单纯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如有明显临床症状者,应于伤后2周拍片。此时,闭合性骨折线常可出现在闭合性骨折端的吸收处,如腕舟骨闭合性骨折。

小结

骨折在骨科中属于常见病,骨折的原因有很多,如坠落、撞击和骨质增生等。骨折后会有明显的肿胀、不能活动等症状。骨折后,必须积极修护和恢复,以免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