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个性化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发作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综合个性化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发作的影响分析

张梅

四川省成都市  都江堰市第三人民医院  61183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综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MMSE、HMSD评分更优,护理满意度高达9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不仅能使患者的抑郁情绪得以疏解,还能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值得广为运用。

关键词:综合个性化护理;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应用效果

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类病症,患病群体以青年人为主,患者的抑郁、躁狂表现较为严重,因病情反复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心理健康状态、日常生活都会受到极大影响[1]。仅靠药物疗法治标不治本,只有破除患者的心理障碍,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本研究针对目前的现状,比较和分析给予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综合个性化护理的运用成果,详细见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于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40例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20~60岁,平均(37.15±3.10)岁;对照组共40例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22~66岁,平均 (38.57±3.21) 岁。简单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其差异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个性化护理:(1)环境:将病房中摆放的物件、床单、被套等都换成暖色系颜色,尽可能减少环境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将病房的温度和湿度都调至人体最舒适的范围内,按时开窗通风。需强调的是,决不能将尖锐物品留在病房。(2)心理疏导:在患者情绪平稳时,多和其聊一些积极阳光、正能量的话题,尽可能走近患者内心,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并鼓励患者对自己倾诉患病以来的各种不快,让患者在尽情宣泄放松身心。(3)饮食指导:将患者饮食偏好融于日常餐食中,为其安排细软、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面汤、米糊、菠菜、油菜、番茄、豆制品、瘦肉等),严禁任何生冷辛辣油腻食物。(4)运动指导:为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可让患者进行适当运动,跳操、慢跑、打羽毛球等有氧运动都可,运动强度不可超出患者耐受度。(5)药物指导:给患者耐心讲解每种药物的用量、药效、不良反应、禁忌等相关知识,并反复强调遵医嘱精准服药对维稳病情的积极作用。(6)音乐疗法:为患者播放轻柔舒缓的慢音乐,用音乐带动情绪,破解心理障碍。

1.3观察指标

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数大小与认知功能高低正相关;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SD)评估患者的抑郁情绪,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内心积攒的抑郁情绪越多。

制定满意度表格,让患者如实填写,满意度表格中共设定 20 道问题以及对应选项 ,每道问题设定 5 分,总分 100 分。(满意>80分,一般60~80分,<60分则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用 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以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 MMSE和HNSD评分

观察组的 MMSE和HNSD评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MSE和HNSD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干预前MMSE

干预后HMSD

干预后MMSE

干预后HMSD

观察组

40

17.48±4.31

21.25±3.60

28.48±3.55

9.26±1.72

对照组

40

17.20±4.15

21.41±3.47

21.14±3.50

15.25±2.26

t

-

1.146

1.410

10.157

14.518

P

-

0.162

0.204

0.000

0.000

2.2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表2: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总满意度

观察组

40

30(75.00%)

9(22.50%)

1(2.50%)

39(97.50%)

对照组

40

18(45.00%)

15(37.50%)

7(17.50%)

33(82.50%)

X2

-

10.005

13.452

9.893

4.279

P

-

0.024

0.017

0.012

0.000

3.讨论

双向情感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心理障碍病症,临床虽未对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做出清晰论断,不可否认的是,遗传、心理、社会、生物等多种因素都与该病的病因之间有着某种关联[2]。患者常会出现躁狂、抑郁症状,日常生活大受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基本上都需长期服药来维稳病情。

常规护理太过简单、随意,持续性、针对性都较差,护理人员无法及时精准掌握患者病情的波动情况。综合个性化护理更为看重护理的全面性和细致性,护理人员会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之后,制订出更具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护理方案

[3]。将“人性化”理念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及时回应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需求。通过药物指导、饮食护理,可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心理疏导则可帮患者平复心态,使其抑郁、焦躁等负性情绪得以疏解,幸福感指数得到提升[4-5]。从上述研究可知,观察组的HMSD评分更低,MMSE评分远高于对照组,足以说明综合个性化护理在双向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综合个性化护理既能使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又能使护理满意度得以优化,值得推行运用。

参考文献

[1]容兆珍,周雪梅.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进行个性化综合护理的效果评价[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1):220- 222.

[2]韩亚萍,罗帅.以自我管理分型评估为导向的特需护理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效果 [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36):6897-6899.

[3]梁永珍,潘巧淑,周芳珍,陈琼玉.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尊水平的影响 [J]. 内科,2019,14(004):500-502.

[4]付玉花,孔春梅.综合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狂躁症发作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16):166-167.

[5]王晓利,闵国营,安鸿.互动达标理论下临床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002):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