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电视新闻记者的转型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新时期电视新闻记者的转型思考

赵欣

昆明广播电视台 

摘要:随着经济快速化的发展,新媒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的工作形式也逐步开始转型。但是在转型过程中,遭遇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难题,对此,也必须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此,这样也才能使我们的新媒体工作顺利的开展下去。

关键:新时期;电视新闻记者;转型

前言:在新闻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新闻记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将真实性的新闻内容展现给观众,同时也还担任着采访、出境以及直播等多个工作任务。在观众和新闻事件本身,记者身份是一个关联者。媒体融合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导向,是日后新媒体的新方向。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新闻形势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受众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这些都对传统媒体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所以必须要进行调整。

  1. 新时代下电视新闻记者所面临处境

1.1面临转型

  当前是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使其,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新闻还是具备比较高的信息资源和受众基础。电视新闻记者则是依托于专业haul的新闻报道平台,如果进行转型,也还是可以获得很多资源的帮助。比如,电视欣慰所搭建的学习平台可以让记者更加清楚的了解当前受众的需求,并且学习到新的技能,为日后的岗位来提升更多的技能辅助。同样,新闻记者作为专业性比较强的记者,其专业能力都比较过硬。对于电视的新闻媒体人来说,扎实的专业性也让其记者有更多发展的机会,同时借助于电视新闻的平台,电视新闻记者可以积累更多的新闻经验,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突发事件的发生,所以处理能力也很强。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实质对新闻记者的转型也提供了契机。

1.2采编工具比较传统

信息化技术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对此,传统媒体也必须要与新媒体进行融入,也才能实现更长远的发展。新闻记者也必须要掌握信息化处理技术,比如PS和新闻拍摄等,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对公众号或者是微博平台的内容进行编辑。电视是传统媒介下信息的主要传播方式,一般,记者出去采访都是采用三角架、麦克风和摄像机等传统拍摄工具。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拍摄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拍摄需求,这也给编辑和采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电视新闻记者的拍摄工具比较传统,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对工具的资金投资力度不大,另外就是记者还没有掌握新媒体工具的使用方法。

  1. 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思考

2.1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

由于地区不同,所以各地区人民的风俗和生活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都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地方的网络会比大城市的稍微要落后一点,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转型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所有受众的需求,根据地域性的差异来对新闻以及新闻播报方式来进行调整,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其新闻内容也必须要符合生活。这些内容的综合性都会考验到新闻记者的常识能力和分析能力,只有真正的为受众考考,这样也才能让新闻更为广泛的播出去,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合适的新闻节目。

2.2树立新闻立台理念

     不管我们的时代怎么变化,不管我们的传播方式怎么变化,电视新闻的传播理念是一样的,那么就必须要牢牢的树立新闻立台理念。只有树立好立台理念,这样新闻的传播方向才不会走偏。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牢固树立新闻立台理念,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找准新闻的重点和亮点,将其新闻的内容可以以简单真实的方法来传递给受众,担负起新闻传播的责任,积极的引导民众的新闻导向,这样也才能让新闻内容更加有立意。

2.3提高传播能力

   电视人必须要意识到,直播的新闻方式依旧是传统媒介中的优势。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以直播连线的播报方式,可以将其第一现场让观众声临其境,这样观众也才会时时关注,提高影响力。不管媒体的传播方式怎么变,对于新闻内容,观众首先想知道现场的具体情况,这不管是在以前还是现在,这个观看需求都是一直存在的。对此,传统媒介下的电视播放形式,必须要利用新闻直播来展现优势,尤其是突发事件的新闻,必须要用直播方式来加强与观众之间的关联。但是,直播的播放方式对于记者的专业能力以及媒介素养都有比较大的要求,对此,为了更好的实现新闻记者的转型,要做好专业能力的巩固,以不变应万变。

2.4积极训练和运用记者的灵感思维

记者对于其新闻事件,一定有自己的灵敏性,可以快速的找到新闻的立意,并且捕捉到重点和亮点内容,然后再延伸挖掘新闻价值,通过持续关注,来成为新闻内容的第一发言人,引领新闻导向,而不是新闻播报了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对于同一新闻事件来说,每一个记者都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挖掘内容,让观众可以领悟到其中的生意,不管是什么新闻事件都必须要保证他利益的新,为了做到这一点,记者对于新闻的灵敏性必须要强。新闻灵敏性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养成的,需要长期的培养和锻炼。对此,在相关的培训和学习中,必须要将这一能力作为职业素养能力来培养。在日常的编采工作中,记者也要下意识的对这一能力进行培养。

2.6加强记者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

    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新闻记者也不能只把自己局限在传统媒介中,而是要更多的了解和加强与新媒体的互动,这样在转型的过程中,也能有一定的帮助。一些新闻记者对于新媒体不是很了解,所以这也阻碍着转型工作的进展,对此,一定要打破其固有思维。通过互动的形式可以让记者更加了解新媒体,了解其传播方式以及优势,并且将新媒体和自己现有的新闻播报方式进行结合,并不断的了解其中的优劣势,从而转变工作方式。另外,还可以在休息时间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新媒体,比如,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或者是微博的方式来更新新闻,记者也可以通过观众的反馈,来看到观众对于新媒体对于新闻播放的反馈,并且实时进行调整,使其转型工作有一个良好的过渡。

2.7明确记者社会责任

   在工作的过程中,记者自身要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感。在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下,不仅要承担起舆论导向、舆论监督和新闻的真实性责任,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本土意识,对我国的大政策方向进行宣传和引导。这些责任都是在日常工作中所践行的,一定要注意新闻事件的细节,要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新闻记者。在日常的生活中,电视新闻记者也要结合其生活实情,对党政新闻进行播报,并且对受众群体的意见进行收集和听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到受众群体的真实相关,同时也能将群众意见反馈到各部门,来解决民众的实际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性发展。只有不断的响应群众的声音,这也才是为人民做实事,做到新闻播放的根本要求。

  1. 结束语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都面临着转型的难题。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对此,不必过于排斥,而是要结合岗位需求,来进行内容升级。电视新闻记者这一岗位也是一样,作为传统媒介的主要方式,所以一定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人民群众来提供更多真实和可靠的新闻信息。在记者转型的过程中,还有一定的问题,对此,电视单位以及记者自身也要找到其解决对策,借助其新媒体的发展平台,找准自身新闻的立意,从而更好的服务好电视观众。

参考文献:

[1]吕倩. 媒体融合视野下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思考[J]. 西部广播电视,2020,41(22):158-160. 

[2]章浩文. 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转型策略的思考[J]. 环球首映,2021(4):215.

[3]马沁峡. 对电视新闻记者转型的思考[J]. 记者摇篮,2021(3):32-33. 

[4]郭瑜. 媒体融合视野下电视新闻记者角色转型的思考[J]. 西部广播电视,2020(12):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