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2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分析

普群兰,张敏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嘎吉镇中心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615203

摘要: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群文阅读的教育理念被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而对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是为了探寻语文学科改革的具体路径,让小学生在新型阅读教学模式中拓展阅读深度和广度,以此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促进阅读教学的发展。以下将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模式的价值和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设

1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还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有助于增加小学生的阅读数量。在群文阅读的背景下,教师会在课堂中引入类型不一、形式多样的阅读文本,这就突破了以教材资源为主要阅读内容的弊端,让学生能够阅读和学习更多的内容,从而满足新课改中增加小学生阅读数量的要求;其次,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群文阅读模式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同时关注多篇文本,这就能使小学生养成从整体看个体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提炼信息的能力,使他们以更加科学和规范的方式展开阅读。

2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

2.1教学观念滞后

教师对群文阅读没有深刻理解,即使有些教师对群文阅读有一定的把握,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却很少实施,导致理论基础研究和课堂实践教学存在很大的偏差。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束缚,以“提高成绩”作为教学活动的总体目标。然而,群文阅读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实际效果,群文阅读教学耗时长,教师必须进行长期的课程计划准备,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无形中阻碍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

2.2文本选择不合理

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时,由于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没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科学研究,因此对群文阅读的认识不科学,片面认为群文阅读就是把多篇文本简单综合到一起,然后再呈现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往往会缺少明确的议题,使群文阅读课堂教学逐渐趋于盲目。此外,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紧密结合议题,选取关联性较强的阅读文本并加以整合。但是在实际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无序随机地匹配2-3篇文章,对文章之间的关联性不加以强调,并且在选取文本时不注重合理调整文章篇幅,导致某些阅读文本过长或过短,不能协调统一,无法确保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2.3教学过程单一

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执教能力。但是,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法时,普遍都会采用“提问—文本阅读—思考—交流表达”这一教学流程。从长远来看,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会导致课堂教学失去生机与活力,降低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建设

3.1立足教材文本激发学生群文阅读兴趣

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立足教材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群文阅读兴趣。语文教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经过数年的研究与探索共同编制的学习用书,在语文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结合了群文阅读的特点,以相同议题阅读内容为一单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感受阅读意境,理解阅读教学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学生的素质教育,更可以让教师结合单元内容展开群文阅读,以此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

例如,在语文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入整个单元教学内容开展群文阅读,而在这一单元中除了《盘古开天地》这一课之外,还有《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这四篇阅读内容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围绕神话故事进行相关描述。神话故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强化群文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学生的群文阅读兴趣,以此推动学生展开群文阅读。

3.2科学合理地进行阅读文章的组合设计

要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能真正发挥效用,首先就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阅读文章的组合设计。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阅读文章的质量起到了绝对性的主导作用,只有阅读文章的质量有所提升,才能带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质量提升,所以需要教师合理、科学地组合群文阅读教学内容。

第一,围绕相同作者组合群文阅读教学内容。例如,在语文教材《好的故事》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引入鲁迅先生的其他文学著作《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等,在上一节课中学习了《少年闰土》,而这一阅读内容就来源于于鲁迅先生的文学著作《故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作者进行简单的分析,鲁迅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更是一名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是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对我国的文学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群文展开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作者鲁迅的时代背景以及鲁迅的个人经历,总结出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并站在鲁迅先生的角度进行阅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内容的意境,理解鲁迅文章中所传递的思想感情。

第二,围绕相同文学体裁组合群文阅读教学内容。在文学体裁中主要分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等,并在每个文学体裁中细分了不同的写作手法,而围绕相同的文学体裁组合群文阅读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落实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例如,在语文教材《琥珀》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入相似的文学体裁《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等阅读内容组成群文阅读,这四篇阅读内容都是以说明文的形式进行描述,说明文最主要的写作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在通常情况下都会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功能、类别、原理等,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像是读一篇新闻,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通过阅读以说明文为主要体裁的群文阅读,可以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技巧,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优化学生的阅读水平。

第三,围绕相同类型组合群文阅读教学内容,顾名思义就是将相同类型的阅读文章进行组合教学,以此达到群文教学的目的。例如,在语文教材王昌龄《出塞》这一首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维的《使至塞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等阅读内容,这四首诗都是非常典型的边塞诗,都或多或少地描述了在边塞带兵打仗的场景,通过开展群文阅读,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边塞诗的特点,奔放雄伟、慷慨激昂的写作风格,以及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虽然这四首古诗的类型相同,但是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以《出塞》和《凉州词》为例,前者着重表达了远征之苦、良将之苦,抒发了世人对良将的信任以及渴望获得胜利的决心,而后者主要是通过第一视角对周边艰苦环境的描述,表达了戍守边防的军人的艰辛,更是表达了戍守边疆将士壮烈广阔的豪情。

总之,想要有效地运用群文阅读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专业的教学情境创设,也离不开问题思维引导、合作阅读等教学模式的革新,更离不开学生的故事演绎、实践体验活动。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通过这些教学策略的应用,实现有效的实践运用目标,并取得良好的群文阅读效果,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晓菊.小学语文“多媒体+群文阅读”的意义和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20(39):72-73.

[2]王伟迎.基于小组合作探究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9(1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