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技文献翻译工作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对科技文献翻译工作的思考

贾静,刘文敏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710035

摘要:本文结合航空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在科技文献机器翻译的必要性,科技英语翻译人员的工作重心也将从翻译转移到技术校对和译文的后期整理,科技文献翻译工作重在术语替换、逻辑关系的整理和全文修饰,从而使得科技文献翻译能够兼顾效率和准确率,促进航空制造业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科技文献,机器翻译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于机器翻译领域,大幅提高了机器翻译的效率和准确率。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神经机器翻译NMT(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大幅提高了航空工业企业的科技英语翻译工作的效率,于此同时,其对传统科技英语翻译模式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一、科技文献翻译中采用机器翻译的必要性

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提出了用机器来进行翻译的想法。1949年,美国科学家W.Weaver发表《翻译备忘录》,正式提出机器翻译的思想。机器翻译系统主要分为三种: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系统、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系统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系统。2013年以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较大进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系统组件替代了基于规则和基于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系统。[1]目前常用的基于神经网络翻译引擎技术的人工智能翻译系统主要有百度、科大讯飞、Google、有道等公司。互联网上使用最多免费的在线翻译系统Google,百度和微软。

当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航空制造业的科研生产工作中需要翻译的科技文献越来越多,传统的人工翻译已不能满足实际翻译需求。在航空制造业科技英语翻译工作中,人工智能翻译更加迅速,而且费用低廉;但是人工翻译具有专业性强,逻辑缜密的优势。当前,科技英语翻译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更好地将人工智能机器翻译和人工结合起来,兼顾科技英语翻译的准确率和效率,使科技英语翻译工作能满足科研生产的实际需求。

二、科技文献翻译工作的重点

从用途来看,科技英语书面翻译主要包括正式技术文件的翻译和参考文献的翻译。对于大多数科技英语书面翻译任务,都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翻译,科技英语翻译人员的工作重心也随之从翻译转移到技术校对和译文的后期整理。文献的用途不同,校对和后期整理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对于正式技术文件,机器翻译后,要进行认真的技术校对;对于参考文献,在机器翻译后,其中参考价值高的文献,可以进行全文或部分技术校对;参考价值低的文献,不进行技术校对或粗略校对,只有在提出特殊要求的时候对其部分内容进行技术校对。科技文献翻译中采用人工智能翻译后,校对工作的重点在于的术语替换、逻辑关系的整理和全文修饰:

1.专业术语和常用语的替换

人工智能机器完成科技文献翻译后,翻译及校对人员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专业术语和常用语的替换。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翻译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这一步并不复杂,但是该步骤的效果非常显著,通过替换,不但增强了译文的技术性,而且便于用户理解,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一些简单句,原文逻辑性强的段落,完成专业术语和常用语的替换后,不做进一步的修改,或做一些细微修改即可;对于复杂句,原文表述逻辑不太清楚的段落,完成该步骤后,还需要整理译文的逻辑关系。

示例1

原文:During the self-audit, the Auditee shall document each procedure and paragraph number for each checklist question requiring an answer on procedures. (AC7102/J,1.1.1)

谷歌翻译:在自我审核期间,受审核方(生产商)应记录每个程序和每个需要对程序进行回答的检查表问题的段落编号。

微软翻译:在自我审核期间,受审核方(供应商)应记录每个程序和每个需要对程序进行回答的检查问题的段落编号。

百度翻译:在自我审核过程中,受审核方应记录每一个程序和每一个需要回答程序的检查表问题的段落号。

人工翻译:自审期间,供应商应记录每份检查清单中每个问题的每项程序、章节,这些问题需要在审查过程中给出答案。

对于本段译文,技术校对首先将短语“自我审查”更换为“自审”,将“受审核方”更换为“供应商”,然后进行全文替换,最后根据中文表述习惯进行修改即可。

2. 译文逻辑关系的整理

对于科技文献中的一些复杂句,原文表述逻辑不太清楚的段落,完成专业术语和常用语的替换后,还需要整理译文的逻辑关系。首先根据上下文和该文献的主要内容大致了解译文想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对其中表述不清楚或没有正确表达原文的部分,对照原文厘清逻辑关系,按照中文习惯对句子的前后顺序和局部意思进行修改。

示例2:

原文:This test method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procedure for accelerated stress-corrosion testing high-strength aluminum alloy product forms, particularly when stressed in the short transverse grain direction. It specifies tests of constant-strain loaded, 3.18-mm (0.125-in.) tension specimens or C-rings exposed to 3.5 % sodium chloride (NaCl) solution by alternate immersion, and includes procedures for sampling various manufactured product forms, examination of exposed test specimen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est results. (ASTM G47-98, 3.1)

谷歌翻译:该试验方法为高强度铝合金产品形式的加速应力腐蚀测试提供了一个综合程序,特别是在短横向增益方向上应力时。它规定了暴露于2.5%氯化钠(NaCl)(交替浸入)中的3.18毫米(0.125英寸)拉伸试样或C形环的恒应变加载试验,包括各种制成品形式的取样程序、暴露试验的检验样品盒测试结果的解释。

微软翻译:该试验方法为高强度铝合金产品形式的加速应力腐蚀测试提供了一个综合程序,特别是在短横向增益方向受力时。它规定了暴露于2.5%氯化钠(NaCl)(交替浸入)中的3.18毫米(0.125英寸)拉伸试样或C形环的恒应变加载试验,包括对各种制成品形式的取样程序、暴露试验的检验样品和测试结果的解释。

百度翻译:本试验方法为高强度铝合金产品形状的加速应力循环试验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程序,特别是在短横向增益方向受力时。它规定恒定应变加载,3.18毫米(0.125英寸)拉伸试样或暴露于3.5%氯化钠(NaCl)中的C形环(通过交替浸泡)的试验,并包括各种制成品形式的取样程序,暴露试样的额检验和试验结果的解释。

人工翻译:该试验方法为加速高强度铝合金产品的应力腐蚀试验提供了一个综合程序,特别是在短横向晶粒方向上施加应力时。它规定了一个恒定应变载荷试验,将3.18毫米(0.125英寸)拉伸试样或C形环交替浸入暴露在3.5%氯化钠(NaCl)溶液中,包括各种制成品形式取样、暴露试样的检验、以及试验结果的解释。

对于本段译文,首先根据机器翻译的译文大致了解其想要表达的内容,然后对译文逻辑顺序进行修改,使之不但符合译文表述习惯,而且便于理解。

3. 整篇文章的修饰

专业术语和常用语的替换,译文逻辑关系的整理完成之后,可以根据时间节点和译文具体情况对字体、格式、页码等细节进行修改。虽然这一步对译文的质量的没有关键性的影响,但是统一的格式,漂亮的布局体现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而且对译文的理解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有些科技文献具有系列性,比如SAE、ASTM标准和国外一些公司的内部标准,其标题和末尾都有统一的格式和表述,在整篇文章的修饰过程中,不仅要规范整篇文章术语一致性,而且要尽量保证该系列文献中术语表述的一致性。比如SAE AMS 2759和SAE AMS2759/1直到SAE AMS2759/11,标准详细信息位于标准首页(如图1),在文章的修饰阶段,要保证2759系列标准翻译的格式是一致的,而且其中章节名称的翻译和术语的翻译也是一致的。大型科技文献翻译任务往往是由团队完成的,因此对相关文献翻译术语一致性和格式统一性的要求不仅是对翻译人员个人的要求,更是对翻译团队整体协作性的更高期望。

图1:SAE标准首页示例

三、结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器翻译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提升了科技文献翻译工作的效率,科技文献翻译人员手中的武器有了质的飞跃,在工作中应结合原文的主要内容和节点要求,合理安排翻译工作中的各项任务,使科技英语翻译工作能满足航空工业企业科研生产的实际需求,科技文献翻译工作必定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崔林艳,虞金芳:人工智能背景下机器翻译质量对比分析与前景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9年4月。

2. 贺丽媛:人工智能在机器翻译领域的应用【J】,无限互联科技,2019年3月。

3. 林倩,刘庆,苏劲松,林欢,杨静,罗宾: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分析【J】,中文信息学报,2019年11月。

4. 罗华珍:人工智能翻译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电子世界,2017年11月。

1.贾静,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七路5号,邮编710075,。

2. 刘文敏,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技七路5号,邮编710075。

1 / 4


[1] 崔林艳,虞金芳:人工智能背景下机器翻译质量对比分析与前景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1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