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计算机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技术的应用研究

徐文彪,赵富孟

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黄河信息中心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本身经历了较长的历史,在21世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状态,在未来更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关键技术体系,与各行各业都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构建的网络数据库,成为了人们日常信息备份以及数据分享的重要场所,因此网络数据库自身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受到了多方领域的关注。本文便是以技术分析法以及理论分析法作为主要方式,结合计算机数据库的备份以及恢复技术展开分析,打造新的技术理念,落实好技术体系创新以及升级,不仅可以提升计算机数据库的使用稳定性,也可以为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恢复技术;应用

1数据库安全问题类型及原因分析

1.1病毒破坏

当前导致计算机数据库出现安全问题的常见原因,便是受到了病毒的攻击,病毒的入侵以及破坏会直接导致文件受损。而随着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病毒的类型以及攻击方式也越发复杂。不法分子会通过远程技术或者文件传输通道,将病毒植入数据库内,不仅可以获取数据库中的重要文件和信息,还可能会通过远程操控的方式直接破坏数据库系统,导致大量信息被损坏。病毒入侵的危害性极大,且有较强的不可预见性、突发性以及传播性,是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甚至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

1.2计算机数据库遭到物理性的破坏

计算机数据库存在安全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物理损坏。这种销毁方法不需要软件程序的帮助,而且很少发生,但一旦物理损坏,数据库中的信息将无法恢复。一般来说,为了避免恶意损坏,计算机用户将采取措施保护数据库。降低了数据库物理损坏的概率,保证了数据库的正常、安全运行。

1.3存储介质问题

计算机数据库本身依托于网络体系,而系统软件以及硬件设备是数据库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通过硬件设备进行数据的储存和传输,这其中需要网络介质作为中间中转点,能够将数据完整的备份到系统中。比如在进行数据储存和传输的过程中,网络传输途径出现了损坏情况,比如光纤电缆性能下降、网络传输受外界干扰、网络系统混乱等情况的出现都会导致数据储存失败,甚至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数据损坏。

2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技术的分析及应用

2.1应用注意事项

通常来讲利用普通的方式进行数据库备份,需要在计算机的基础上打造具有稳定性的软件系统,而单机操作是最常见的备份方式。当前建立在网络备份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联通网络系统便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复制,但是这种复制并不是单纯的进行数据信息表面的复制和粘贴,而是数据库中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视图、索引、约束条件、文件路径、文件大小、增长方式等。另外创建备份的核心目的也并不是单纯的恢复已经损坏的数据库,而是要在特定的环境中确保备份以及还原的数据能够具备原有的应用价值,因此还需要打造备份和还原策略。因此在备份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组织对数据库的备份需求,尤其是对必要性的防止数据丢失的要求;其次要分析每一个数据库的实际特点,了解其大小、使用模式、内容特性、数据要求等相关信息;再次要考虑资源的约束情况。比如最常规的硬件设备性能、人员的综合能力、储存备份媒体空间以及物理安全性等相关要素。

2.2向导恢复技术的实际应用

计算机数据库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保证数据的安全存储和有效管理,提高数据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率。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院校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数据信息量也随之增加。外部环境或自身因素一旦影响和破坏,数据库中的数据可能会丢失和损坏。通过向导恢复技术,可以有效地恢复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数据,既保证了数据恢复的效率,又保证了数据库数据的完整性。使用向导恢复技术恢复数据后,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存储和备份。

2.3常规的备份技术分析

数据库磁盘备份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备份方法,而磁盘是建立在SQLserver技术的基础上打造的逻辑储存定义设备,也被称为备份设备,因此也被称为逻辑设备。在建立备份设备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具体的磁盘储存路径,即便该路径不存在,也可以打造正常的备份文件。而从具体的备份方法角度来讲,当前既有的备份方式以完整备份以及差异备份为主。其中完整备份主要指的是将全部的数据以及日志文件信息进行备份,因此也被称为海量备份或者全库备份。若文件的磁盘容量较小,在备份的过程中资源消耗并不够明显,但是若数据库本身的文件磁盘较大,则会进一步消耗服务器本身的系统资源,因此完整备份,通常需要停止数据库本身的工作状态,或者在数据库的访问用户数量较少时进行备份。其次为差异备份。这种备份方式无需完全地进行数据备份,只需要将其中有变化的数据进行储存,并且追加到数据库备份文件内,差异性备份仅仅是记录上次完整备份之后经过更改的文件,整体的备份规模更小更快,同时能够简化原有的备份操作流程,进一步减少数据丢失的风险。这也就说明差异备份必须要建立在完整备份的基础上来实现,前提是至少完成了一次完整数据备份。

2.4重定向恢复技术的实际应用

重定向恢复技术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检索相应的数据信息。它们不仅可以扩展对大量数据的恢复,而且可以有选择地恢复数据。因此,重定向恢复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情况。但是,重定向恢复方法和常用的重定向恢复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即数据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存储区域,因此用户必须在同一台计算机上指定相应的位置才能恢复数据。

2.5指定文件恢复技术

指定文件恢复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主要应用在当前小型数据库的文件恢复中能够实现单个文件的快速恢复。时间短、效率高、操作便捷,可以直接依托当前的网络备份体系进行应用。用户在备份数据中可以查找特定的文件,通过软件进行检索便可以自动驱动储存设备进行文件恢复。例如建立了学生档案完全数据备份文件。而后在school数据库的student表中依然插入一条学生信息,随后进行school数据库的事务日志备份工作,将备份文件存储在backup_log.bak文件中,随后删除school数据库,准备进行数据库的日志还原工作。和差异数据库还原工作一样,首先进行完全数据恢复,但是在数据库恢复界面的“选项”中,必须设置其恢复状态为“不对数据库进行任何操作,不回滚未提交事务”,从而使得数据库暂时处于挂起的状态。其次,在“挂起”的数据库中再次选择还原数据库,只是这次我们选择还原的设备文件是backup_log.bak,即保存日志信息的文件,选择第一条日志信息,并在当前界面的“选项”中,同样设置其恢复状态为“不对数据库进行任何操作,不回滚未提交事务”,再次使得数据库暂时处于挂起的状态。此时便已经完成了指定文件的恢复。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国加强了对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特别是计算机数据库备份技术和恢复技术的应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如果二者的优势有机结合,将为我国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高我国数据库信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任浩.医院备份数据库自动恢复和监测的研究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20):178-181.

[2]都宇.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3):34-35.

[3]雷满香.计算机数据库的备份技术与恢复技术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08):183-185.

[4]伍嘉诚.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技术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03):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