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的延续与发展——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设计过程感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场所精神的延续与发展——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设计过程感悟

                   ,李荣荣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200092

【摘要】马家浜文化博物馆项目设计着力于体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场所特征及地域性,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法,重构了原始聚落的建筑形态,呼应了稻作文化的肌理塑造,提取了原始设计器具的色彩属性,力求对原始生活图景的进行转译,使博物馆建筑真正能够体现马家浜文化的精神内涵,并融合了周边场所精神及场地肌理特征的设计目标。

【关键词】马家浜文化   场所   聚落   体验

在经历了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之后,建筑理论学者及先锋建筑师对建筑空间的本质属性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反思和探索,试图打破现代主义千城一面的弊端,其中挪威学者诺伯舒兹提出的“场所精神”的空间概念尤为深入人心。何为“场所”,狭义的解释其代表 “基地”,及所处的地点;但在广义上,则可延伸扩展为“土地”和“地理脉络”。对建筑空间而言,需要基于其所处 “场所”进行阐述才有其意义,当某一建筑空间,被赋予了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宗教等诸多人类活动的特定内容,它才能被称做场所。因此此时的“场所”已经成为了个人或者集体记忆的物化或空间化,从而产生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认同,本文将以笔者参与完成的嘉兴马家浜文化博物馆项目的创作及实施过程,具体阐述在这片基地中,是如果梳理、延续和发展其特定的场所精神。

项目基于业主对马家浜文化博物馆的定位:1、以环太湖地区早期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为主题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馆,以“国内一流,国际影响”为建馆目标,展览强调科普性、知识性、教育性,努力建设成一座以马家浜文化为主题的史前文化博物馆。2、博物馆位于城郊结合部,旷野、自然、原生的环境及周边的工厂使得博物馆建筑不宜太现代,体量大小与环境相匹配;三是建筑风格与嘉兴当地江南水乡风貌相融合,打造具有明确地域特征及文化厚重感的遗址博物馆。

一、场地再现:聚落重构与肌理塑造

1.1、项目的文化背景

马家浜文化是在1959年在浙江嘉兴天带桥村马家浜区域发现并得名,是距今约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文明,马家浜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源远流长、自成系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到公元4000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被称为江南文化之源。

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居民主要从事稻作农业,在遗址中出土大量的农用工具,包括有骨制、木质或陶制的斧、铲、杵等农用器具,同时开开始饲养猪、牛、狗等家畜,同时遗址中也出现了早期榫卯结构的木柱建筑,由于生产方式的进步,形成了固定的聚落形态。

马家浜文化出土了大量陶制器具,颜色呈现陶土色或赭红色;并出土了少量玉质礼器。

1.2、基地的场地特征

本项目位于嘉兴市马家浜遗址公园一隅,经过数千年的沧海桑田变化,场地已经难以辨认当年的历史图景,但场地内保留了大片原生旷野和水系资源,并一直由历代居民进行耕作维护,因此通过此处的稻田和水系,可以大致勾勒其与远古的稻作文化形成了遥远且紧密的时空链接,同时稻田的阡陌形态形成了场地更大尺度上的纵横肌理,也就自然塑造了博物馆建筑的边界形态。

1.3聚落重构

博物馆的设计提取了聚落的原始居住图景和江南房院格局,通过对“聚落和院落”的重组演绎,与遥远的文明建立起跨时空的默契。场地内保留了大片原生旷野和水系资源,周边环境的自然肌理通过合理的转译融入到建筑形态当中,我们试图让整个建筑以一种低调的姿态隐匿于自然环境当中,充分体现了建筑对马家浜文化遗址的尊重。

|遗址及建筑区位图 | 


二、形体生成及功能布局

建筑通过几个由远古聚落民居抽象而来的简单纯粹的原型单元体拼接组合,形成了一个有趣的游览序列,就像原始的聚落一样,每个单体之间形成了迂迂回回的小路。博物馆的展览、休憩空间沿着这条路径展开,入口处通过一个角院拉开博物馆的浏览序幕,有一种沉稳大气的代入感。进到门厅后正对着主展厅,而主展厅紧邻的天井两侧穿通,重叠着三重空间:门厅、天井、休息厅和远处的遗迹。一条狭长的通道引导着人们沿着清水混凝土墙体转向东侧继续前进。空间随着行进变得愈发明亮开阔,茂盛的农田在眼前横向展开,远处青年雕塑家的作品与室内空间形成对景,建立起一种静默的对话。博物馆的研究办公、库房区间沿南侧布置,与参观区域相隔离,相对静谧。

建筑采用坡屋顶的组合,既呼应了新石器时代干栏式建筑的屋顶形态,同时多重组合的坡屋顶形态与江南水乡鳞次栉比的延续屋面形成了意向的连接,这些外在的意向产生了场所真实的空间感受。整个建筑平面呈现不规则六边形,不规则的平面划分呼应了基地周边阡陌纵横的大地肌理。

三、场地意象与材质表达

基地周围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是马家浜文化的典型特征,我们通过运用陶土色的清水混凝土,还原出一处具有原生态质感的远古文明展示“容器”,室内室外采用不同肌理的木模,体现了粗犷的室外效果和细腻的室内木质纹理,根据与人的尺度关系塑造了不同的材料性格,通过,在天窗、庭院投射下来的自然光,帮助刻画出细腻的建筑细部,在几个简洁的庭院空间里,无时无刻不在为建筑带来改变。不同于光洁的现代立面材质,这种粗糙的、经过原始手段处理的材料,使其更容易接受时间和大自然的影响。在不同气候下,随着温度、湿度、以及时间的差异,墙面也变幻着不同的色彩。建筑仿佛有了生命般地融入这片田野。

为了达到整体外观清水混凝土的材质效果,建筑外立面采用掺加氧化铁的清水混凝土外墙,保留木模板压印,屋面采用同色预制木纹纤维混凝土板,使整个建筑浑然一体。我们严格控制了浇筑顺序,并对局部的墙面、吊顶节点进行了优化,使之能否在满足建筑防水保温等基本功能前提下,达到完美的外观呈现。

建筑局部面向庭院处采用玻璃幕墙,强调室内外空间渗透,特别是在面向遗址广场的西北露台区域,采用了玻璃肋幕墙构造,最大限度的强调开阔的视觉效果,达到建筑内外景观的交融,塑造景观一体化的空间体验。

图片

四、空间特色与场所回忆

建筑的核心要义是塑造空间,在本项目中,通过形体的交错、边界的塑造、材料的选择,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纪念性及趣味性的场所空间,引起位于其中的观者共鸣:

4.1游廊:时空长廊

建筑中部布置一条通长的游廊,从门厅延伸至咖啡厅,游廊的东侧是城市,西侧是马家浜文化遗址,东西两面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时代,一边是日益月异快速扩张的城市景象,一遍则为永恒静止的历史图景;穿越其中犹如置身于时光长廊,古朴斑驳的清水混凝土墙体似乎在诉说这沧海桑田的变幻。同时游廊也是组织建筑各种功能的中枢场所,南北两侧分布着各个展馆、多功能厅等空间,是观众最重要的室内体验空间。

4.2、庭院:转折空间

通过多样的建筑形体相互错叠,自然形成了建筑之中的五个庭院,形成了功能转换处有趣的过渡空间;借助清水混凝土塑造的厚重与玻璃幕墙的轻盈之间的对比,在这些空间转承启合处,结合墙体虚实关系、围合尺度的变幻,形成了每个庭院独特的性格,点缀并丰富了整个建筑的空间体验。

图片

4.3观景露台:与远古场所的对话

在建筑朝向马家浜遗址的方向,是一面全景打开的视窗,可以收纳整个遗址公园的景象,并正对着马家浜遗址标识型的图腾柱,作为参观的终点,序列在此被推向高潮,吸引着人群走向遗址,进一步探寻远古的秘境。

|休息区露台望向遗址公园 |

五、结语

场所是人们对空间长期认知形成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体验,在远古社会,稻作、制陶、群居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产物,聚落则是建议在共同生活基础上形成的居住模式,这些器物、色彩、空间形态共同形成了远古文明的具象和体验;而在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设计中,我们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场所体验,秉承着与原始社会共同的默契,创造出一个合理的“容器”和“场所”,将马家浜文化的精神内涵及物质遗存一并呈现给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