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程招标代理工作的实际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加强工程招标代理工作的实际研究

张琳羡,,李大铭

身份证号: 3703061988091005**   山东  青岛  266000

身份证号: 3708021993063095**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当前,招标代理机构应严格落实招标投标相关法律、法规,高度注重招标代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秉承依法合规、诚信优质的服务理念,使整个招标全程做到信息公开、投标公平、评审公正,最终实现招标工作规范化、透明化,高质量地完成招标代理工作目标。

关键词:工程招标;代理工作;实际研究

前言: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逐步提高现代市场经济效率已成为现代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因此,在现代招标代理过程中,招标代理机构可以在尽可能高的层次上充分发挥其职能,确保其价值反映在投标过程中,继续完善,同时充分掌握与现代工程建设有关的专业知识。完成建筑工程招标的代理任务,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合理、科学的招标,以促进现代建筑工程的科学发展。

1、工程招标代理工作的特性

1.1工作时间不确定,工作周期短,工作强度大。

自项目确定招标时间起,至最终确定中标人,全周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现在此时间段内,代理企业需完成众多工作内容,具体为:执行项目批准程序、项目资质审查、编制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及最终审查、开标工作、评审工作等,上述工作流程多且繁杂。此外,资格审查、开标、评标工作,须按照法律强制性规定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招投标代理企业工作强度巨大。

.1.2阶段性工作时限性要求严格。

招标程序中各阶段时限相对固定并且时间较短,因此在规定的时限内工作强度大。比如:前期准备工作,应充分了解招标人对项目的投资目标、功能性要求、建设周期、试运营期间投产、阶段性投产以及投资回收期等目标,该阶段为期1~2天;起草招标文件、招标公告为期1天;招标人审核、讨论、修改招标文件及招标公告为期3天;资格审查和开标评标是重点部分,需要在一周之内完成,因此这部分工作强度较大,是整个招标阶段的核心。因此每个阶段都必须严格落实各个时间节点要求,统筹规划招标全过程,科学合理地落实各项工作。

1.3机械性重复性内容多

随着多条法律法规的出台,招标工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当招标代理的机构就需要根据当地的一个具体的法律法规和政府颁布的相关条例来进行一个合法合规的正确的规范的招标工作,并且其中存在着许多重复的枯燥的机械式的工作内容,这就对于该招标代理机构中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其工作中没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工作和态度和作风不良,就会严重影响到招标代理工作的一个正常进行。

2、程招标代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部分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内部缺乏管理

有些招标代理机构将其内部分成若干部门,单位仅对各部门下达任务指标,收取管理费,放任各部门自行操作,缺乏统一的审核管理,处于“放羊”状态,内部管理较为混乱。有些招标代理机构甚至钻政府或行业动态监管未全面有效实施的空子,在申办注册时,虚借、拼凑专业技术、经济人员名册,承揽代理业务后再临时召集工作班子,“活儿来人聚、活儿完人散”,机构内部无管理、无档案,代理业务后期服务无保障。

2.2缺乏主管全局性

原有招标代理主要业务便是审核中标单位,待审核完毕后代理机构便完成交接任务。这种思想观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造成后期项目建设出现一系列问题。招标代理单位应具有全局意识,对建设项目以前标底存有的漏洞进行及时更正,并且疑难问题进行及时解答,这样才能更加合理性的确定中标单位。但根据原有模式,只是单纯的确定中标单位,对中标单位的施工文件也没有进行详细审核,使其经常出现一系列的索赔事件。

2.3诚信度以及权威性较低

根据相关国家机构发布的行业规范,当招标代理机构参与市场的共同活动时,他们应该首先使用他们的员工作为标准,并考虑到投标方履行其职责的具体需求。目前,投标机构的专业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权威,导致投标机构的服务质量较差,难以提高效率和投标质量。

3、加强招标代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3.1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办事

掌控资格审查环节,招标资格审查有利于保障招标人的利益最大化,对促进招投标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着不可或缺的优势。依据招标资格审查办法可以分为资格预审与资格后审,资格后审是在评标环节评标委员会对潜在投标人进行的资格审查,在此处不予以详细叙述。资格预审主要是对报名阶段参加投标的申请人的资质、业绩、技术装备、财务状况和拟派出技术人员资格等情况进行审查,将通过审查的作为合格投标人的过程。在审查过程中严禁出现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以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尤其不能出现类似歧视潜在投标人现象发生。对于没有通过资格审查的潜在投标人应禁止其参加进一步的招投标活动。在资格审查环节需做到有理有据,不给项目各相关单位留下口实。

3.2实行招标代理工作动态管理

应对招标代理部门施以严格的动态管理,编制科学合理的招标代理行业法律法规,从而实现各从业人员行为上的约束及规范,此类法律法规若是可不断健全则可充分规范招标代理活动。健全动态监管配套规章制度和从业人员信誉评价机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使其成为招标代理行业基本数据储存库,将各方面信息融进此信息平台中,以便满足行业需求,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记录其业绩和不良行为。构建完善的招标代理机构和专职从业人员信誉等级评价极为关键,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则可将招标代理行业间各项信息公布于网络,这样可有效提升此行业透明度。招标代理行业管理机构要把动态管理及静态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从而全方位监管招标代理行业各项动态,充分提升招标代理行业管理机构对市场宏观调控的作用力。如图一所示,招标代理机构监督管理流程简视图。

3.3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招标代理机构在进行服务时,应确保服务质量,其服务能够直接影响到招标的结果,从而对整个施工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在招标代理行业中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招标代理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流程和实施方案,确定三级复核制。在招标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资格预审文件以及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这些工作在开展时应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并且充分为招标人考虑。

3.4提升业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提升业务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也是解决当前建筑项目招标代理中的一项措施,公司要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保证相关工作者都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加强代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严格审核招标文件,对文件内容确实及不明确位置处给予及时纠正,保证招标文件的有效性及严谨性。其次便是加强业务人员法律意识,招标人员若采取不公平性原则,谋取非法经济利益,招标代理人员将追究法律责任。在招标过程中,投标方有权监督招标方,若发现违背招标准则,或者中标后没有对投标方进行项目的签收,招标方有权向投标方索取经济赔偿。

3.5严格落实保密制度

在工程招标活动中,如果保密工作做得不到位,一些投标人采取不正当手段了解公开信息以外的包括其他潜在投标人的信息、评标专家的情况等,而一旦这些信息泄露势必会给不正当竞争造成可乘之机。一方面会损害招标人利益,使招标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不公平竞争中使某些投标人处于不利地位,从而损害参与正当竞争的投标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招标代理机构应制定招标从业人员保密制度,严格按照保密规定做好各个环节的保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坚持招标活动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招投标活动中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招标的有效竞争性。

结束语:总而言之,建设工程招标代理质量管理对于工程的高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和企业可应该充分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定位、优化招标代理机构的运营模式、加强团队建设保证招标代理工作顺利实施,进而提高该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琳,袁小军,胡艳红.浅谈工程招标代理的质量控制[J].招标与投标,2015,05:43-44.

[2]葛群,孙统国.工程招标代理工作的控制要点[J].科技风,2010(16):65.

[3]曾朋芳.如何做好工程招标代理工作[J].广东建材,2013(6).

作者简介:张琳羡,李大铭, 山东世元工程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