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养护工程常见病害及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常见病害及防治

姜继安

保山公路局施甸公路分局 云南 施甸 678200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也逐渐加快,而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发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经济的发展。而公路工程对于公路的使用时间以及使用效果具有直观影响,所以公路的养护施工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公路养护过程中的常见病害的防治与解决有助于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提升公路的安全性,保证车辆的正常出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将首先分析公路养护工程开展过程中的常见病害,继而探究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切实做好公路的养护工作,以保证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同时增强公路的安全性。

关键词:公路养护工程;常见病害;防治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的基础建设水平逐渐提高,交通运输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然,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公路养护工程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公路工程的组成部分相对繁杂,同时公路工程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坏,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要求定期开展公路养护工程。对此,要不断完善相关技术,制定较为完备的公里养护工程规定,切实提升公路养护水平。基于此,本文将首先探讨公路正常运作过程中常见的病害问题,并针对存在的病害问题,探索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企业开展科学的公路养护计划提供借鉴[1]

一、开展公路养护工程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公路的支撑,公路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演变成支撑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公路在正常通行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容易出行不同层面的损坏,对此,公路养护工程的开展有助于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保持公路在交通运输中的稳定性。因此,公路养护工程是公路的“体检”工作,及时弥补公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以便保证交通的正常通行。随着我国基础性建设项目的不断完善,若想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保证全国经济的平稳运行,首先要保障公路建设工程在个各地区的落实。公路是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必要条件,不稳定的公路工程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地方的闭塞、经济的落后、家庭的破碎。同时,公路工程的建造也是保证国家稳定的基础条件。因此,开展公路的养护工程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养护部门应该根据当地所需,制定完备的公路养护机制,同时开展不定期的巡查工作,实现科学管理,对公路病害开展精准维护,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进行[2]

二、公路养护过程中常见病害

(一)沥青离析

沥青离析问题是沥青公路路面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沥青混合施工材料的运输与卸载的过程中出现离析现象,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公路建设质量。沥青出现离析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沥青公路工程混合材料不规范、沥青混合料安装过程不按照规定标准执行。离析情况主要分为两种:温度离析与密度离析。前者便是由于沥青混合材料温度过高,高于原沥青路面承受值所致。因此,在进行沥青混合料运输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将其充分混合,否则材料不均匀容易使得离析现象出现继而影响最终的施工结果。密度离析主要是在对沥青混合材料搅拌的过程中外部影响下产生。因此,当沥青的混合物料受外部原因影响很大时,便会产生很大范围材料聚集的现象,最后造成对沥青的混合材料搅拌不平衡。由于沥青的密度离析现象通常出现在混合料拌和及运送的过程中,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在此过程中加强监管,保障操作步骤按照标准严格进行。

(二)摊铺作业存在缺陷

摊铺作业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最终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一般摊铺工作依靠机器完成,但尽管我国制定了有关摊铺作业的实施标准,但在实际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并未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执行的情况,导致摊铺作业不达标,沥青混合材料不能得到及时的供应,但摊铺机器一直处于工作的状态,难以保证摊铺质量。此外,沥青混合材料在摊铺的过程中未及时摊铺,长期暴露于环境中容易被冷却,影响摊铺的平整度,造成公路存在缺陷,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3]

(三)自然环境对公路的损坏

公路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路面经长期的使用逐渐暴露问题,自然条件的恶劣等直接对公路造成损坏。雨水的浸泡、气温落差大等均会给公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实验表明,气温是导致公路路面发生开裂的最主要因素。当面对气温落差较大时,公路路面会因热胀冷缩而发生开裂。随着时间的延长,裂缝由底部逐渐扩散到路面,给车辆通行的安全性造成威胁。此外,自然条件会在公路路面发生开裂后直接影响公路内部的机结构。例如,在公路发生开裂后,雨水的渗透会直接给公路内部造成损坏,影响公路内部的强度。

三、全面提升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水平的措施

(一)科学性的开展巡视巡查工作

若想真正将公路养护工程落实,完善相关管理标准,巡视巡查工作在其中必不可少,落实监管工作可以根据日常应查项目建立完备的信息数据库,并划分区域加强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巡视巡查工作的开展效率,保证检查过程没有遗漏,继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公路养护工作做好准备工作。此外,相关检查部门应该建立完备的管理档案,全面、真实的记录巡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应注意以养护工作为主线,对于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详细记录,便于后续有针对性的养护工作的进行。例如,将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养护工作的情况等均记录在册,建立档案,有效提升公路养护工程决策者对于存在问题的把控能力。加大问题部位的巡查力度。这就要求在实际巡查工作中通过对档案记录的完善,根据公路的性质、病害以及周围环境情况等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估工作,给公路划分等级。在开展养护工作时根据等级加以不同频率以及不同时长的巡查工作,为后续公路养护工作的展开与落实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提升公路养护水平。

(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养护工作

针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详细的记录与分析,进行针对性的养护计划制定,确保后期养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具体养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将存在问题详细记录在册,提升养护工作的针对性,开展科学、系统化的公路养护工作。

(三)建立系统的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体系

针对公路各环节存在问题的处理,可以首先建立系统性的养护管理体系,加强对于路面、路沿等部位的监管工作。同时,公路养护单位应该积极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同时提升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最后,在开展公路工程养护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将公路养护关键点与养护人员的管理相结合,构建科学化的公路工程养护体系,提升公路养护工程的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公路养护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过程,要求有关部门必须立足于实践,认真做好对公路工程的检测工作,并考虑公路工程本身及其周边环境等把公路工程分类定级,并进行不同频次的检测工作,总结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管理工作。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对养护工作的监管,全面提高公路养护单位养护工作的管理水平,为延长公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为维护公路工程的平稳运转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博.公路养护工程常见病害及防治[J].石油化工建设,2021,43(5):146-147.
[2]彭孝文.公路养护工程常见病害及防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1,11(18):117-119.
[4]李登科.公路养护工程常见病害及防治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21(1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