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措施

李,新

身份证号码:220581199011021198

摘要:危险点的预控是火电厂集控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前期控制工作的良好发展,可以促使火电厂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然后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点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具体实践上,要从管理、设备、人员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电厂运行危险点的预控水平。

    关键词: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预控

    引言:火力发电厂的三大核心系统的运行是由集控运行系统统一运作,在电力生产中,集控系统负责三大系统运行的工作量 极大,再加上三者复杂的运行程序,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对集控运行造成破坏,从而影响火力发电的安全性。 为了有效 保证集控系统的稳定运行, 就需要掌握其运行中存在的危险 点,并予以预防,从而也保障了火力发电系统的安全性。
       1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危险点产生原因
       1.1人为因素
       在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个人要求较高。因此,运行人员个人技术水平情况,是造成危险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平时,运行人员总是抱有侥幸心理,以往数据方面显示,火电厂的危险引发几率很低,也正是由于这种情况,运行人员的自负心理越来越强,为了简化工作操作程序,很多运行人员均涉及一些违章操作,这其中包括有意和无意。长此以往,火电厂的风险发生几率便会大大提升,而这些人为因素可以在工作之中得到避免。因此,各个火电厂可以在平时工作中开展严格的员工培训工作,纠正他们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从根本角度着手,避免人为风险因素的再次出现。
       1.2设备因素
       整个火力发电厂运行离不开运转的机械设备,而且这些设备系统在组成上十分复杂,操作极为繁琐,稍有不慎,一些细节问题便会引发新的危险点出现。部分企业在设备管理和监测上并没有下足功夫,危险系数进一步上升,导致设备发生异常情况的几率增加。例如,在磨煤机组制粉时,煤粉自身便具备易燃易爆等特点,安全隐患明显,如果在该项工作中出现设备失灵,或者是设备卡顿现象,便会引发一系列风险事故,为火电厂带来巨大损失。
       1.3系统容易出现过热问题
       火力发电系统过热问题很难避免,现阶段对于该种问题的控制方法很多,如炉膛火焰中心位置、喷水调节等等,其中喷水调节效果更为明显,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过热现象普遍存在。为此,在该项问题解决上,运行人员需要对相关方式进行不断创新,根据实际情况和生产程序,使用不同的系统控制方式,避免过热问题出现而影响整个系统工作[1]。
       2火电厂生产过程的危险点预控的具体措施
       2.1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
       想要实现集控站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各个火力发电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内部值班纪律进行强化,并按照具体操作要求开展运行人员换班操作,并开展维护保养以及实时监护等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危险点的预控效率,管理人员可以组织事故模拟预想、反事故练习等活动,提升运行人员的应变能力,避免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后不能及时处理,让故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值得注意的是,火电厂集控运行时可能会出现多种故障,此种情况下,相关运行人员应该以事故的紧急程度为依据,依照“就近优先”原则,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执行操作,将不安全事故集中在一起,降低整个火电厂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各个火电厂运行人员还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对以往出现过的故障类型进行深入分析,避免相同类型的问题再次出现。
       2.2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实
       整个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火电厂实际经济效益。因此,相关运行人员应注重火电厂生产过程中危险点的控制工作,定期实现安全生产理论作业维护,在提升绩效考核工作的同时,让人们意识到安全生产与企业经济效益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运行人员在日常生产时也要严格遵循生产制度和现场规范作业,构建出完善的安全责任机制。除此之外,各个火电厂可以建立专业培训部门,向运行人员传递一些实际操作知识,利用持证上岗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确保整体工作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
       2.3建立科学的预控措施
       在技术改革或者年度大修工作开展上,整个变电站倒闸操作和工作票执行等操作相对集中,为厂内相关运行人员带来了很大压力,此时危险点出现几率也会增加。因此,各个管理人员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处理好各项作业准备工作,将其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点明确出来,处理好电网结构中的各项问题。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工作组时间安排合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运行人员的休息时间,避免由于运行人员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在日常管理上,人们还要做好巡视检查作业工作,了解触电网之中具体运行情况,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工作,如“操作五制”、“两票三制”等等。后续设备验收工作也需要将相关验收标准来执行操作,避免出现之前的违规操纵现象,对危险点进行合理控制[2]。


       2.4强化设备管理和质量安全
       首先是设备管理的强化,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尤其是在配套设备使用上,确保衔接工作的全面开展,以及资源的充分利用。另外,在设备检查工作上,需要确保全面、有序,认真记录相关信息,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避免设备出现使用问题的同时,提升设备使用效率。站在火电厂实际发展角度来说,整个集控运行系统具备很强的复杂性,除了做好系统和设备安全检查工作之外,还要避免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影响。其次是质量安全,火电厂集控运行体系应该配合规范的运行制度,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运行人员应提升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制度的有序执行。另外,相关运行人员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安全意识,落实好上级部门制定的惩罚、监督等要求,或者在工作中设立专门的监督人员,将信息反馈给上级领导。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整个危险点控制责任将会落实到每一个运行人员身上,让火电厂安全生产目标顺利实现。
        2.5提升运行人员的技能和素质
        操作人员技能提升主要表现在安全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集控人员,除了了解设备安全运行模式之外,还要清楚安全规章制度中包括哪些内容。例如,在电气设备安全制度中明确规定,技术操作和组织操作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结合,如果操作人员可以将全部的规章制度内容明确,安全作业质量便能得到全面突显。整体来看,集控室属于是三大主机以及设备的重要生产控制站,其中涉及到的运行体制内容十分复杂,运行人员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日常操作,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另外,管理人员素质强化不仅能够在制度设置层面上展示出来,也表现在工作态度上。因此,管理人员应确保规章制度内容具备周密性,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控制,避免各类风险情况发生。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安全工作教育,对相应突发风险进行规避,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火电厂作为当前阶段最主要的能源形式之一,其安全、稳定运行会给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火电厂集控运行下的危险点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分析,要能够及时发现火电厂集控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分析,从而可以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丁绍瑞.简析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3):155-156.
[2]刘攀.火电厂集控运行现状与对策[J].品牌研究,2018(05):129+144.
[3]李成海.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J].品牌研究,2018(05):148+162.
[4]任伟.浅析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J].民营科技,2018(09):28.
[5]常非.火电厂600MW机组集控运行现状及改善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8):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