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宇庆武

山东庆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国土与环境是国家发展之根基,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受到的破坏日趋严重,成为人类需要长期面对的巨大挑战。基于此,世界各国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谋求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当前水土流失问题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首要环境难题,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并通过探索治理方法、加大宣传与防治力度等措施,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应用

1 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易造成洪涝灾害。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采伐,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环境产生了负面效应。发生洪涝灾害后,地表肥沃的土壤随洪水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田的生产力也随之降低,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泥沙的不断堆积导致河道水位上升,严重威胁周边的房屋建筑及居民安全。自然灾害过后,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修复。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破坏土壤肥力

土壤是植被和农作物生长的基础,肥沃良好的土壤可以不断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和水分。表土裸露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养分随着暴雨的冲刷而流失,农作物因土壤肥力降低而减产。

1.2加剧沟壑

随着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和暴雨冲刷,沟壑发展也日益严重,呈现出沟壑纵深的现象。

1.3 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阻塞、河床抬高等现象

大量的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流入河中,浑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时,泥沙逐渐堆积,使水库因淤泥堆积而库容减小,河道因堵塞而缩短,进而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海上运输业的发展。1949年以来,我国共建成水库8.6万余座,总库容达4000多亿m3,淤泥堵塞损失约为库容的1/10,有22座重点水库因淤塞而废弃。全国每年流失的地表土壤超过50亿m3,黄河下游的河床上平均每年积累约4亿m3的淤泥,水土流失导致水库和堤坝泥沙淤积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亿元。西部黄土高原土地面积约6.4×105hm2,土壤侵蚀面积约为4.5×105hm2,占黄土高原总面积的70%,大量水土流失导致上游植被反向演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及现状

2.1 概念

生态修复指的是防止人类行为对生态系统的运行产生干扰,让其保持在一个自然原始的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减缓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超负荷,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规则来修复,并通过其自愈的过程,让生态系统不断归回安息,返璞归真,恢复自身的正本清源;同时,为了能够有效加快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进度,可以考虑使用人工的办法来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进而极大的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生态修复的主要核心内容是维持其水土。需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为基本原则,通过先预防生态的破坏,再保护其自然资源,然后改造、重建以及再生等方案,从而有效地提高水土生态自我修复的综合效益。

2.2 现状

纵观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一些地区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方法,对应的治理区域效果十分明显。

(1)在生态方面,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植物群落的种类更加丰富,水土流失速度也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2)在经济方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等举措使得区域内的经济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3)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植物的演化过程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对已经破坏了的生态进行自我的调整与恢复工作是十分科学有效的方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方式只能建立在已经正确规划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很好的恢复功效。

3 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建设中的应用策略

3.1 高度重视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中意义

生态修复强调依托自然的力量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通过修复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良性循环发展。但人们习惯用“人定胜天”的传统思维模式进行判断,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缺乏一定的理解与认识,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做好带头作用,积极学习生态修复模式,正确理解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的区别,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短暂经济利益的典型案例教育干部群众,帮助干部群众认识到生态治理的意义,提高生态环保意识,共同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3.2 加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为了增强生态修复措施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必须加大对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探索生态修复技术新方法,优化生态修复技术理念,以提高该项技术的科技含量。具体而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研究。查找当前我国各区域内的水土保持监测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并重点监测生态修复效果明显的区域,以加深对生态修复应用效果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利用生态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②开展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机理研究是生态修复中的基础研究,在具体研究中,应先通过探究不同水土流失区域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措施以及可修复的最大程度、演化规律等,最后对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科学论述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从而健全我国生态修复的规划与体系。③开展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生态修复潜力研究。在当前水土保持项目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置换方式,积极发展林业和牧业,再研究坡耕地的生态修复过程及效果,根据降水量、人口密度等条件细化分区进行研究,以综合判断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潜力。④对环境效应进行评价。在水土流失生态修复区进行阶段性环境监测,可以从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度、气候特点、水土流失量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修复区环境效应,指导更新生态修复机制。⑤建立监测与评价体系。为了长效发挥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与评价体系,监测范围包括生态修复过程中及完成后产生的效益,监测内容可包含该区域的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水土流失量等动态指标,通过定位观测,对区域内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合理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

3.3 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需要因地制宜

生态修复是依靠自然力量实现修复的过程。因此,采用该项技术应先考虑地区的自然基础条件,而不是适合应用于任何地区。通常,我们将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水作为生态修复中的主导因子,将地区年降水量、人口密度、经济状况等因素作为判断生态修复潜力的依据。不同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潜力各不相同,比如在我国南方地区,因为水热条件较好,生物种类多,生态修复就会呈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而在北方地区,由于水热条件差,生物种类少,植被资源恢复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如果加上当年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植物生长,也就是已达到生态修复的极限,就难以开展有效的生态修复,必须通过人工恢复或重建。

4结语

现阶段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为了改善水土流失现状、保护生存环境,应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利用生物手段修复生态环境;同时,应从多个角度开展治理工作,探索未来的研究方向与重难点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霞.浅析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对策[J].山西农经,2020(13):18+20.

[2]管智宇.浅谈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J].科技风,2020(15):150.

[3]龙文.浅析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J].南方农机,2020,51(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