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康复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手术室康复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陈秋兰,吴少雯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手术室,福建 三明 365000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康复护理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手术室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康复相关指标、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康复速度,不良反应少,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手术室康复护理;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康复指标

结直肠癌属于消化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的患者的生活及生命。临床多采用手术手段治疗结直肠癌,早期手术切除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传统手术切除创伤大,术中易发生大出血,易感染[1]。腹腔镜下切除术是近几年临床常用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疼痛感轻、出血量少的优点,临床疗效显著[2]。研究显示[3],在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切除术后给予手术室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其康复。本次以研究组43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给予手术室康复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86例。分组: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各组情况: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38~69岁,平均(39.18±3.87)岁;研究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7~70岁,平均(40.06.3±4.28)岁。入组条件:经影像学诊断为结直肠癌;行腹腔镜下切除术;无盆腔广泛浸润和远处脏器转移;手术耐受;意识清晰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条件:有胃肠手术史;近期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合并其他肝脏等严重功能障碍疾病者。两组临床资料相比P>0.05,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熟悉患者临床资料,协助主治医生进行手术,术中密切关注其生命体征。研究组给予手术室康复护理:①成立康复护理护理小组:组员由护士长给护士组成,由组长带头以会议的形式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内容包含术前、术中以及术后。②术前:术前24h告知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在晚餐后行肠道清理,12h内禁食,8h内禁饮。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病症原因,本次手术的治疗方式、过程、体位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若存在焦虑、抑郁等情绪,应细心安慰,让患者提出心中顾虑与疑惑,耐心给予解答,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其积极配合治疗。③术中:保证手术室的温度,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密切观察生命,及时汇报给主治医生,对患者做好隐私保护。④术后:加强监测强度,检查伤口情况,留置导尿管,护理患者的口腔、尿道。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康复知识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为预防肌肉萎缩,嘱咐家属配合患者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出现深静脉血栓。术后24h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可少量进流食,循序渐进到普食,忌辛辣、生冷。

1.3疗效指标

对比两组康复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吻合口瘘、感染、输尿管损伤;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根据我院拟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来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7.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均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独立或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相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康复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

例(n)

手术时间(h)

下床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肠道恢复时间(h)

研究组

43

5.02±0.34

1.60±0.52

71.46±11.21

19.57±4.36

对照组

43

5.67±0.41

2.69±1.28

80.19±12.45

26.81±4.97

t

-

8.002

5.174

3.417

7.181

P

-

0.001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18.60%),组间差异相比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吻合口瘘

感染

输尿管损伤

总发生率

研究组

43

2(4.65)

0(0.00)

0(0.00)

2(4.65)

对照组

43

3(6.98)

3(6.98)

2(4.65)

8(18.60)

χ2

-

9.471

P

-

0.002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组间差异相比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满意(90~100分)

一般(60~89分)

不满意(60分以下)

总满意率

研究组

43

23(53.49)

19(44.19)

1(2.33)

42(97.67)

对照组

43

16(37.21)

18(41.86)

9(20.93)

34(79.07)

χ2

-

16.831

P

-

0.001

讨论

手术室康复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更完整的护理模式,通过成立护理小组,详细分配工作,从术前、术中、术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了详细护理,密切关注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态,给予了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专业指导,明显改善了患者面对手术的消极情绪,增加了其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为手术的尽快康复奠定了基础。本研究结果显,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这说明手术室康复护理能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减少出血量,结果还显示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少,护理满意度高,这说明患者对手术室康复护理的模式,效果,态度等都比较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燕, 路志红, 李建立,等.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 27(4):4.

[2]孙晓梅.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J]. 保健文汇 2019年11期, 221-222页, 2020.

[3]关薇. 手术室康复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21, 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