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针灸联合汤药治疗脑膜炎患者的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关于中医针灸联合汤药治疗脑膜炎患者的疗效研究

刘金花

甘肃白龙江阿夏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卫生所,单位邮编:7474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联合汤药对于脑膜炎病患的临床成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脑膜炎病患共计一百四十例,无规则性的划分为对比组(n为70)以及实验组(n70)对比组实行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共同治疗,实验组通过中医针灸联合汤药治疗进行医治,对照两组临床成效和药品安全性结果:实验组医治后体温恢复时长病症消失时长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长还有平均住院时长,比对比组(P小于零点零五)要短,结论:同西医治疗对比,脑膜炎病患通过中医针灸联合逐瘀豁痰法治疗成效更加,药品安全性稳定,可以大面积普及应用

关键词中医针灸;逐瘀豁痰法;脑膜炎

1引言

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病患,临床病症明显,一旦缺乏科学有效地手段展开医治,便有可能引起相关病症,会提高脑积水、脑水肿等的出现概率,病症较重患者生命安全也无法保障。现阶段,临床上针对脑膜炎发病机制还未完善,广泛认定为是病原菌引起的细胞免疫反应,随后引发的相关迟发超敏反应以及毒性反应。一般治疗手段是西医医治,使用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等,尽管可以减轻病患病症,然而药品安全性不够稳定,有一定的致死率,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成效。现阶段,中医针灸联合汤药在一些脑膜炎病患展开了实践,同时产生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研究、分析了中医针灸联合汤药在脑膜炎病患的临床治疗成效和安全性。

2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

挑选二零二一年一月到二零二二年二月治疗的脑膜炎病患一百四十例,无规则性的划分成对比组及实验组。对比组七十位,男性三十八位,女性三十二位,年纪五十三到六十八〔平均(五十六点三±八点五)〕之间,发病时长(一至十三)d,平均(五点三±一点四)d。病患当中,十三位化脓性脑膜炎,十六位结核性脑膜炎,十一位隐球菌性脑膜炎。实验组七十位,男性三十五位,女性三十五位,年龄五十四至六十八〔平均(五十七点七±七点八)〕之间,发病时长(一至十二)d,平均(六±一点七)d。病患当中,十四位化脓性脑膜炎,十五位结核性脑膜炎,十一位隐球菌性脑膜炎。选择条件:①不包括脑膜炎临床诊断标准;②病患都因脑部CT、生化指标筛查而确诊。③住院后病患有发烧、腹泻等病症出现。不纳入条件:①不纳入合并有能左右效应指标观测、确定其他疾病者;②不纳入重度心、肝、肾功能异常者;③不纳入传染性病症和精神混乱者。

2.2治疗形式

实验组展开中医针灸、汤药联合治疗,中医针灸治疗形式是在病患太冲、三阴交、足三里、合谷、人中、会池、大椎等穴位例行消毒,选择 二十八号毫针展开针灸,把刺进穴位的深度把控在 一寸之间,留针时长把控在二十分钟左右,留针过程中行针 二-三 次,汤药医治形式的药方为:炙甘草 五克炙、丹参十五克、白芍十克、白芷 十克、陈皮 十克、茯苓 十克、枳实 十克、法半夏 十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回,对比组展开医药医治。

1.3 疗效对比及评价

1.3.1 对比对比组及实验组病患入院时长、病症减弱时长、体温恢复时长。

1.3.2 对比对比组及实验组病患副作用产生情况。副作用为消化道出血、电解质异常、血糖异常等。

2.3对比指标

(1)病症减轻时长:对比组和实验组体温恢复时长、症状减轻时长、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长和平均入院时长。(2)生化指标:对比两组病患医治后脑脊液氯化物指标、总蛋白指标、葡萄糖指标,检验办法、标准依据《临床检验手册》中检验程序展开。(3)安全性:对比两组病患医治后药物副作用出现情况,包含血尿酸、电解质异常、消化道出血等。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版本,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

3结果

2.1 对比组及实验组病患入院时长、病症减轻时长、体温恢复时长,对比组入院时长、病症减轻时长、体温恢复时长都比实验组要长,比较后不难发现二组有显著的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 小于零点零五)。

2.2 对比组以及实验组患者副作用出现情况比较

对比组出现副作用病患是 十八位、副作用产生率是百分之十一点二五,包含消化道出血三位、电解质异常五位、血糖异常四位、血尿酸五位,实验组出现副作用病患共 五位、副作用产生率是百分之一,包括消化道出血一位、电解质异常两位、血糖异常一位、血尿酸异常一位,比较后发现,对比组副作用出现率高过实验组,两组有着显著差异,有比较价值,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 小于零点零五)。

4讨论

脑膜炎是临床频繁发生的病症,该病症有着发病急、病症发展较快等特点,该病类别多,包括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病患在发病后临床病症比较明显,病患一旦未能展开科学的医治,便会诱发相关疾病,像是脑室扩张、脑水肿等,进而威胁病患生命健康。该病在临床医治中,一般的医治手段是药物治疗,常见药物类别是抗生素类、激素类药品,药物为头孢曲松钠、青霉素,该类药物有着抗纤维化、消炎等作用,共同使用效果最佳,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触动性动脉炎、炎性物形成,以此来实现降低脑梗死出现率的目标,然而多剂量的利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对病患的神经系统不利,会提高脑疝发生率,用药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因而我院通过中医针灸、汤药联合治疗的手段,在病患太冲、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针灸,对相关部位展开刺激,对病患临床病症有一定的减轻作用,可以调解机体免疫情况,同时针灸可以减轻脑部水肿状态,能够降低颅内压,对脑部微循环有相应的促进功效,以此实现修复脑部损伤、帮助清醒的目的,针灸过程中也对患者展开汤药医治,药方中的黄连、竹茹、枳实、有着清热降温、解毒等作用,炙甘草、牛膝、等有着除菌、消炎、去痛等作用,茯苓有着减轻心神不安等作用,相关药物共同使用可以实现杀菌、消炎、调节机体免疫等功能,可以显著的减轻临床病症。总的来说,医治脑膜炎患者时,应当施行中医针灸、汤药联合治疗的形式,医治成效明显,可以全面普及及应用。

本研究中,无规则的挑选本院医治的脑膜炎病患开展中医针灸联合汤药治疗,结果表面:医治后两组病患体温恢复所需时长、症状全面消失时长、外周白细胞恢复时长和入院时长都是实验组好于对比组。医治开展前,所有病患的脑脊液氯化物指标、总蛋白指标和葡萄糖指标没有显著不同,医治后差距较为明显,两组进行随笔,实验组明显好于对比组。药物副作用出现情况时实验组明显低于对比组。因此,对脑膜炎病患展开中医针灸联合汤药治疗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病患身心的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同时药物有一定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脑膜炎发病机制还不够完善,广泛认定为是病原菌引起的细胞免疫反应,随后引发的相关迟发超敏反应以及毒性反应。一般治疗手段是西医医治,使用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等,尽管可以减轻病患病症,然而药品安全性不够稳定,有一定的致死率,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成效。现阶段,中医针灸联合汤药在一些脑膜炎病患展开了实践,同时产生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洪宝.中医针灸联合汤药治疗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健康必读,2019(10):112.

[2]程率芳,崔应麟.中医针灸联合汤药治疗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4):3441-3442.

[3]陈文斌.中医针灸联合汤药治疗脑膜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心理医生,2018,24(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