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2

浅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陈子英

遵义市第四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125

【摘要】目的:探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参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个组别。参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苯甲酸雌二醇进行治疗干预。将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干预前后的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指标水平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的各项激素指标差异较小(P>0.05),实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以及孕酮指标要低于参照组,且卵泡刺激素以及黄体生成素指标水平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结论: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苯甲酸雌二醇进行治疗干预,对改善患者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较佳,能够促进中的卵巢功能恢复。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治方法;治疗效果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于临床妇科中较为易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表现症状为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等情况,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对此,患者需要及时的通过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本文将探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参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个组别。患者的年龄区间最大值为49岁,最小年龄为28岁,平均年龄为(32.56±2.34)岁;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在61g/L-90g/L之间。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组间对比,其差异为(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予以患者米非司酮片(国药准字H10950003;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采用口服方式进行给药,单次服用剂量为10mg,分别于早晚各服用一次,治疗时间为3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子宫出血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使用苯甲酸雌二醇进行治疗干预,予以患者2mg苯甲酸雌二醇(国药准字H31021114;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肌注方式进行给药,单次注射剂量为2mg,给药间隔时间为2-3d。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药物的用量进行降低。治疗时间为3周。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关激素指标(雌二醇、孕酮、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并且给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所纳入的统计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s)代表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若数据相比不超过0.05,提示此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激素指标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的各项激素指标差异较小(P>0.05),实施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以及孕酮指标要低于参照组,且卵泡刺激素以及黄体生成素指标水平要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为(P<0.05),详细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激素指标(±s)

组别

雌二醇(pmol/L)

孕酮(nmol/L)

卵泡刺激素(IU/L)

黄体生成素(IU/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参照组(n=30)

287.56±23.86

119.87±20.12

3.42±0.98

2.12±0.76

13.94±3.25

15.86±3.12

7.98±1.74

10.05±2.67

观察组(n=30)

287.23±22.56

93.58±15.12

3.51±0.92

1.08±0.67

14.05±3.46

18.76±3.56

8.09±2.12

13.25±3.34

t

0.055

5.721

0.367

5.622

0.127

3.355

0.219

4.099

p

0.956

0.000

0.715

0.000

0.899

0.001

0.827

0.000

3.讨论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又被称之为异常子宫出血,其指的是和正常的月经出血情况不同的出血症状,源自于患者的子宫腔的出血情况[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属于临床中常见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可以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种类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病程较长,且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容易引起贫血情况,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3]。对此,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避免病情持续进展。

米非司酮属于一种孕酮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具明显的抗黄体、抗着床、抗排卵与诱导月经作用,并且能够改善卵巢功能

[4]。米非司酮无雌激素和雄激素样活性,与糖皮质激素受体也有一定结合能力,具有一定的抗糖皮质激素作用。苯甲酸雌二醇属于雌激素类药物,能够促使子宫内膜增生、增强子宫的平滑肌收缩,促使乳腺发育增生。同时能够抑制催乳素释放,具有抗雄激素的作用,并能够增加钙在骨中的沉着,促进提升机体的免疫力。苯甲酸雌二醇能够在机体中分解成雌二醇,和机体中的雌激素受体以及性激素结合球蛋白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产生雌激素效应,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提升患者的卵泡刺激素以及黄体生成素指标水平。将米非司酮联合苯甲酸雌二醇进行药物治疗,能够在抵抗孕激素的同时,促进补充患者机体中的雌激素,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米非司酮联合苯甲酸雌二醇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干预,对改善患者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较佳,能够促进中的卵巢功能恢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强尧, 杨小蝶, 刘娅男.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西医诊治综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82):102-103.

[2]冯会兵.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 2020, 6(5):19-21,31.

[3][1]张建霞.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J]. 健康之友, 2020, 000(006):268-269.

[4]刘敏. 临床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7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