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有效性、安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2

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应用于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有效性、安全性研究

张卓

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165000

摘要:目的:重点探讨通过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法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接收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过程中,有效通过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模式,这样可以呈现出更加安全、高效的临床疗效。这种治疗方法可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对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有关键作用,同时整体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流程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简化和优化,患者的依从性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所以这种方法有运用的必要。

关键词: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有效性;安全性

引言

   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应该说其实高发人群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骨质有比较明显的改变,骨质疏松问题日益增多,因此极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折。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采取的是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模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肱骨近端得到有效显露,有一定的疗效,但是从远期疗效来看,并不尽如人意,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很可能严重损伤患者的肱三头肌前压部位,甚至可能引起患者出现缺血萎缩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同时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区域无法呈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远期疗效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在整体的治疗过程中,很可能面临众多安全隐患,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风险事件。针对此类情况而言,在本次研究中对于观察组患者实施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这样可以呈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更有效更安全,所以值得对其进行推广。基于此,本次研究重点分析这种方法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有60例患者,是我院在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接收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患者中包括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在51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2.45岁。在具体研究中对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3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实施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具体操作环节结合患者的骨折部位在充分检测和评估的基础之上用一枚克氏钉固定骨折的具体部位,然后在骨折的近端和远端垂直指骨纵轴的部位进行相对应的钻孔。在钻孔的过程中,要确保近端和远端的克氏针能够保持着平衡的状态,然后取出克氏针穿过钢丝对骨折部位进行内固定处理,然后对其进行相对应的拧结。

1.2.2观察组

   在治疗观察组的过程中采取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法,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患者能够保持在仰卧位状态,充分做好相对应的麻醉处理,在麻醉的过程中有效应用臂丛麻醉方法,要垫高患者的肩部。在肩关节前内侧切开一个弧形,然后把三角肌和胸大肌之间的空隙当做手术的入路,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对于三角肌之前的肌肉部位进行有效分离,以此防范可能出现的头静脉或者三角肌血管分支出现损伤情况。同时要确保患者的肱骨外科颈骨折部位能够得到充分的显露,然后对于其中的碎骨头或者血凝块进行相对应的清除。对于骨折的具体部位进行复位之后,有针对性的通过钢板内固定方法,有效利用透视镜充分做好复位。同时在肱骨的大结顶点下方和结节沟的部位放入相对应的钢板,对其进行有效固定。对于钢板的放置位置要有效定位,放到患者的肱骨近端。锁定具体位置之后确保患者的肱骨头得到有效固定,用5枚锁定螺钉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在针对螺钉进行加固应用的过程中要确保螺钉的远端不能把患者的关节面穿透,以此防范其可能出现风险事件。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各类数据录入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用卡方检验,用P值小于0.05代表相关数据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2结果

观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00%和0,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5%和10%,P值小于0.05。

3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通常情况下要有效应用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式,相关文献也证明该模式有明显应用成效,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有足够的保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该治疗方法的优势和效能,明确相关技术要点,这样才能为患者进行更精准有效的手术治疗提供必要的保障。整体治疗环节中,针对锁定钢板来说,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有效设计,针对具体操作而言,要结合患者的肱骨近端解剖形状来设计相对应的锁定钢板,在手术的过程中没有必要针对相关钢板进行预弯,因此这种操作方法更为简单,更高效。整体的操作步骤十分简便,因而更受到患者和医生的欢迎和认可。

    要注意的是,在针对螺钉和钢板进行选择和配合应用之后,要着重针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深入分析,要通过钢板和螺钉的融合作用,在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有效渗入,形成体内的外固定模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充分确保钢板做到有效融入,不会损害骨折端和骨面,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不用玻璃鼓膜,在操作时可以为骨折区域提供必要的血液支持,防范骨折区的血供被破坏等。同时在具体的操作中针对钢板的两端来说,在螺钉孔方面有螺纹,通过这种螺纹的形式可以和锁定的螺钉进行紧密拧合,同时也可以充分确保钢板和螺钉可以针对骨折的具体部位和骨折块进行相对应的内固定处理,这样可以使锁定钢板的固定性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在针对患者手术完毕之后,要注重做好后续的功能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也要着重针对内固定的具体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测和跟踪评估,使其固定更加充分,这样才能呈现良好的训练效果,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掌握具体的标准和注意事项,同时落实持续性和精准性原则,进而为骨折部位的愈合速度加快提供必要支持。在具体的手术治疗环节需要高度重视间接复位的选择,在选择该模式的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血供情况来精准的判断,以此避免或者减少骨折部位血供被破坏等。在复位的时候要确保结节间沟的平整度能够得到有效恢复,以此避免患者很可能出现的肱二头肌腱鞘炎等相关问题或者风险事件。在经二座肌入路锁定钢板的时候,对钢板进行放置的过程中不能碰到患者的肩峰部位,同时对于螺钉也要有效控制,不能穿透肱骨头关节面,以此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肩关节功能受损等相关问题。对于手术完毕的患者来说,要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内展开功能训练,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有序操作,提升其依从性和配合程度,保持训练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其康复进程的有效加快奠定基础。在本次研究中对于观察组患者有效实施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模式,患者所呈现出的安全性,有效性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这也充分表明这种治疗模式的应用价值。

4结论

   由上文的探究可以充分看出,对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通过,经三头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模式的有效应用这样可以呈现出更加安全高效的效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或者安全隐患。因此这种治疗模式具备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邱文奎,苏振炎,张益宏,等.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对比研究[J].2019,(3):52-53.

[2]李锐,施永彦,刘世杰.经三角肌入路MIPO技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2018,(21):32-33.

[3]李飞,宋娇.经三角肌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J].2019,(19):14-15.

[4]冯斌,张震,胡宗凯,等.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J].2020,(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