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把控和检验关键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1
/ 2

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把控和检验关键技术分析

1汤,冰 ,2许建滔

1身份证号:430723199403016431

2身份证号:440923199411210253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在建筑物质量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工程整体质量,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必须要注重材料性能,这方面对工程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原材料是混凝土建筑材料,其质量对整个施工及整个工程都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混凝土建材种类不断增加,性能方面有很大的改变。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核心思路。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核心思路

引言

建筑建设过程中会大量使用混凝土作为原料,混凝土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建设的质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并且加强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和管理,混凝土原材料检测要求复杂,需要针对不同的材料选择适当的检测手段,才能有效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1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意义

对混凝土建筑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其一,对材料进行检测,可以进一步明确材料的各种指标以及性能参数,对以后制定施工方案,优化材料的配比,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有效地起到了节约项目成本的作用;其二,对混凝土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可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质量水平的管理,系统化、定量化地分析混凝土质量,为以后的混凝土施工过程提供了数据支撑,在使用和验收方面保证了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按照程序必须进行的检测;其三,进行材料的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能,可以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工程质量的验收也需要对混凝土材料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对工程质量的评定起着重要作用。

2影响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

2.1检测仪器方面的因素

对于水泥和混凝土的检测,需要应用于各种检测设备,其相关设备的质量和功能将直接关系到水泥和混凝土材料测试的准确性,决定检测结果是否科学、合理、准确。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检测仪器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操作、使用不规范,未按规定时间对其进行合理维修和保养。(2)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水泥专业检测设备不稳定,难以承受混凝土重量,使水泥的振实效果不理想、强度数据检测结果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不能在应用中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2.2检测环境温度方面的因素

水泥和混凝土的检测非常重要,检测前要深入调查检测环境,这是因为环境因素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对水泥和混凝土检测情况分析,特别是在特殊环境下,以保证数据更合理、更准确,才能体现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质量。一般情况下,如果室内温度超过标准温度10℃,当对水泥进行破坏性检测时,检测结果会低于标准值的5%,这是因为温度影响水泥凝固的时间,引起水泥性能的变化。因此,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检测环境温度等因素,保证在正常稳定的环境下进行[1]

3混凝土建筑材料强度检测的方法

目前,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方法主要有钻芯法、试件法、超声法和回弹法。回弹法是利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进行硬度的检测,该方法操作简便、时间短,但是检测的精准度相对差一些,适用范围不够广泛;钻芯法是在混凝土结构上进行钻芯取样,然后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抗压测试,该方法可以直接查看混凝土内部情况,但是用于无损检测方面,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伤;超声法适用于无损检测,利用声波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该方法可以反映出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和强度;试件法是根据标准的温度、湿度,对其进行标准28d的养护,然后再对其进行抗压试验,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施工的现场情况,判断试件是否具有同样的养护条件或者具有其代表性。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案例。现场浇筑混凝土时,要随机抽样,而且每组试块应从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具体注意事项如下: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士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1次;同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1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同一配合比(设计等级)宜不少于10组,并应不少于3组作为结构实体检验;桩基砼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单桩单柱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

4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策略

4.1树立原材料质量检测管理思想

目前,我国部分建筑企业存在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原材料质量检测管理的意识。为了保障建筑项目建设质量,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工作人员的原材料质量监督管理思想教育,定期向现场工作人员展示有关的原材料检测标准,要求技术人员学习最新的原材料检测标准,提高技术人员检测水平和检测精准程度。在培训工作完成后还要对检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检测技术考核,要求建筑企业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监测管理工作,加强对于低质量和假冒伪劣原料产品的打击,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需要立即退回,避免低质量原料进入建筑场地。

4.2构建完善的质量检测、监督体系,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质量在工程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要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企业和相关负责人要加强质量方面的措施应用,建立质量管理团队,构建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监督体系,保证质量问题。建立健全质量检测、监督体系,更好地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才能更加严格地控制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环节,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相关的质量检测体系、监督体系要全面,相关人员要以身作则,提高工作意识,若工作过程中存在纰漏,工作不严谨,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检测人员不规范操作,导致检测结果无法体现混凝土材料是否合格;员工在材料方面投机取巧、偷工减料,使得工程满足不了质量要求,这些方面要严格杜绝。建立健的全质量检测体系、监督体系,每一项关于质量的工作都应该有相关的负责人,并且及时做好相应的工作记录,而且还应制定奖惩措施,加强审查力度,提高质量管理的可靠性,推动工程的顺利进行[2]

4.3加强材料的储存堆放管理

原材料堆放的库房环境会直接影响到原材料的质量。如果库房环境潮湿,原材料直接接受太阳照射都会影响到原料质量,导致原料因此变质。因此,需要加强原材料的储存堆放管理,首先需要专门应用干燥,空旷的库房作为原材料储存场地,根据材料的种类,规格,批次分别堆放原材料,并在原料位置,标志明显的原料信息标牌,避免原料使用出现错漏和误差。其次加强对于原料堆放现场的检查,定期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检验,一旦发现不合格材料需要立即清除。

4.4严格管理砼水化热温差

降低水泥用量或选用水化热很低的水泥类型,可以有效降低水化热,严格管理混凝土中间温度、表层温度和平均温度间的差别,对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控,严格控制温度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对方案和应对措施;科学配筋可以减小混凝土裂纹产生的几率,要合理地布置和配置钢筋,消除应力集中情况,缩小砼部件的贯穿性裂纹,优化边界约束,降低温度应力可防止垫层对混凝土结构收缩造成较大约束。

结束语

混凝土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是使用最广泛,也最普遍的材料。目前有关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验的技术手段与仪器设备不断更新完善,质量控制措施也不断更新,施工企业一定要注重混凝土建材检验,混凝土建材质量管控对提升建筑总体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晓彦.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35):56-57.

[2]白玉瑾.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控制措施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49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