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机技术应用途径及其推广难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新型农机技术应用途径及其推广难点研究

宋旭慧

新疆昌吉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新型农机技术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加强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实现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关键一环,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新型农机技术的发展情况,结合具体的应用途径分析了其推广难点,并结合自身实践给出了优化提升推广水平的具体策略,旨在以此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新型农机技术;应用途径;推广难点

一、新型农机技术的发展

首先,进行农机技术发展是与我国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在对农业设备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既需要满足农业工作者的日常种植需要,也需要通过一些卫星定位、故障检测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来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及使用范围,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农田的利用率,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农业生产时间;其次,新型农机技术的发展也能够有效地满足农机工作者对于新型机器设备的应用需求,现阶段很多科学技术创新应用下的农机技术能够将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各个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既能够满足农民生产的工作需求,也能够通过新型农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来提高农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最后,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于提升环境保护功能具有重要的价值,随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有效贯彻,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将新型农机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既能够实现对各种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和加工,也能够通过提升农作物的利用水平来推动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在与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对比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新型农机技术的应                                                                                                                                                                                                                                                                                                                                                                                                                                                                                                                                                                                                                                                                                                                                                                                                                                                                                                                                             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在未来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进一步创新和提升新型农机技术,以更加广泛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途径来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自动化以及精确化水平,这样既能够有效地满足农业生产工作者的日常需求,又能够有效地调节农业生产模式,保护生态环境,从而推动我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拿昌吉市来说,目前,棉花种植均采用卫星导航机械化技术,卫星导航技术于2010年试行,当时全市只有5台,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加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目前,全市有卫星导航403架,满足了全市农作物机械化作业。

二、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途径

(一)扩大投资体系

新型农机的应用和推广工作既需要结合农业工作者的生产需要开展工作,也需要从法律角度确保应用推广的合法性。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加强经济投入,以更多的经费支出来强化新型农机技术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价值,既能够通过经费的投入来提升农机的制造水平,也能够通过加强推广宣传等活动来提升新型农机的应用范围,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昌吉市依托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淘汰50马力以下动力机械,不断向100马力以上动力机械转化,以轮式拖拉机为例,目前,全市有100马力以上拖拉机 4000余台,为农业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保障。

(二)满足生产需求

在当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农机设备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为了保障质量提升,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强化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工作,既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也能够在农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节约农作时间,节省人力物力,使农业种植活动更加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高效开展以及农作物的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昌吉市为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力推进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高效发展新模式,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精量播种、卫星导航、农机深松、精细化整地及棉花机械打顶、无人机飞防等农机化技术,节省了人工,降低了春季整地作业的难度,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求。

(三)完善农业法律

随着新型农机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逐渐应用和推广,为了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工作者和农机生产企业的利益,需要相关的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农业法律法规,在农业生产作用中投入更多的关注来提升农机的应用水平,同时也能够引导农业生产工作者对相关的法律政策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得到全面的提升,促进农业生产工作的高效开展。

(四)建设推广路径

新型农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投入相应的资金成本的过程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很多时候会存在将过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中而使得推广过程中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一情况不仅直接影响了新型农机的应用推广,即使农业机械应用效果好,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因此需要进一步建设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推广路径,对资金进行科学地调配,这样在不影响农机技术开发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新型农机推广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难点

(一)存在一定的使用风险

新型农机技术是随着农民的种植需求不断变化的,这一阶段的农机技术往往只适用于这一段时间内农民的使用需求,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农机技术研发和推广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农业生产的基础需求不断地更新,这样一来,新的农业机械设备会替代旧设备而不断地发展,而农民在对农机进行选购的过程中会以小心谨慎的态度选择,对于新出现的农机技术持有怀疑态度,这种使用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农民的经济支出,进而使得农机技术推广较为困难。近年来,昌吉市推广棉花机械打顶技术,2020年,昌吉市农机示范基地核心区4000亩棉花主要采用了机械打顶技术,效益显著,以前,人工打顶,每人每天劳务费60元/亩,平均每天能打3亩地,收入在180元左右。机械打顶每天可作业500亩,节约了人工成本与农时,据测算,机械打顶与人工打顶相比,每亩可节本50元,4000亩棉花共可节本20万元。

(二)技术推广成本较高

新型农机技术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较多的新技术,例如GPS芯片以及传感器的应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业机械的成本,导致新型农机技术的售价较高。购机者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也会考虑到价钱等方面的因素而不愿购买,与此同时在新型农机出现故障时也会由于无法自行修理而影响农民的新型农机购买意愿。在进行农机推广的过程中,成本较大的问题是主要的推广难点,因此,应当在进行技术研发和设计的过程中科学调配资金投入,确保资金的科学分配。

(三)农机使用范围有限

现阶段中国的农村对土地的经营模式仍然是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农民的耕地范围相对较小,这种规模管理下应用新型农机的需求也相对较小,存在适应性不强以及大材小用等基础问题,不仅不会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增加生产成本。因此,在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应当从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入手开展推广工作。

四、优化提升新型农机技术应用水平的实践导向

为了保障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途径和推广效果进一步提升,在进行推广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由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对农机工作人员和农机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在提升农业机械使用专业性的同时也能够强化农民的机械化生产意识;另一方面,在进行推广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创新推广形式,以现场推广和网络推广等形式提升推广水平,同时还需要安排农机技术推广专业人员提供相应的农机服务工作,确保农民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农机技术。最后在进行售后工作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新型农机技术的应用推广效果,应当利用网络手段提升和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农民对新型农机技术的认识,这样既有利于减轻推广难度,也能够丰富和发展农民的专业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农业生产工作中,现代化发展需要依靠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来实现,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应当从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出发进行科学创新和设计,同时也要科学合理分配研发及推广资金,加强农民机械化农业生产意识,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旭光. 关于新型农业机械推广中的新措施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22(2):3.

[2]蒋飞. 探讨新型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北农机, 202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