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室内超长设备射线探伤防护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探伤室内超长设备射线探伤防护方法

张尖

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1、方案名称:探伤室内超长设备探伤射线防护

2、检测地点:探伤室

3、辐射相关单位:施工管理单位、属地管理部门、安全环保部、质量技术部、其他相关单位等。

4、工程概况:因设备长度超过探伤室长度,因此对某些焊缝探伤时,探伤室大铅门不能完全关闭,因此需进行防护

二、编制依据

1、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标准》

2、GBZ 117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

3、GBZ 132 《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

4、GB 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管理规程》

5、相关管理体系文件等

三、放射工作人员、设备和环境要求

1、参加检测的主要放射工作人员安排:项目负责人1人,施工负责人1人,作业人员10人。

2、检测及防护设备:Ir192放射源2颗,防护屏若干,RM2030剂量检测仪1台,警戒绳、警戒牌、警戒灯若干。

3、辐射环境要求

3.1、γ射线辐射作业时,警戒边界空气比释动能率0.25μSv/h;辐射作业时,警戒区内不允许有公众人员。

3.2、如警戒边界测试辐射剂量超标,应对辐射防护方案进行修改,如扩大辐射防护警戒区域、减少辐射设备数量、降低源强度等。当采取措施后剂量仍超标,则停止作业。

四、辐射作业程序及安全保障措施

1、检测前,必须先办理《辐射作业票》,确定放射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射线源种类及其活度、辐射作业时间、辐射防护基本措施等,作业票由施工管理单位开具,质量技术部、安全环保部、其他相关单位会签,属地管理部门批准。

2、探伤室尺寸:长21米,宽5.5米,高6.7米,设备进探伤室后,设备装车时,顶部距离地面不得超过5米,需拍片焊缝在探伤室内侧,距离大铅门2米。设备超出探伤室大铅门位置3米。

3、大铅门外,南侧位置放两块大铅屏(尺寸:长3.5m*高3.6m*宽11.2cm,铅当量11mm),西两侧放一块铅屏,北侧位置大铅门关至设备位置。作业前关闭探伤室所属厂房的大门。

4、作业前需进行告知,由相关单位告知本单位相关人员,由属地单位告知本单位相关的厂房、门岗、宿舍大楼等人员。

5、进入现场,放射作业人员应携带《射线作业人员证》、个人辐射剂量报警仪、个人剂量牌,监护人员携带《射线作业人员证》、《辐射作业票》、辐射剂量检测仪、个人剂量牌、警示牌、警示灯、警戒绳等。

6、现场设置警戒绳、警戒牌,具体位置按现场实际情况设置。

7、辐射作业开始前,监护人员应进行清场,清场区域包括:警戒范围的厂房以及南北相邻的两个厂房。清场及警戒区域设置完毕后,通知辐射作业人员开始作业。

8、正式作业前须进行测试,测试需由属地单位、项目管理单位、检测单位三方见证并确认符合要求后才允许正式作业。

9、辐射作业台班由两名作业人员,一名监护人组成,正式开拍后,监护人员进行首次剂量监测,之后该名监护人员保持巡检,直到作业结束,作业过程如有异常立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10、作业人员完成辐射作业后,及时通知监护人员。撤除警戒设置、撤出作业现场。

五、应急处置

1、应急组织机构

发生辐射事故时,须成立事故现场指挥小组,由组长、副组长、现场施工管理、HSE管理、专业救援人员、后勤保障组成

2、应急报告

2.1、发生辐射事故时,由事故指挥小组组长尽快向当地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事故,不得拖延不报或者谎报。

2.2、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报告表》,报送当地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

2.3、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3、应急处置

3.1、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迅速开展检测,严防对食物、畜禽及水源的污染;

3.2、对可能受放射性污染或者辐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人员去污并根据需要实施其他医疗救治及处理措施;

3.3、迅速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的种类、活度,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3.4、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清除污染,整治环境;

3.5、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

3.6、保护好现场,并认真配合公安部门、环保部门进行调查、侦破。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

3.7、辐射源应急事故的处理参照《辐射源应急事故的处理对策表》(见附表)。

4、应急终止

经应急处置后, 事故指挥小组组长确认下列条件同时满足时,向业主报告,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4.1、政府主管部门应急处置已经中止;

4.2、伤亡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4.3、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4.4、损失控制在最小;

4.5、社会影响减到最小。

5、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5.1、应急物资由维护人员和领用人定期维护保养;

5.2、消耗物品定期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6、辐射源应急事故的处理对策表

6.1、故障:辐射源脱钩、阳极钢丝断裂至无法收回。

6.2、产生原因分析:阳极头连接时阴极头弹簧没有弹回,使用过程中与阳极头连接的钢丝断裂

6.3、处理方法(程序):第一步:用控制缆将源顶至输源管顶端,可以重复两次。(注意一定要确认摇把送出的圈数)。第二步:处理人员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迅速将铅粒袋尽可能准确地盖到输源管顶端的位置,此时观察剂量仪显示剂量是否明显减少,如果明显下降证明源位置已确定,继续增加铅粒袋,直到处理人员长时间停留可以接受的剂量为止,此时收回控制缆钢丝,同样要数圈数。第三步:处理人员到源点周围作必要的准备,如观察输源管过长可以卸下一节,把周围影响下一步处理的杂物等清理一下,包括人员站立位置撤离路线,在靠近源包的输源管上绕上一些铅板。第四步:处理人员穿戴好必要的防护设备,用长柄钳夹往输源管(尽量靠近顶端),迅速拉出压在铅粒袋下面的输源管,快速提起输源管并抖动,让落源在输源管内自由落下滑向源包,轻轻放下夹住的输源管。第五步:再用铅粒袋把源包侧输源管盖住,注意不能盖住中间输源管连接口,此时观察剂量仪剂量值的变化,如有明显下降的话,证明源已被铅粒袋压住,继续加增加铅粒袋或铅板,直到处理人员可以近距离靠近为止。第六步:卸开输源管中间连接点,用另外一套控制缆反方向把落源顶回源包,确认源已收回到源包后,卸下输源管,装上堵头,卸下源包面板螺钉,打开源包面板,调整输源钢丝位置,用输源钢丝牵引源到正常位置,装上面板螺钉,检查源包部件安全情况,再次确诊辐射源位置后,安装好面板,处理工作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