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列车碳钢焊接技术进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轨道列车碳钢焊接技术进展研究

张鹏程 ,李欢, ,张志丹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摘要:轨道列车是国家的基础设施、经济动脉,大众的出行工具。为了更好地推进高速列车的快速发展,对碳钢材料性能的提高,焊接工艺的改善,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其中碳钢材料和焊接技术是影响轨道列车制造的核心因素。对新型碳钢材料、配套的焊接工艺的探索和研究,是轨道列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轨道列车;碳钢;焊接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技术的革新,轨道列车制造业发展迅速,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轻量化,对制造材料有了更高的要求。碳钢材料的焊接性和可成形性良好,价格较低,维修方便,在轨道列车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轨道碳钢列车焊接材料、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焊接材料

对于轨道列车低合金钢、耐候钢焊接运用的焊丝材料,已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郭希烈等人,将09MnCuPTi与日本SAP钢进行对比,并研制了焊条和焊丝,经验证,设计的耐候钢焊条、焊丝,均符合轨道车辆的制造要求,有着良好的性能。史维义等人,深入研究了Q345的4种耐候钢焊接用焊条,J502WCu、J506WCu有着稳定的电弧,易再起弧,自动脱落焊渣,没有咬边,焊缝美观等优点。李德明试验了Q460高强钢实心焊丝工艺,与3家品牌的ER50-G焊丝进行分析对比,指出ER50-G焊丝均符合Q460材料焊接性的要求。与高强钢、低碳钢、低温钢所用的新焊丝标准进行对照,发现Q460E高强钢焊接最适合的焊丝是ER55-G。杜宝帅等人,对Q460钢用ER55-G焊丝进行气体保护焊,并对接头性能、组织进行研究。当前轨道碳钢列车,主要用的是E4303、ER50-6、ER55-G等焊接材料。从熔敷金属情况看,合金元素、保护气体成分,影响着接头的组织和性能。金燕研究了耐候钢用ER50-6焊丝熔敷金属,不同保护气体对其性能的影响,发现对熔敷金属的抗拉、屈服强度等影响很小,但能够使接头的低温冲击热性显著提高。在焊丝中,经常将Ti、Nb等作为微合金元素进行添加,如耐候钢用ER50-G,在金属熔敷当中,可以发挥出细晶强化作用,从而能够对熔敷金属力学性能进行改善。在20世纪末,我国耐候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得研发及制造碳钢焊材的企业蓬勃发展。当前有上百家保护气体实心焊丝企业,已从发达国家引进了50余套各种生产设备,国内自行研制的生产线也达到了百余条。国产的轨道碳钢车辆,ER50-6、ER55-G等焊丝,主要厂家有大西洋、天津金桥等,而进口G0焊丝,主要厂商有德国博乐等。从碳钢列车来看,因涉及较多的焊缝位置,有着多样的接头形式,接头位置结构复杂,焊接中易发生不稳定。多道焊时,会发生气孔、夹杂等问题,会有咬边等问题出现在角焊缝、塞焊等位置处,需二次补焊,却会引起焊后发生变形的问题。另外,我国有着很大的地域跨度,少数地区环境较为恶劣,如青藏线,对铁路的安全运行有着更加苛刻的要求,轨道列车材料与焊材不仅需要较强的耐腐蚀性和疲劳性,还需要低温冲击韧性较好。在恶劣环境下,为了满足轨道列车的安全运行要求,设计出了Q345E高强低合金钢材料。更替母材的同时,也改变了焊接材料,李玉生研究了高强钢Q345E焊接材料,将ER50-6焊丝与韩国SM-70焊丝进行了对比,结果韩国的焊接接头的低温冲击韧性更优。随着我国轨道列车事业向着国际化发展,新研发的轨道列车,会面临更大的温差变化,轨道列车材料及焊材需要进一步提升,研制更高性能的产品,来满足严酷自然条件的要求。

(二)焊接技术

在轨道列车制造中,熔化焊是主要的焊接方法,而气体保护焊是其主要的分支,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应用程度和范围,代表着国家焊接技术的水平。因碳钢材料的特点,在对熔化焊方法选择的过程中,优先选择GMAW,能够保障焊接中电弧更稳定。在发展轨道列车的初期,对耐候钢Q345产品,主要运用的是J506WCu、J502WCu等焊条。在焊接设备不断升级下,自动焊接逐渐应用于轨道列车行业中,当前MAG焊应用广泛。在焊接薄板时,出现的短路过渡,不但能够平焊、立焊,还能全位置进行焊接。轨道列车碳钢材料焊接技术,一直以来主要研究的是MAG焊,板材焊后会有一定的热变形,尤其是在薄板焊接中,对轨道列车的平整度有明显的影响,在高速轨道列车中限制了碳钢材料的应用。近年来,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尝试运用较低热输入量的方法,比如,电阻点焊、激光焊接。李贵中等人,研究了电阻点焊碳素钢Q235,对熔核的大小、形态进行了深入分析。郭丽娟等人,研究了碳钢材料T型接头激光填丝焊,观察与性能测试了Q310、Q345耐候钢的T型激光焊接头。

二、轨道列车碳钢材料焊接技术的发展前景

(一)研制新材料

在高速列车行业中,轻量化发展已成为主旋律。当前的低合金钢、耐候钢不能确保构件刚性、强度的情况下,来对板材厚度进行减小,减轻列车的重量。在汽车行业,成功开发和应用的轻量化汽车,给轻量化高速列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在焊接中高强钢暴露的问题,使其很难广泛用于高速列车中。所以,需要依据其特殊要求,对新的碳钢材料进行研制,从而碳钢型材有着更高的强度和刚性,这样才能全面推动高速列车的发展。

(二)引入数字模拟技术

在实际过程中,列车的高速运行难以模拟和复制,这给材料的初期研制与技术开发带来了困难,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模拟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模拟结果更加的可靠。通过数字模拟技术,能够在不同运行状况下,再现材料和焊接工件的工作情况,可对研制材料和开发焊接技术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三)开发新焊接技术

对于高速列车来说,为了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严格要求车体表面的平整度和接头质量,运用小热输入焊接法,能改善因热变形造成的平整度问题,同时会缩小焊接热影响区范围,对接头组织进行改善,提高接头质量。加强对激光技术的应用,能革新高速列车的制造技术。

结束语:

轨道列车碳钢材料已发展到第四代,从开始的低合金钢、到耐候钢,再到碳钢材料高强钢,越来越成熟,其焊接技术也得到了主机厂的广泛应用,其产品的发展,愈加标准化、参数化和系列化。但碳钢产品主要用于时速160km的轨道列车中,且仅用在高速动车组转向架中。在轨道列车行业中,碳钢因价格较低、维修方便等优势,使其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高速列车向着高可靠性、轻量化方向发展,给碳钢材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突破焊接材料与技术,能够使高速列车制造技术,在碳钢材料的引领下,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超. Q345NQR2耐候钢薄板激光焊接接头拉伸与疲劳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20.

[2]凌攀,黄洋.碳钢材料在HXD1C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市场,2020,27(0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