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信息技术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创新型信息技术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

王志刚

义乌市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义乌 322000

摘要: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各个行业的非常稀缺的,尤其是创新型信息技术工程人才更是极为稀缺的,其也是我国能够全面创新主要因素之一,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核心内容。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教育以及创新方面,需要结合国外先进科技大学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除此之外,需要了解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工程教育方面存在的相应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分析出我国现在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培养的具体情况。本文主要围绕着创新型信息技术工程人才培养展开话题。

关键词:创新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探索研究

我国的整体发展一直都离不开计算机产业,计算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需要人才的,特别是这几年我国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提升的同时,对于软件开发以及信息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严格,本文主要是针对信息技术专业高校教育来进行具体的讨论与分析,指出影响创新型人才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如何才能够发展信息技术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1 信息技术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信息技术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矛盾突出

随着我国开放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十分快速的,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各个领域。尽管这些年来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受到了许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但是信息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是新兴行业当中热门的新型人才之一。新型人才的诞生,相应的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就是我国在高就业率掩盖之下,信息技术专业从整体就业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隐藏性问题,主要是因为应届毕业生的个人能力与各个行业的信息技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具体分析,其中包括了:部分高校在对信息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培养时期目标没有具体的明确,因此,就需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培养方向,也可以与发达国家之间相互交流,引进先进的知识点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脱离传统的高校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

1.2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跟不上发展的更新速度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是非常快速的,部分高校的整体课程内容还是十分的老旧,没有进行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优化,适应各个产业的具体需求。而这种情况在许多高校中都存在,他们的培养模式都十分的相同,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定位时,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特别在信息技术产业界。我们可以与企业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全方位地对创新工程师进行人才培养。

2培养创新型信息技术工程人才的探索和实践

2.1 矛盾实践

目前要针对信息技术产业人才中出现的问题与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当中的整体制度,还有存在的隐藏性问题,需要制定解决的措施,也要通过不断的改革和探讨,才能够制定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信息技术工程人才。主要目标是在信息技术领域中从事研究以及开发高等工程的技术人才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高素质发展提供一定帮助,创新更多的人才保障。

2.2 信息技术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特色

首先需要明白各个企业当中的信息技术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特色和我国高校在信息技术专业工程应用方面的定位。其次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创新性信息技术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案制定时,需要以基础理论教学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这两方面为首要的培养宗旨。最后了解学生的整体性质建设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做到两头抓,使得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都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除此之外,教学方案在进行设计时,也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整体实际情况,再结合所学的科目基础性课程进行更好的教学方案制定,以确保教学基础的整体稳定性,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提升信息技术领域知识,还能够稳固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每一个人的独立性,每个人自身拥有着不同的特点。另一方面需要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及指导,让学生在保留着自己的特色时,也能够保证培养方案的有效性。

2.2 改善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想要得到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就需要对现存有的信息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调整传统的课程内容。另外一方面也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进行良好的合作,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这样不但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能让学生为以后毕业就岗提供相应的基础。为了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就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收集这些年学生实践的相应数据,得出结论必须要跟着产业的整体发展来更新新课程的体系以及教学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调整课程的教学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就业的现象,甚至难就业的问题,从整体上提升就业的质量。

2.3 模式改革

我国大部分的高校的整体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实行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时,要明白信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去解决存在问题的教学模式,来强调软件项目的实战性。让学生们通过这种学习来培养创造能力的同时,也能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最终实现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企业的实训,与企业之间有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外部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来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了解到相关专业的知识,紧跟着市场变换的节奏。课程的内容不只是局限于课堂,甚至可以走入企业当中去亲身感受,这样才能够培养创新型信息技术工程人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找出属于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案,并且需要和校外的企业有一个良好的沟通,结合工程实践和先进的技术形成教学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全面的综合素养,才能拥有创新型信息技术工程人才,为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作出一份奉献。

    参考文献:
    [1] 刘芳语, 邓建辉, 陈杰,等. 数字化背景下智能建造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建筑与装饰, 2022(1):4.

[2] 陆科亦, 马瑜晨. 通信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工程技术:文摘版:00309-00309.

[3] 蒋庆磊, 吴慧君, 聂永涛. 基于信息技术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 现代农村科技, 2018(7):3.

[4] 沈洁, 徐明华, 徐守坤. 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 20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