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企业文化与政工党建工作的融合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0
/ 2

新时期下企业文化与政工党建工作的融合路径探究

王巧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天府新区供电公司

摘要:在新时期下,我国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均已步入高速发展时期。在新时期环境下,要实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就需要有大局观,要强化政工党建和企业文化的结合,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企业可持久发展的基础。本文对政工党建工作的涵义、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剖析,探讨了二者融合的必然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一种融合路径。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文化;政工党建;融合路径

企业政工党建工作不仅是促进企业长期、稳步发展、充分利用国家经济发展实力的必然手段,也是提高公司职工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关键举措。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产生的,这其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意识信念和行动准则,在企业所有的工作人员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且会被他们所遵守。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与政工党建的工作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将会对企业的平稳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企业政工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涵义

企业政工党建工作,是企业能够良好的认准发展目标,优化指导思想,规划建设的主要媒介,通过政工党建工作,不仅可以有效地引导企业的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提高工作水平,更能够有效地体现出企业的发展潜能,致力使企业在各个阶段,都可以使企业保持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状态[1]。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政工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企业经营者、建设者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特殊约定俗成,是企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经营管理,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可以让企业决策层在党建工作中获得主动话语权。

二、党建政工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现状的分析

(一)党建政工工作脱离实际

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企业的发展趋势会随市场的改革而发生改变,从而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方式和状态产生一定的冲击。企业为了顺应市场的需要,应要把注意力放在企业经营上,使党建政工工作与现实状况脱节,致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没能用好企业文化这把利刃。

(二)观念、方式过于传统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对传统的党建政工理念进行适时的调整,采取新的工作方法,形成喊得出口号说得出目标的企业文化,以增强职工的团结性和战斗力。然而,由于很多企业在认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仍然坚持着原来的工作理念,采取常规的工作方式、粗放式管理,从而使企业的经营水平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工作方法落后

由于过去的工作方法过于陈旧,在进行企业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采取僵化的办法,员工在被动接受中产生消极的心理,无法产生共情,进而无法发自内心得产生情感认同,这会对员工的工作热情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无法形成正面的品牌效应,甚至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生产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新时期企业文化与政工党建工作融合相关路径

(一)夯实企业政工党建工作基础

在新时期下,要想更好地融合企业文化建设和政工党建工作,必须在政工党建工作的扎实基础上,更好的强化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上的工作,这样可以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思想保障。首先,企业在实践中要注重提高党员的能力,强化职工的素质,保证实现党建的具体内容,提高全员的思想政治修养。同时,建立健全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把企业文化建设列为重点,层层分解,细化了企业各个职能,保证了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其次,要充实企业政工党建的工作方式,在强调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同时,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到实际工作之中,切实地适应企业的所有职工对发展的期望和要求,使党建工作都能得到充分的贯彻。最后,在企业政工党建基层工作期间当中,要不断更新职工的先进理论,以及创新工作内容,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以此来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并将党建基础合理的嵌入到基层建设中,以坚实的党建基础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2]。

(二)强化创新力度

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政工党建设工作中,还应当注意加强对企业的创新管理,进一步改革企业的党建工作和企业的文化建设。先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结合起来,强化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企业文化工作者要充分发掘和发挥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的融合资源,积极探索和改进宣传工作方法,强化宣传教育,做到党建工作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在企业全体职工中的全方位渗透。其次,强化各种活动方式的创新,利用现代科技等手段,这样能够更好地拓宽了企业和政工党建的宣传工作范畴,并在二者的融合上做好宣传工作规划,有目的、有意义的实行企业宣教。

(三)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企业文化的建设,以及政工党建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广,具有完整性、全员性。构建健全的保障体系,这样能够更好的确保企业文化建设与政工党建工作紧密融合能对企业人财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为二者融合提出了切实保证。首先,把企业的管理资源加以有效的集成,使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分工明确,保证了各个部门的工作质量并完成了管理工作任务。其次,要强化人力资源建设,引入专门技术人员,通过对企业员工开展专门的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高整个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为企业的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出了保证,从而促进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融合的高效推进。最后,要通过建立和健全奖惩制度,通过对员工在工作中的工作业绩进行奖惩,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保证企业党建的工作得到充分的贯彻,从而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良好的引领与指导作用。

(四)健全完善工作体系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政工党建工作的高效融合,一定要有效的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作系统,以确保两者之间的工作效率。首先,企业管理层和政工党建人员要根据企业建设目标和发展实际,形成一个健全的职责体系,以自身为核心,完善责任追求与监督激励机制,保证管理人员不断创新思路,积极总结经验,进一步发掘企业党建和文化建设融合的内涵,强化对职工培养,良好的发挥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的有效功能。其次,要在企业党建工作中创建一种良好的社会主义企业发展生态,立足于企业党建的工作,坚持我国企业特有的理论、体制和道路,保持社会主义党的领导,并由此来实现经济与社会企业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在企业党建工作中融合的主要特色与特征。

(五)强化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社会形象的建设

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期间当中,要以激发员工创新潜能、凝聚职工战斗力、展现企业职工艰苦创业的精神面貌为基本理念,并助力于企业职工真正的建立起的人生观、价值理念和世界观。只有掌握了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念,企业才能在工作中永远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情感,在工作中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从而在无形之中塑造出一个良好的企业的形象,并聚集了所有的优势力量以此来促进企业在全社会中的发展壮大与建设速度,党建政工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坚持以人为本,使企业政工党建工作和谐发展

企业在开展党建政工工作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基层员工要有足够的尊重,对基层员工的心理、生活状况进行关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对企业工作的需要,使他们的工作热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此来推动党建政工工作的平稳发展。企业要对职工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给予充分的关心,并为其争取更多的福利待遇,让员工尽心尽力地工作,这样可以使员工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的同时,又能为党建政工的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