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激发青少年科学好奇心的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2

科技馆激发青少年科学好奇心的路径研究

侯欣玥

天津科学技术馆 天津 300201

摘要:青少年科学普及工作将是我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一项重点工作,虽然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力度在加大,但边远山区的情况仍不容乐观。流动科技馆项目虽立足于普通大众,但因其有别于实体科技馆的优势,本文对科技馆激发青少年科学好奇心的路径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好奇心;创新人才培养;科技馆

引言

伴随着《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出台,现代科技馆体系在科学教育中必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与使命。感受时代脉搏,面向全球人才竞争和科技创新发展的紧迫需求,我国科技馆亟待扎实推进科学教育,抢抓机遇、乘势而为,在价值引领、资源供给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加快构建校内外科学教育紧密融合的新生态,更深入地融入青少年科学教育体系中,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1概述

“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及青少年成长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古往今来,许多成就斐然的科学家,都是在青少年时期萌生的兴趣指引下,最终开拓出成功道路。面对未知世界,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索心极强,科学探索的种子一旦种下,很快就能生根发芽。前段时间,一群大学生设计研发的“宇宙八音盒”卫星乐器装置上了热搜,他们尝试通过声音让大家“感知”宇宙,而其中的灵感,就来自9年前我国第一堂太空授课。近年来,从大中小学校到科技博物馆等场所,越来越丰富的科普形式,正悄然改变着科学教育的方式。有学者指出,数字时代,青少年不再只满足于“是什么”,而是将目光和注意力转移到了“为什么”,这种注重原因和经过的导向教育,更能够激发他们内在的求知欲。实践证明,不断增强科普活动的体验性、实践性,让青少年亲手做了、亲自写了,才能让青少年更有参与感,让科学教育更有“黏性”,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更加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获得打开未来世界的金钥匙。以青春为袍,科学为冠,国家的未来,在新一代青少年手中,相信在科学家精神的灯塔传承指引下,科技创新后备军的队伍将会不断扩大,创造更多辉煌。

2我国科技馆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世界工业化进程加快,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成为各国的核心竞争力。青少年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重视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科学教育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然而,当前我国学校科学教育应试现象严重,科学课程以基础性、验证性居多,难以有效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探究实践能力,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国青少年对科学的正确认识和参与科学事业的热情。科技馆科学教育具有趣味性、探究性、体验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在科技前沿、先进设备、教学资源、学习环境等方面有显著优势,与校内科学教育互为补充,承担着激发青少年科学热情、发展青少年创新能力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参观科技馆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态度、提升科学素养。早在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就曾指出,科技馆要吸引更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来馆参观学习,助力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这一要求突出了科技馆的教育功能和使命。《规划》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科技馆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从制度、标准与经费三方面保障了我国现代科技馆体系的稳定提升,预示着我国科技馆科学教育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下,科技馆将依托《规划》布局,不断提升科学教育水平、拓展科学教育功能,在科学教育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青少年科技教育的现状

3.1组建兴趣小组

各基层学校在组织学生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主要是以校内科技活动为主,多以组建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如科幻绘画、艺术粘贴、植物探究、家庭节水情况调查等;还有的学校成立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小组、学生科技课题研究小组、机器人兴趣小组等。这些兴趣小组主要是各校依据学生的兴趣而建立,成为课堂科技教育的有力补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兴趣。

3.2有条件地组织课外实践及参观活动

在一些经济条件稍好的县区学校,依托当地已有的科普资源,就近开展。有的中学会与县科协、县农科所联系,带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田间地头开展科学考察、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进知识;还有的会依托当地的科普教育基地,如地质公园、古生物化石陈列馆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拓宽师生科普知识的视野。总的来说,基层学校所开展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十分有限,成效不是特别明显。对很多基层学校来说,缺乏开展科技活动的专项经费,缺少科普活动场地,科技教师队伍无法了解前沿信息,辅导水平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科普活动的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都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另外,基层学校“动手做”活动相对较少,学生对科技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书本或者是有限的参观活动,缺少互动性及直观感受,难以真正走入科学世界。

4科技馆激发青少年科学好奇心的创新举措

4.1故事和问题,激发好奇心

创设一个好的故事和问题,是吸引青少年并激发好奇心的利器。广东科学中心的“科学观察工具”临时展览,以“看”为切入点,以“科学观察工具”为载体,以突破人类视觉局限提升观察能力为展示故事线,分成“视觉的奥秘”、“大开眼界”和“‘声音看得见’活动区”3个展区。展览以独特的视角和线索,展示人类如何挣脱自身生理局限发明系列科学观察工具的故事,超出了青少年的一般认知,激起他们强烈的探寻欲望。英国布里斯托(Bristol)科学中心新设的“好奇心展区”有个“泡沫问题”展项。它模拟并解答百慕大神秘三角“无故”沉船之谜。观众操作一个小船通过不断冒出泡沫的区域,小船就下沉“消失”,并进一步了解到是因为冒气泡的区域,流体的密度明显下降,导致小船不同部分受到的浮力不均匀导致小船倾覆下沉。对解答著名的百慕大神秘三角问题的好奇心,将驱使观众去探索科学的真相。正如上述案例一样,科技馆的展览或展项线索若能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能解答一个一般人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将可以很好地激发观众的好奇心。

4.2理论研究

科技馆可以在好奇心形成机制方面开展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同时,通过在观众参观展览和参加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好奇心影响因素评量分析,研究好奇心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职业观众对象的表现规律,并研究展项和教育活动的学科类别、科学知识难易程度、不同组合感官刺激、趣味性等方面因素对好奇心高低的影响等。终端具有记录观众参观展项互动数据的新型科技馆中控系统,将使此类观众评量分析和研究更便利、更准确。进行科技馆如何激发科学好奇心的理论研究,将有利于指导好奇心驱动科技馆发展的工作实践。

结束语

科技馆作为重要的非正规科学教育场所,要把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科学好奇心作为重要教育理念和使命,通过在展览和教育活动中创设生动情境、探究新奇现象、提供奇特体验、融合博物人文、开展探客活动等,发挥特有优势、实现更大作为。

参考文献

[1]黄瑄,李秀菊.我国青少年科学态度现状、差异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电化教育,2020(12):69-77.

[2]刘颖,刘建军.青少年射击运动员科学选材常用指标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20,42(06):125-128.

[3]高勇,颜金.关于青少年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与科学内涵[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7(12):4-7.

[4].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实践工作站地图[J].上海教育,2020(30):30-31.

[5].科学共想镜向未来——第11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展映开幕[J].20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