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3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探析

殷娟 1 李冬芹 2

武汉工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5

摘要:新时期,“文旅融合”已是旅游行业的发展新趋势,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影响至今,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以文化为趋向的旅游也日渐增长,就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而言,如何有效融入文化元素,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如何丰富课程的内涵是当前旅游管理专业需要重点探讨的话题。本文结合当下新形势,对“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探析,期望能够为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旅游管理;旅游文化;课程教学

一、背景介绍

“文旅融合”是我国旅游的新动向,作为旅游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中国旅游文化”肩负着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各大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将更多的文化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以培养更多具有扎实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以及深厚文化功底的优秀旅游人才为目的,均开设了“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并不断改进优化。

在理论层面,研究者们普遍将旅游看作文化性事业的一类,其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因此文化就是旅游的特色体现。在现实层面,在文化的不断渗透过程中,旅游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并且旅游行业的发展还产生了对文化的带动作用。“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是从文化学的角度去研究旅游现象和旅游活动,探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学习“中国旅游文化”课程不仅可以了解人们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在未来工作中合理开发利用旅游文化资源,创造有时代精神的新时代旅游文化。

二、课程介绍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板块: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服饰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玉石文化、旅游陶瓷艺术、旅游文学艺术和旅游书法艺术,共计9大章的内容。“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学时设计一般为64学时,每章占据7学时,复习占据1学时,这样的学时分布可以涵盖课程的主要内容并充分开展课堂教学。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层次较多,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本专科、成人教育本专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关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教学设计的相关要点。当前,旅游管理专业“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开设具有普遍性,“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往往是与专业主干课相关联的旅游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丰富,涉猎面较广,对学生了解业界、提升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提高旅游管理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某些地方高校甚至开设了“中国旅游文化”全校公选课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理论基础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认为旅游不仅是经济生活和事业,同样也是文化生活和事业,这是最早提出的广义上的旅游文化概念。后续的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不断完善定义界定和理论体系,现阶段,一般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的主体,旅游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能够满足游客对文化的欲望。旅游文化是旅游中最简单、最多样的手段,旅游文化具有广阔的活动舞台,它的活动方式是最灵活、最便捷的,旅游文化的价值能够体现在多个方面。

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1990 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标志着国内旅游文化研究共同体的诞生,会议围绕着旅游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旅游文化在提高旅游观赏水平,搞好旅游服务以及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作用等展开讨论。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组建成立,“文旅融合”为我国旅游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进入新时代,旅游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与其他产业融合,逐渐从休闲的奢侈品变成日常消费,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旅游者,旅游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本身都发生了比较重要的变化。基于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旅游文化要着眼于文化的制度层面、行为层面与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物质层面和产业层面。

四、教学新思路

第一,教学质量严格把关。

教学质量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做好每个教学环节的管理才能够谈及最终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若想严格把关教学质量,必须要从教学手段和内容设计入手。教学手段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围绕某一知识点做即兴讨论或演讲,随后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旅游文化的精髓。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制作 PPT、幻灯片等,比如在讲解宗教文化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搜集相关影响材料,结合不同地区的宗教情况开展教学。教学内容是课程的核心,“中国旅游文化”课程体系非常庞大,其领域下有众多分支,所以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的时候要遵循精益求精的原则,教师不但要构建完整的旅游文化知识体系,还应当保证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只有深入思考,充分备课,才能够发挥出教学应有的效果。

  1. 教学与科研融合。

传统的教学往往以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但是考虑到“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广博性和创新性,教学必须融入科研才能够与时俱进,传授“中国旅游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探究能力。具体而言,一般开设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阶段,本科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收集资料及分析的方法,研究导向型教学强调在理论或实践问题的指引下,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具体的教学手段除了案例教学外,可以积极加入现场教学、辩论、竞赛等多种形式。同时,在“中国旅游文化”的课时安排中,积极利用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激发学生提出理论问题、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1. 任务导向开展教授与学习。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应培养学生寻求合作的团队精神,经过探究过程,学生可以把查阅的资料进行总结梳理,得出自己的结论或解释。同时还要能够将自己的结论清楚地表达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共同完成探究任务,所以有些教学任务,可以通过小组作业的方式去探究。通过不同的任务设置,展开划分小组的形式,布置各类方式的作业,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探究,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团队合作,同时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PPT制作、展示自我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拟定合理的探究计划,选择恰当的方法。同时,要求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料,由学生自己去查阅,来寻求问题的答案,提出某些假设。采用任务导向必须要求教师团队能够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并且不断完善任务类型和作业方式,争取让素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1. 结合思政陶冶情操。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思政的实施,关键在教师。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形成育人共同体,发挥育人功能。“中国旅游文化”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从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那么这就要求通过对“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学习,对大中华文明有进一步的理解,并且坚定文化自信,升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促进其全面健康的身心发展。“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式,加强引导探究,由单向传递转为双向交流,由单一课堂转变为情境教学。

  1. 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追求教学上的创新与卓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对旅游文化进行密切关注,保证学生有能力利用课堂理论知识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并学习新的旅游文化知识,保证在跨文化视角下学生对地方旅游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同时,在教学时有必有开展户外教学,利用课堂之外的教学空间来整个各种旅游学习的资源,这些资源应该加以反复利用和挖掘,并在日后的教学中得以检验和使用。

  1. 强调自主探究。

“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主讲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课下阅读相关书籍、文献、资料等作业,让学生不仅掌握课堂知识,更能通过探究深化、扩展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要让学生带着清晰任务去探究。为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布置作业时也要有所创新,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写导游词的作业,要求导游词要能体现旅游景点中蕴含的文化,然后在每一节课前可以组织模拟导游活动,为了增加现场感,可以做成PPT,配合展示景点,具体写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查、去模仿。“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体系空间巨大,学生可以发挥出自身的潜能,各种感兴趣或者熟知的内容都可以展示出来,增加课堂的参与度。

五、结语

近年来,旅游已经成为了国民一种十分普遍大众的生活方式,也早已不是少部分人的独有享受。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大趋势的影响。比如随着“90后”群体年龄的增长,已经慢慢成长为旅游客源的主力军了,而且“90后”群体的旅游客源潜力无限。现在大部分的高校群体还是“90后”,作为在校生群体,具备着空闲时间充裕,也有一些可支配的资金,身体素质正值青年,都是“90后”成为生力军的基础。

就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其行为特征与以往不同,当前旅游管理的学生更多地表现出个性化、差异化、时尚感强、具有充分表达欲望的特点,结合当前的形势和学生特质,笔者认为,“中国旅游文化”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具有拓宽学生视野的作用,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们要在跨文化视角下对旅游文化类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教学质量严格把关、教学与科研融合、任务导向开展教授与学习、结合思政陶冶情操、共同开发课程资源以及强调自主探究。

参考文献

[1]Ying Liu.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Tourism Culture in China --- Taking Zhengan County as an Example[J]. Scientific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Research,2020,2(5).

[2]杨帆,齐先文,唐丽丽.“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优化路径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0,34(02):124-128.

[3]徐丽平.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评《旅游文化学导论(修订版)》[J].高教探索,2019(07):132.

[4].《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大纲[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9(04):48-49.

简介:殷娟(1987年11月----),女,汉族,湖北随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武汉工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

李冬芹(1987年1月---),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武汉工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