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能力在“创新”中发展——创新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6
/ 2

习作能力在“创新”中发展——创新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探究

吴开婷

(开江县长岭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达州 63626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入,对学生习作等语文能力的要求逐渐增高。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引起语文老师的高度重视,同时习作教学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因此,文中从激发兴趣,积累素材,注重讲评等方面入手,探究了创新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为优化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提供教法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创新;策略


新版《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并指出“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说起习作,学生怕写,老师怕教且觉得难改。这也真实地反映了农村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抓破头皮,咬烂笔,就是写不出来,即使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条理不清。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小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表达的语言、习作的基本方法和修改的能力等息息相关的。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就创新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策略探究如下。

1激发习作兴趣——创新情感表达引导和激励评价

传统的习作教学几乎都是对学生进行格式化的复制、粘贴性教学,为学生总结归纳出模板来让学生套用这个模板进行习作。长期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会对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形成一定的禁锢与束缚,扼杀了小学生的创作灵感与习作的个性与风格。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这种习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力,依据所见来进行习作。

1.1激发习作热情,引导学生乐于情感表达。

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及其表达的方式,进而才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只要对习作有了热情,就会敢于习作、用于创新,在习作时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作为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习作是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尽量以赏识为主,因为同样一篇学生习作,用挑剔的目光放大它的不足之处与用赏识的目光去挖掘它的闪光点,留给学生的感受和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往往让学生越写越没意思,看到的总是自己的缺点,而后者却让学生习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哪怕他的习作并没有什么进步。“诚于嘉许,乐于称道”,应该是兴趣培养的加油站。

1.2快乐习作,激发习作兴趣。

快乐和兴趣才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推动力。著名的外国诗人雪莱先生曾说过“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对于习作来说也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将农村小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提起来,才能逐步引导他们用积极的、主动的心态沉浸到习作里面去。所以,作为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就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同学们的对作文习作的兴趣,比如说:可以在课上或课余时间给同学们朗诵一些带故事性的美文,把同学们的思绪带入进去,并且让同学们一起阅读,然后引导同学们讲出自己的读后感,然后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此来让同学们对作文创作产生浓厚兴趣,然后主动去进行赏析和创作,使同学们爱上习作的感觉,逐步开始享受习作的过程,从而达到快乐习作的目的。另外,老师可以增加情景作文的习作训练,让同学们回顾自己所亲身经历事情或者风景,再把这些经历过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同学们在对这些经历过的真实情境进行描写的时候通常都可以写的比较顺畅、有条有理,不至于逻辑混乱。最后,老师一定要对同学们的作文进行点评,对表现优异同学提出表扬,这样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1.3激励性讲评,激发习作兴趣。

习作讲评是对学生习作实践全面检查分析的总结,对学生习作具有重要意义。据资料表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大都喜欢上讲评课,它是学生期待的一次重要信息反馈,更重要的是一种肯定。教师批改时,也应该以多鼓励、赞赏、宽容学生,然后提出一些好的可行习作建议。

2积累习作素材——创新课外阅读和课内外实践

2.1 挖掘文本优质资源,重视课堂素材积累。

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但文质兼美,而且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和精美的句子,对于词语积累可从二方面入手:一方面积累课本上的词语,另一方面进行词语的联想。如让学生摘抄“大公无私”这一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由此让学生联想表现同一品质的词语:“乐于助人、救死扶伤、舍己为人、拾金不昧……这一类词语,如果再进一步拓展,还可以积累出与以上品质相反的词语。如“假公无私、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卖国求荣……”。这样,学生不光认识了这一个词语,还认识了一类或几类词语。对于句子的积累:一方面可以分句式积累,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类别:一方面可以分修辞积累,依据不同的修辞手法划分不同的类别。虽然对小学生不太强调修辞手法,但是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必须让学生掌握,让学生知道它们对句子表达效果所起的作用。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感悟文章的美,在阅读中受到美词佳句的熏陶。

2.2 读书破万卷,阅读素材积累。

鲁迅说过:“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我认为这里的“学习”,不单是课内的阅读,更重要的还离不开课外的延伸。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在这方面,我改进了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将每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美文赏析”。采取多样的形式,可让学生自由阅读习作类书籍,并在自己心爱的日记本上记下文章里自认为很优美的词句、动人的事例或自己独特的感悟,作为习作时仿写的参考,并定期检查,公开评讲谁记得好、进步快。这样坚持一时间后,同学们读书、习作的兴趣越来越浓。

2.3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素材积累。

习作的过程,是观察、思维和表达紧密结合的过程。学生害怕习作,常常是因为没有鲜活的材料可写,要解决学生写这一习作困难,老师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走向课外,学会观察五彩缤纷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学会接触课外生活,感受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学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领悟人生的意义和真谛。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感悟。比如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倾听自然界鸟语虫鸣;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等。(2)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整理房间、下地干活等。(3)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智力竞赛,讲故事,表演小品等。(4)多让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的辛酸和乐趣。

3指导习作修改——创新自改和互改措施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共同提高习作水平。”因此,我在习作教学中,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习作能力和习惯。

3.1 自念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要求学生使用规定的修改符号去改。

3.2 互改征求意见。当自己修改完了之后,还要虚心地征求其他同学、家长、老师的意见,将别人好的提议融会贯通于自己的文章中。因此,我组织了学生进行同桌修改、小组修改,带回家念给父母听,听父母的意见,回来再让老师修改,直至修改到满意了为止。

4结语:

总之,农村小学习作教学要创新教学方法,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通过开展多种多样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小学生的习作热情,让学生能够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要加强对习作方法指导,进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林芳. 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探讨[J]. 2020.

[2]赵艺.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新方式[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