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浅谈深基坑支护施工

徐巧丽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30050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使得基坑开挖的条件越来越复杂。本文主要对深基坑支护施工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基坑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现今的实际施工中面临着基坑越来越深的趋势,尤其是在环保要求逐渐提高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深基坑支护问题,文章分析了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基坑支护是临时结构,为地面下建筑结构的施工创造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随着我国建筑的不断增高,深基坑支护也越来越重要,方法和技术也日趋先进和成熟。基坑支护目的是为确保基坑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性,

一、深基坑支护结构类型

1、悬臂式支护结构

悬臂式支护结构是指未加任何支撑或锚,仅靠嵌入基坑底下一定深度的岩土体平衡上部土体的主动土压力、地面荷载以及水压力的支护结构。有排桩、地下连续墙结构。因此,这种支护结构形式主要用于土质条件较好、基坑深度不大及对基坑水平位移要求不很严格的基坑。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

2、内支撑结构

内支撑结构是由挡土结构和内支撑系统组成的结构形式。挡土结构主要承受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土压力和水压力,一般采用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结构。内支撑结构形式主要用于市政工程施工。

3、拉锚式支护结构

拉锚式支护结构是由挡土结构和外拉系统组成的结构形式。外拉结构可分地面拉锚支护结构和锚杆(索)支护结构。地面拉锚支护结构由挡土结构、拉杆(索)和锚固体组成。常用于深度及规模不大的基坑。

4、复合式支护结构

复合式支护结构就是由排桩、地下连续墙、土钉、预应力锚杆及喷射混凝土等组合形成的综合性支护结构。由于它充分考虑了各种支护优点,工程造价低,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综合考虑了各种支护结构,对设计和施工提出的较高的要求。

二、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边坡修理不达标在深基坑施工中经常存在挖多或挖少的现象,这都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的不到位以及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机械开挖后的边坡表面的平整度和顺直度不规则,而人工修理时又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作深度挖掘,故经常性的会出现挡土支付后出现超挖和欠挖现象。这是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不足之处。

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当土方开挖技术含量较低时,组织管理也相对容易。而挡土支护的技术含量较高,施工组织和管理都比土方开挖复杂。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型的工程一般都是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完成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两个平行的合同。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难度大,土方施工单位抢进度,拖延工期,开挖顺序较乱,特别是雨天期间施工,甚至不顾挡土支护施工所需要工作面,留给支护施工的操作面几乎是无法操作,时间上也无法去完成支护工作,对属于岩土工程的地下施工项目,资质限制不严格,基坑支护工程转手承包较为普遍,一些施工单位不具备技术条件,为了追求利润而随意修改工程设计,降低安全度。现场管理混乱,以致出现险情,未做到信息化施工和动态化管理。这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1. 深基坑支护技术发展及策略

  1. 转变传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

现如今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土压力分布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这些陈旧的计算理论所计算出的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不应该再采用以往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2、重视变形观测,并注意及时补救

岩土工程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对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便可以及时的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以及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

3、全程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岩土深基坑支护施工重在于过程控制,一旦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出现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都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程施工前,有关人员需要熟悉当地的地质资料、本次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另外,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基坑支护施工单位要与挖土施工单位紧密配合,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

结束语:深基坑支护工程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城市高层建筑发展而发展的一门新的实践工程学,涉及到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结构、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等几门学科的综合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在岩土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一定会有新的突破。鉴于岩土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实际施工管理中要求决策者需要掌握本地区或类似条件下已有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特定的工程要求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做出安全、可靠、经济的包括围护结构、支护体系、土方开挖、降水、地基加固、监测和环保的整体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熊智彪.建筑基坑支护【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夏才初,李永盛.地下工程测试理论与监测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孙加永.多种技术手段在基坑地下水控制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37(5):67-69.

[4]国家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999

[5]国家标准《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规范》(GB50086-2001).2001

[6]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程》(GB50497-2009).200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