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向导下的农宅建筑功能适应性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3

产业向导下的农宅建筑功能适应性设计研究

刘晓可 2. 邓琼 3. 杨樾 4. 罗璇 5. 冯涛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 400000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的背景下,随着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相关课题越发火热,而农宅联动产业进行功能性优化设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在进行农村产业与农宅功能空间的关联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产业结构下的生产—居住模式,提出产业向导下的农宅适应性设计策略,创建多变的农宅功能结构,以适应产住一体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农宅;适应性设计;产住一体

一、农村产业化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1.1农村产业化发展倾向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它影响到了农民的实际生活。而如今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大量乡村趋向于农村产业化发展,不同农村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产业成为时代趋势。

1.2产业适应性农宅设计的需求

然而产业化发展兴盛背后也存在着产业门类不全、产业间联系链条较短和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仍需不断引导和扶持。因此,为提升乡村产业与村民日常生活联系的紧密度,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整产业-生活秩序链条,则应进行农村住宅联动产业功能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产住一体化,帮助农村产业化解决效益难题。

二、国内外农宅设计的研究现状

2.1国内农宅设计研究现状

在党于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吴良镛教授主持编写的《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以及“九五”国家工程项目之一的《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i都在推动农宅趋向生态化、科技化发展。

由此可见,国内农宅内部设计研究多注重于典型地域性特征如坡地等设计特例,趋势更多偏向于对建材、生态的探究。

2.2国外农宅设计研究现状

国外农宅建设理论研究在21世纪的环境质量不断降低的背景下也更加注重于农宅的生态设计。如哈桑·法赛提炼地域建筑语汇并以科学手段辅助设计、查尔斯·科里亚“形式追随气候”的设计理论等ii

三、农宅联动产业进行功能性优化设计的迫切需求

3.1农宅使用功能现状

农宅即农村中主要供从事不同产业生产者居住的宅院。农宅整体功能是围绕其居住者而组成、产生的iii,而其所受到农村产业发展的具体影响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点。在查阅、分析大量农宅相关文献,并对典型乡村走马村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现有农宅与产业功能需求匹配度低,不能在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下起到有效辅助作用。具体现状如下:

  1. 农宅与外环境的结合方式随意,不便于产业化下的使用。农宅在设计时更加在意内部使用流线,然而由于产业化发展,不同产业适应下的农宅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各异,以至于现有农宅并不能便宜农宅主人的出行与劳作。

  2. 农宅相应配套设施不完整。农宅主人从事不同产业需要进行房间功能的调配,而配套设施的完整性也是增加农宅适应性的准绳之一,如售卖型农宅可增设店铺牌匾,提升醒目感等。

  3. 农宅功能单一,不适合于产业化背景。农村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农宅主人除却食宿的基本需求,还顺势产生了新的功能房间的需求,如垂钓工具储存房、餐饮厨房、商铺门店功能等,但现有住宅却仍按照农宅主人普通的衣食住行设计,并不能解决新型的功能需求。

  4. 杂乱的建筑风格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化发展。现代乡村民居由于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建设,显得凌乱而无章法。建筑的传统和地区特色正在消失,有的还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破坏。iv产业化发展良好的区域势必会有大量旅客、顾客前往村落进行参观、游玩,而杂乱的建筑立面则会对参观者的观感造成影响,并不利于如旅游业、商业的发展。

3.2农宅现状成因分析

而农宅之所以在政策趋势下使用空间还未能得到彻底的优化、改善,其问题背后有着根深蒂固的原因。

第一,设计中的话语权关系。农宅主人的建筑建设意愿过于陈旧v。部分农宅主人对于农宅的设计干涉过多,相比于设计师的建议,农户们更希望满足自我评判标准的“气派”,所以在后期农宅建筑中呈现出一种夸张的趋势。

第二,建筑配套设施安排不完善。与城市建筑电水暖相关的设计是由相关设计人员统一规划,所以安全隐患问题并不严重,然而在农村住宅的设计中是由农宅主人自行安装,所以后期使用过程出现安全问题。

第三,部分农宅具有选址问题。农宅主人在选定场地之时多考虑风水、建设经费等问题,忽视了整体村落道路网络的铺就。

第四,农宅人居环境功能适应性与农村发展需求匹配度日益降低。农宅物理舒适性与绿色能源利用需求矛盾日益凸显,致使农村住宅的风貌迟迟未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第五,农宅设计一味套用的空间模式缺乏对于乡土人文的切实关注。近年农村建筑迎来一系列改造,但是机械化的照搬城市建筑的做法反而破坏了与城市人文、地理环境都截然不同的农村风貌。

四、农宅建筑功能与农村产业的适应性因素分析

4.1 农宅与农村产业的关联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农宅与农村产业的关联性是指引与被指引的关系。产业决定着整体村落的发展方向,如渔业发达的村落将会推动村落居民趋向渔业发展。而农宅作为村落整体下的个体单元,其主人的社会身份与工作将会影响到农宅的整体布局。渔业从事相关居民其住宅就需要与渔业用具有关的空间。由此可知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农宅进行分门别类。

其次,农宅与农村产业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农村产业会对农宅的内部空间构成产生影响,而农宅作为村落的一部分,其整体空间的流畅自然会提高农宅主人的工作效率,随后反哺产业的发展。如渔业发展迅速的村落,若是正确的规划设计渔业型农宅,那个体的优化将会作用于整体渔业的进步。

由此可知,农宅产业与农宅间的影响因素则从空间层面可归纳为内外空间的交流处理和内部功能空间的联系上。不同产业指引下的农宅有着不一样的内外空间衔接方式与建筑交通流线设计。如渔业型农宅强调与鱼塘的结合,满足钓客的垂钓需求;而售卖型农宅则强调前商后住的模式,分离流线,互不干扰。

而从配套设施层面,农宅产业与农宅间的影响因素直接影响了建筑形体。如渔业型农宅适宜增添风雨外廊保证垂钓,而售卖型则应找到商铺名字的垂挂点保证醒目感等。

最后,农宅产业与农宅间的影响因素是农宅选址的差异性。现有农宅的选址因素无外乎建筑采光、通风、风水等,而如今则要考虑产业差异性所带来的的选址差异。如渔业发展为主则应靠近渔塘,方便钓客垂钓,环境宜安静为主;商业发达处则以靠近村落人流量大的地方为佳。

4.2农宅建筑功能与农村产业的适应性设计思考

基于偏向建材、生态等研究方向的农宅设计,由产业化发展作为向导来区分农宅类型,适应不同产业对农宅主人带来的影响,由建筑功能与农村产业进行适应性设计思考,不仅可以同时兼顾绿色生态、与地势的统一、结构的完整性等,还能真正解决农宅主人在产业发展下的不适应问题。

第一,产业向导下的农宅具备使用功能的适应性与多样化。具有城市特征的建筑设计被生硬地引入乡村建筑设计中,大量新建农村住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适应性不足问题,村民们屈居于不适应的空间之中。为改变这样的现象,并充分改善农村新建住宅的适应性,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发展规模和特色的乡村以及不同生产方式的农村家庭,通过农村住宅居住功能的适应性优化,研究农村住宅使用功能的可变性设计策略,来增强农宅对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第二,适应性农宅的设计具有产住一体的特性。新农村住宅建设能够改变村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居民居住形态,具有丰富内涵和广阔外延。vi针对不同产业需求的乡村,进行农宅建筑功能与农村产业的适应性设计,提升农村住宅的舒适性与实用性,响应当地乡村特色化产业的发展。

五、产业向导下的农宅功能适应性设计策略

农宅普遍都没有进行产业化下的适应性设计,以至于农宅连停车位置的有无与数量都未加考虑。而在经过深入调研、分析后可知村落所大力发展的产业会影响该地部分农宅的设计,所以下文将农宅与农村适应性设计中较为突出的类型成果进行分享。

5.1住宿型农宅设计62beb06ca0eb0_html_3b41804d81a52335.jpg

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马斯洛五大需求之一的社交需求逐渐占据了民众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随之而来的就是旅游业的逐步火热,它的逐步崛起不仅为乡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选题,同时也促进了农村农宅与乡村民宿的结合,为农宅主人与旅居游者都提供更加舒适、深入的体验。

在该类型农宅设计中,首先应注重个体农宅的设计对于村落优美自然的外部客观环境以及丰富的旅游业资源的借用。在地形适宜、气候允许的前提下,该产业适应化农宅应结合内部庭院进行设计,使建筑房间环绕内部庭院,无论是家庭成员还是旅居游者都可以充分欣赏景观。

其次,作为旅住一体的农宅,纳入村落特有的景观设施。在设计图纸落实之后,还应在重要的景观视野聚集处添加景观设施如景观小型雕塑、景观喷泉等,增添民宿群青围绕,美丽宜人的氛围,同时与村落形成风貌的呼应。

而内部空间上则应将农宅旅宿、居住交通流线进行分离设计。且虽然作为住宿型农宅,但农宅的本位功能仍然主要服务于农宅主人,作为后期农宅居住运营的重要部分,交通流线的梳理需要十分谨慎。

最后,作为住宿型农宅,还应完善配套设施。如客房、餐厅、棋牌室、户外康乐设施等部分。

5.2渔业型农宅设计62beb06ca0eb0_html_726261cbcbe93b23.jpg

在空气、水质良好,生态优势资源丰富的地区,不断夯实生态渔业发展的相关产业村落也隶属于产业化农宅设计范围之内,而对于此类渔业型农宅,在其适应化设计中要满足农宅主人在渔业主导下生活的主要需求。

首先,目前渔业型农宅所面临的问题是与鱼塘区域的距离往往较远。来回搬运渔具工序费时费力,不利于农宅主人的发展,所以在选址之际就要尽量从物理上拉进距离,使其位于水田、池塘周边。由于建筑沿鱼塘边而建,在功能布置之时可以结合鱼塘区域进行整体考量。如在一层面向鱼塘处结合产业特性设置渔具店和棋牌室、遮阳避雨的廊道,以便钓鱼者钓鱼时不会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极大满足其垂钓、游玩的体验。

其次,在建筑设计时要将经营和居住空间做出划分,使之流线清晰明确,不会相互阻碍,便于后续产业化农宅使用过程的运营与管理。

5.3作坊型农宅设计62beb06ca0eb0_html_767bf25d4ae62234.jpg

在农产品、茶叶、水果等盛产区域,往往会催生出以该特色产品为主的产业,而该地区的农宅产业化设计就要结合作坊形式与住宅形式的特点与优点。该类型建筑往往需要粗加工特色产品的场地以及相应配套的加工处理设施。

首先,在作坊型农宅设计之中,往往与外界需要更多的交流空间。所以商铺、手工作坊、器具堆放区域等应置于底层,使之自成流线。而农宅上层空间则用来满足生活和居住的需要。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可以分离两者功能的不兼容,还能最大化的提升两者空间的舒适性。

其次,作为作坊型农宅,在粗加工产品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地板积水、布满杂质的现象。所以该类型农宅的供水、排水系统也是设计要点,要妥善处理好积水问题,解决农宅首层的脏乱问题。如将农宅沼气池与庭院天井结合设置的方法就能美化建筑造型并优化空间流线。

5.4餐饮型农宅设计62beb06ca0eb0_html_b4491a198356a2e1.png

旅游业的火热所带来的产业化农宅类型并不仅仅止步于住宿型农宅,餐饮型农宅也占据着重要的部分。除开旅游业,餐饮型农宅还受到多种产业,如商业的推动,所以其在产业适应下的不同类型农宅中有着重要地位。

而该类型农宅设计中应和作坊型相似,将餐饮制作和使用的空间置于首层,而其余空间置于上层,保证各自流线的完整与互不干扰。在餐饮空间的划分上,根据餐厅面积大小和产业发展程度来设计餐饮型农宅产业烹饪空间,根据具体情况可扩大化设计农宅厨房。

其次,该类型要根据餐厅的特点来划分空间,如包厢空间、大厅用餐空间、室外用餐空间的区分。

5.5售卖型农宅设计62beb06ca0eb0_html_8b629235765f0efb.jpg

与餐饮型相似的是,售卖型农宅也受到不同产业的推动。在旅游业、渔业等发达的区域都需要商业进行产业联动与配合。售卖型农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设计中应将“前商后住”模式贯穿于设计之中。传统模式运用之下还应填补现有农宅的空白,如存放商品的仓库空间、悬挂商铺名字的区域等。

其次,售卖型农宅要注意商住流线的结合,保证农宅主人可以便利的穿梭在商户空间、储藏空间与住宅空间之中,保证整体设计的合理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产业发展形成对应的类型农宅,进行产业引导下的适应性设计可以解决目前农宅与产业发展间的不兼容问题,改变目前农宅功能单一、整体凌乱的现状,形成产住一体的生产、生活模式,提升新型农宅的合理性与舒适型,增加农村产业发展的效率与效益,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基本号召。

参考文献

[1]王婧芳.浙江省湖州地区新农村宜居型农宅设计初探[D].浙江:浙江大学,2007.

[2]史靖塬,李秋娜.国外生态农宅建设理论与案例简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7,(07):66-69.

[3]胡典雄.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住宅建筑与设计理念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8,(04):10-11.

[4]伍国正,陈新华,刘新德.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C].华南理工大学。第十六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下).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08:272-276.

[5]龚娅.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住宅适应性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5.

[6]张明祥.新农村住宅建设莫忽视传统民居新兴产业[N].经济日报,2016-8-12,(12).


作者简介:刘晓可(2002.4-),女,籍贯:四川省三台市,汉,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产业适应下的农宅设计。

邓琼(2001.8-), 女,籍贯:四川省营山县,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产业适应下的农宅设计。

杨樾(2001.7-),女,籍贯:四川省广元市,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产业适应下的农宅设计。

罗璇(2001.4-),女,籍贯:中国重庆市,汉,本科在读,研究方向: 产业适应下的农宅设计。

冯涛(1997.3-),男,籍贯: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汉,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产业适应下的农宅设计。


i

ii

iii

iv

v

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