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 力设计服务创新—助推北海设计公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借 力设计服务创新—助推北海设计公益

借 力设计服务创新—助推北海设计公益

余丽雯 戴子俊 李仰恩 杨钰婷 曾啸敏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Shape2

摘 要

借助设计的力量实现创新——帮助与推动北海市设计公益的发展。用设计做贡献为使命,致力于用设计展开公益行动,对接北海各公益组织、爱心设计人士和需要帮助、关爱的人群,利用设计满足他们的需求并针对北海当下公益组织与设计推广的现状及问题的进行分析。积极参加公益组织活动,为北海的公益事业献出一份力量。

关键词:设计公益,公益服务,北海市公益组织,大学生公益项目


一、公益设计的类型与应用


1.1公益设计的简介

现代的公益,是人人参与的公益。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人们都可以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公益基金、公益网站等渠道直接参与公益。在这样的环境下设计与公益事业的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公益设计是相对于其他设计对象类别而进行的类别区分,此类设计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设计师更以社会责任感为目标并以设计的途径解决和调和社会问题。


1.2公益设计的形式

平面设计与公益的结合使公益广告这种通过传播公益观念,人文关怀的宣传递形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言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产品设计与公益的结合使设计师通过较为系统的方法去整合公益产品或服务的方式解决或调和一些社会问题或弱势群体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这两种公益设计。



  1. 北海市公益组织

2.1北海市公益组织

经调查研究,北海现有公益组织:北海青年志愿者协会,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北海红十字协会,北海献血志愿者协会,北海八达,还有北海总工会等。


2.2北海市公益组织简介

北海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是一个地方性的、联合的、非营利的社会组织,由各界青年自愿从事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志愿者为建设生态宜居文明美丽北海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是由北海市自愿参与志愿服务的市民组成,开展志愿服务、从事非盈利性活动的民间公益组织。致力于打造北海地区公益平台,组织近万市民志愿者在贫困儿童帮扶、孤寡老人关怀、环境保护宣传、艾滋病预防等公益领域中不懈努力;


  1. 设计团队介绍

3.1设计团队介绍

“同路人”的名字意为一路同行,希望能够以关爱、陪伴、帮扶困难群体,汇集更多的爱心,帮助慈善人士实施公益行动,传递爱心。种植爱心,尽最大能力做力所能及之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本着陪伴在困难儿童、老人、困难家庭,帮扶其正常、健康生活,引导大众热心公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同行,一路相伴。

3.2团队logo设计

设计原理:“同路人”公益的logo是两个人手牵手行走在路上,寓意一路同行。两个的手脚相连,组成一个爱心的形状,表现公益组织以爱心为主旨。蜿蜒的路面与两个人的手牵手构成的logo图案表达即使前路蜿蜒曲折,我们也愿意陪伴左右,以爱之力,脚踏实地便会前途光明。


  1. 设计公益项目

4.1北海市志愿者协会LOGO设计

根据前期调研分析,确定宣传试点单位及初步设计推广。结合当地的资源和特色,根据他们的设计需求来进行一系列的设计以提升公益活动的影响力。

协助银海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完成形象更新,团队合作根据其需求完成LOGO设计,海报设计等等。

加强公益设计的实践,并通过网络媒体加大对公益设计项目的宣传工作力度。以团队设计的宣传海报、logo等平面设计通过网络宣传当地公益活动,让更多人认可并积极参与公益建设。

宣传方式:

联系北海当地基金会、志愿者,动员其帮助宣传。

PS/CD制作宣传海报,线上线下同步进行。

使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进行线上宣传,增加知名度。


  1. 现阶段进度

在团队的讨论下,确定了工作方向,用设计的力量宣传北海的公益事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保护美丽的北海市。首先,团队开始在网络上收集了解北海市公益事业的大体状况,寻找官方和民间的各类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团队了解到银海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在筹备建立中。我们通过网站上留下的电话进行初次沟通,了解到协会目前缺少一个LOGO。协会想要LOGO凸显主体,需要有银海区的特色。关于特色,我们选择使用银海区地标和代表元素为灵感进行衍生思考,并且确定了蓝色或青绿色为主要LOGO颜色。根据以上信息,团队成员以银滩标志建筑和海鸥为灵感,蓝色为主设计出了第一版LOGO方案。青年志愿者协会方面觉得可以贴近原本志愿者LOGO一些,且之前的青绿色表现不好。于是,我们对第一版方案进行了优化和重新设计,将白手套和之前的元素融合,设计出后续几个方案。且对志愿者马甲进行了衍生设计。后续方案由于疫情等各种原因没有继续进行。


4.2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校园流浪猫救助安家计划

在经过团队对校园周围初步情况的基本摸排之后,团队成员针对流浪猫的治理问题分别采访了同学、老师、保安以及学校里的其他领导。一般来说流浪于街头的猫咪的情况却非常不容乐观,这些或被抛弃,或离家走失的可爱精灵,在经历露宿街头的一段苦难生活,但是在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的校园里,由于学校环境优美,整洁,校园内推崇步行的出行方式,不会有飞驰的汽车的现象出现,小猫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的还算健康安全,在热心有爱的同学们的投喂下,本来一些身形消瘦的猫咪,体形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每当大雨来临的夜晚,这些小猫们又该何去何从,淋着大雨寻找避雨的场所,经常第二天出现感冒的现象。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决定根据我们校园的环境情况,自己设计一款他们独一无二的猫窝,躲避风雨。

我们的工作主要是设计猫窝符合学校的猫窝以及对团队成员的要求参与一周一次的喂猫排班,我们购买了一定量的猫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投喂猫粮和纯净的水。根据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性我们设计了两款猫窝,并对其中一款进行了手工制作。

产品构思生活环境有关,手绘围绕主题描绘不同的构思方案,每内容包括主要视图、细节表现及设计说明,色彩草图,手绘线条流畅简练、透视比例正确。

最终方案进行外观模型制作,模型制作比例选取恰当,材料选择合理,制作过程完整,细节制作到位,最终效果逼真,同时模型与设计方案相符。通过模型制作,表明我们所设计的猫窝可以满足我们校园流浪猫的需求,它们也非常喜欢,进行生产,在校园设计猫窝点,鼓励同学们奉献爱心,照顾这些流浪猫们。

4.3北海市大墩海海边垃圾公益活动

碧海蓝天的梦想,即便在北海的烈日中也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公益活动的践行,即便在平凡的日子里也继续写下未来的足迹。

我们在北海市大墩海附近海滩火热开展了“海边拾垃圾公益实践活动”并为此设计了公益马甲,同学们捡拾海滩上的垃圾和杂物,用自己的双手为美丽的北海、迷人的大海和环保贡献力量。 大家纷纷表示:“清洁沙滩公益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汗水,美化了环境,丰富了学习生活,提高了环保意识,提升了北海在大家心中的形象, 尤其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短短一个上午,我们与团结合作、幸福与成就感交织在一起——浸透着汗水的芬芳,充满了为公益而践行的活力与风采。 炎热的夏天让我们有些疲倦,但更多的是努力。 汗水和劳动的喜悦,以及学生们用汗水换来的干净美丽的海滩所带来的自豪和丰收。我们的团队也给游客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作者简介:余丽雯(2000.3~),女,民族:锡伯,江苏省无锡市, 2018级本科,课题信息∶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课题名称:借力设计服务创新—助推北海设计公益,课题编号:202013524009

详细地址: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口岸街道江平北路44号远东电缆专卖店邮编:225321联系电话:15852956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