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 浅析

杨锐平

富源县水务局,云南省 曲靖市  655500


  摘 要: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是在坝体内部采用一定比例的块石替代混凝土,从而达到减少混凝土的浇筑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同时节约工程造价的目的。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应用较多,但是由于防渗面板与埋石混凝土坝体结合、埋石工艺、水化热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不易控制,易出现较多质量问题。本文结合云南省大跌水水库工程埋石混凝土大坝施工实际,着重介绍埋石混凝土坝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大跌水 埋石混凝土 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1 工程概况

    坝体设计:大跌水水库位于云南省富源县竹园镇新街村委会齐鲁村上游,距竹园镇约6Km,位于块泽河右岸二级支流—马卡小河上。水库设计控制径流面积7.74Km2,总库容167.3万m3,为小(一)型水库规模。大坝工程为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54.7m,坝轴线长265m,坝顶宽4.0m。从左向右共分13个坝段,各坝段长19~22m。其中6#坝段为溢流坝段,其余为非溢流坝段,2~9#坝段内设灌浆廊道,廊道尺寸2.5×3.5m城门洞型,坝体迎水面为0.8m厚C25W6F100防渗面板混凝土,坝体溢流面为1.0m厚C40W6F100钢筋混凝土,坝体其余部位采用C15W4埋石混凝土,埋石比例为25%。坝体设计混凝土浇筑量为14.0万m3

        2 施工总体规划

        2.1 导流方案

        大坝导流采用原有上游老坝体作围堰,在坝体8#坝体基岩上埋设φ800mm钢管导流至大坝下游河道。枯期(11月~次4月)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相应流量为5.16m3/s;汛期(5月~10月)度汛标准为10年一遇,度汛流量为50.9m3/s,采用溢流坝预留缺口宽度9m与导流管联合过流;坝体浇筑至度汛坝高程后采用坝体挡水导流管泄水的方式度汛。

 2.2 施工场地规划

 混凝土拌合站、块石、砂石料布置于大坝下游开阔区域;仓库、钢筋棚布置在大坝左岸,统一堆料,集中加工的方式,建筑面积不小于500m2;利用大坝左岸高地新建蓄水池20m3,用于坝体混凝土养护、块石冲洗等;在溢流坝前布设塔吊,用于吊装大型和溢流面模板;另在上坝道路附近设置块石冲洗场地,块石上坝前采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本工程埋石混凝土采用翻转模板,面板混凝土采用组合钢模板,局部异形断面采用木模板,翻转模板依据混凝土分仓大小尺寸在厂家预制,模板制成每节可以单独拆除,而不损伤混凝土的形状。

 2.2 混凝土入仓方式选择

结合工程实际地形,在大坝下游修建混凝土拌合站,利用大坝左岸地形修建临时施工道路上坝,道路跟随坝体混凝土浇筑高度不段上升,工程自卸汽车拉运块石和面板混凝土入仓,坝体C15混凝土采用泵送入仓,随后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铺料,并采用“台阶法”“平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仓浇筑,坝体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整体一层一层推进。

 3 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3.1 混凝土分层分块

根据温控和施工机械强度,决定按坝段长度分块分层浇筑,层厚控制为1.5m,埋石混凝土同一个坝段同一高程实行通仓一次性浇筑,以提高混凝土整体性;大坝上游防渗面板层厚控制为1.5m,每个坝段分两仓浇筑,中间设铜止水和橡胶止水。防渗面板和埋石混凝土结合位置不设模板,先采用块石在防渗混凝土断面尺寸外堆砌用作外模,注意块石不得挤占防渗面板位置,防渗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浇筑埋石混凝土,有利于防渗面板和埋石混凝土结合,避免分离开裂。

  3.2 混凝土浇筑施工

利用大坝左岸修建临时上坝道路,块石、面板C25混凝土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至浇筑仓面,埋石C15混凝土采用泵送入仓,溢流面C40硅粉混凝土采用塔吊吊运入仓。坝体浇筑时,先采用自卸汽车运输防渗面板混凝土至坝面,用挖机配合挖运入仓,人工平仓后振捣。待防渗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浇筑埋石混凝土。埋石混凝土埋石率为25%,施工时,仓面应先铺一层混凝土再埋入一层块石,混凝土层高控制在50cm左右,并振捣密实,经振捣密实至块石沉入混凝土中,不得先摆石,再浇筑混凝土。结合浇筑仓面大小和施工机械实际,铺料采用平铺法、台阶法相结合,在靠近模板和钢筋较密的部位用人工平仓,使骨料分布均匀;止水部位用人工送料填满,严禁直接下料,以免止水卷曲及其底部混凝土架空;各种预埋仪观测设施周围用人工平仓,防止位移和损坏。

3.3 混凝土材料及质量要求

工程所选用水泥品种以1~2种水泥为宜,本工程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性能稳定。根据施工条件,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质量优良、无含泥的粗骨料,既可以减少用水量,也可以相应减少水泥用量,还可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和泌水现象。细骨料采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减少水化热量,对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有重要作用。用于埋石混凝土中的块石,必须为湿饱,其物理力学指标要求容重大于26.5KN /m

3,饱和抗压强度大于50MPa,软化系数大于0.8,块石粒径控制在30cm-80 cm之间,选择新鲜、完整的岩块,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石材表面应冲洗干净。为确保混凝土拌和质量,必须严格按照已签发的配料单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拌和过程中,定时检测砂和骨料含水量,当含水率变化较大时需调整用水量,并保证水灰比的稳定,大坝上游防渗面板混凝土最大水灰比控制在0.5,塌落度5~7cm, 埋石混凝土控制在0.65内,塌落度14~16cm。

3.4 混凝土施工缝处理

施工水平缝应严格进行凿毛处理,在混凝土初凝后至终凝前,采用压力水冲毛,压力水一般为25MPa~50MPa,也可采用低压水、风砂枪、刷毛机及人工凿毛等方法,要求凿毛后混凝土层面无乳皮并微露粗沙。防渗面板混凝土中部预留0.15m×0.15m的凹槽并凿毛冲洗干净,有利于上下两层结合,更好的达到防渗处理效果。埋石混凝土收仓时,混凝土浇筑宜以大量块石高出浇筑面50~150mm,以加强层面结合。下仓混凝土浇筑前,已浇筑仓面上的碎块、碎石、积水及其他杂物应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前,在层间结合面摊铺 2~3cm 厚砂浆,一次铺设的砂浆面积应与砼浇筑相适应,砂浆水灰比应与混凝土的浇筑强度相适应,保证混凝土与垫层结合良好。

3.5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浇筑必须重视振捣施工作业,根据施工规范规定,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为准。采用插入式和软轴式振捣器振捣,移动距离均不超过其有效半径的1.5倍,并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在浇筑仓内,无法使用振捣器的部位,如止水片周围,应用人工捣固措施使其密实。顺序依次、方向一致,避免漏振。同时,在靠近翻转模板处振捣作业时,应加强振捣,确保混凝土中气体充分排除,确保坝体外观质量。

  3.6 混凝土温控

入仓温度的高低,与出机温度密切相关,另外还与施工气候、入仓运输方式等密切有关。大体积混凝土必须结合当地中长期天气预报,选择最佳天气条件进行浇筑,避开高温时段,尽量安排在低温时段浇筑。浇筑宜在早晚、夜间及阴天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气温不得超过25°C,入仓温度不得高于22°C,必要时对砂和粗骨料采取遮阳措施,避免暴晒,拌和用水尽量采用温度较低的河水、地下水。冬季施工,搭棚覆盖骨料,以防止冰雪冻结,仓面浇筑后加保温设施养护,防止混凝土冻裂,气温低于5°C,停止浇筑,气温较低时推迟拆模时间,应避免在夜间或气温骤降其间拆模。

  3.7 混凝土拆模养护

混凝土模板拆除时限必须符合施工图纸规定,不承重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失,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时方可拆除。混凝土收仓完毕后12~18小时内即开始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其养护期时间不宜少于28天。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平施工缝则应养护到浇筑上层混凝土为止。本工程利用大坝左岸高位修建的蓄水池,沿大坝上游面板布设管道并开孔,专用于大坝混凝土养护,管道随坝体浇筑高度升高,满足大坝混凝土养护需求。

4 结语

埋石混凝土坝施工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控制因素复杂多变,要求各参建单位务必高度重视施工质量,精心规划布置,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明确专职人员现场管理施工质量,严格工程质量“三检制”和验收程序,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施工工艺,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加强现场取样试验检测,在配合比、温控、振捣、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实施程序化操作、规范化控制、标准化管理,从而确保埋石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标准。


 参考文献:

[1]袁人贵,浅谈重力坝埋石混凝土施工 《建筑知识》2012.8

[2]蒋治国,浅析埋石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0(11)

[3]钟春标,水利施工中混凝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江西建材,2012(03)

[4]何兴锋,薛恒,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四川水利,2012(01)

[5]鲍艳文,永和水电站埋石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水利,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