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申文华

山东嘉誉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不断加大,使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就环境保护而言,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是重要的。在环境监测中,将生物监测运用于其中,可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对相关部门人员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发挥积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情况,以供参阅。

关键词:生物监测;环境监测;应用

引言

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进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依据不同的环境问题,结合其具体情况,确定相关的解决措施。在对环境的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不单单是对问题进行治理,更为重要的是预防工作的开展。为了避免二次污染或对周围环境造成损害,应当注重确保解决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要想对环境的问题进行预防,其关键之处就是对潜在问题及可能性危险因素予以查找,将环境监测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根据潜在问题,制定解决措施。

1生物监测的类型

生物监测的类型可以按照生物体的种类、生物生存环境及生物学的层次进行分类。首先,因为生物体有不同的种族及群落,因此生物监测能够按照不同的种类将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微生物监测等,根据不同种族及群落结构来分析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其次,将生物按照生存环境进行分类,可以把生物监测分为主动及被动生物监测两类。主动生物监测主要是监测生物的不同参数来分析环境污染情况,被动生物监测是分析原位生物种群在监测环境中的生存情况来分析环境污染程度。最后,按照生物学的层次将生物监测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生物体内的生理生化指标或体内分子监测方法。

2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的应用

2.1水体监测

目前,在水体监测中,应用相对广泛的方法即生物监测法。具体应用中,选择藻类以及蚊虫类等生物,作为污染指示生物,进行污染监测。从应用效果来说,能够确定水体环境中是否存在敏感污染物,掌握污染物的状态。除了上述指示生物外,微生物也能够作为指示物。不过因为微生物的收集难度很大,因此影响着此方法的应用。从当前的研究实际来说,生物性监测成功被应用于环境监测,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以北京密云水库为例,安装了水质安全生物预警系统。此监测系统中,使用了20多条小鱼,用于监测水库内部的水质安全,守护着北京市的水源安全。活物监测的方法,验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监测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关于水质的常规监测,仅限于氨氮和重金属等部分有毒有害污染物,监测指示指标数量有限。在实际工作中,水生态监测是用于考察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虽然国内很多研究单位以及环境监测部门已经开展过工程,不过尚未列入环境监测考核指标。比如,饮用水检测指标为109项,然而人们日常接触的化学品种类达到4-8万种,都有可能出现在水体,为保证水体安全,在进行检测时,需要检测几千种污染物,而检测指标仅百种,难以实现全面鉴定。若采取化学监测指标,无法全面监管,利用生物监测技术,能够改善此现状。生物毒性监测技术的应用,具有反应快速的优势,适合水质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等的预警,能够提升环境监管水平,保证环境安全。虽然生物毒性监测尚未进入日常管理,但是环保部以及环境监测总站已经提出了综合毒性的概念,并且将其作为水专项以及未来环保部门工作内容。在生物毒性监测技术研究方面,国内学者进行了一些尝试,不过还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随着技术的完善,将会被大规模推广应用。

2.2土壤污染监测

利用生物监测技术对土壤污染进行有效的监测。检验土壤是否被污染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生物监测方法,其中,在对土壤进行污染监测中,最常用的就是动物检测法,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用蚯蚓作为对土壤污染监测的对象,因为蚯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对土壤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做出察觉。还有,对蚯蚓体内的镉含量进行检测,能够反应出土壤中的镉含量。在土壤污染监测中,植物监测法也被常常使用,当植物长期生长在有污染的土壤上时,植物就会发生生长异常,通过各种表现形式表现出来。此外,微生物监测法在对土壤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也比较多,其方法通过对微生物的数量等情况进行监测,能够有效地监测出所在土壤的污染情况。

2.3大气污染监测

生物监测应用于大气污染中,能够对大气质量、环境污染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通过长期社会实践证明,植物生存受大气污染的影响较大,主要因为植物长期生长在同一位置,其生长必然受到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影响,因而在应用生物监测于环境监测中,以植物为监测主体,可以对大气污染的程度加以精确的反应。首先,对于向日葵、柑橘等植物,如果大气污染程度较大,则植物的叶子会出现点状的伤斑痕迹,叶脉会有不规则的伤斑,且颜色以黄褐色、白色为主,这是二氧化碳指示物的典型代表。其次,受二氧化硫指示物的影响,主要有苔藓、落地松等植物,如果植物受污染,则叶子的维管束有伤斑,呈块状的。同时,植物叶子的边缘可能会有红棕色或土黄色的伤斑。最后,氟化物指示物的代表植物主要有:郁金香、大蒜等,如若受到大气污染影响,则叶面上会有伤斑呈现,多为红褐色。基于生物监测技术,相关人员能够有效进行大气污染的环境监测。

3生物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生物监测技术即通过生物对于环境污染物质所产生的反应直接判断环境污染状态,能够突出环境质量以及污染程度。环境污染活动效应是以人类活动为主,因此将生物监测技术应用到环境污染监测当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判断环境污染的基础性指标。如果生物监测技术目标对象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便会影响最终监测结果,影响生物监测技术的灵敏性、快速性和准确性,为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加强生命科学实践,通过有效理论指导生物监测发展。生物形态、种群、行为活动、整体数量以及种群结构等都会被各种环境污染所影响,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情况下,还会直接破坏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使机体出现变异性问题,容易产生畸变和致癌等问题。在一个较为复杂的生物系统面前,会增加相应的分析监测难度。除此之外,将指示生物合理应用到自然环境当中,不但会影响各种被污染的物质,同时还会被气候条件、病虫害、季节变化、地域特征以及土壤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为此需要积极创新监测模式,促进监测实现标准化发展目标,提高结构可比性,如此,才能进一步发挥出生物监测价值当下人工采集数据信息的方法会影响整体效率,急需建立自动化监测生物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利用生物监测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评价,与传统方法相比另辟蹊径,在环境监测当中发挥的作用日渐突出。生物监测具有长期性、经济性、综合性和非破坏性等优势,可以满足多变的环境监测需求,生物监测的发展必将促进环境监测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郭长付.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8(09):132-133

[2]汪东辰.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8(02):229-229,231

[3]石华东.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3):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