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工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浅谈环境工程管理

姜璐

辽宁国投检验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导读] 当前我国大部分行业建设相对规范,而环境保护工程专业起步较晚

摘要:当前我国大部分行业建设相对规范,而环境保护工程专业起步较晚。上世纪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都不太重视环境保护专业的发展和建设,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境方面的建设也日益加强,但是相对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当前环境问题变得愈加突出,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管理的建设和发展也越显重要,本文针对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工程;施工管理;环境监理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方面也得到逐步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1.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体系不完善

 近年,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发展较快,环境工程管理也随之较快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环境工程管理制度、流程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虽然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但是中国有具体的国情,完全套用国外模式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制定适合我国各地国情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

1.2 专业机构不足

 目前大部分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性软件依旧依赖于国外发达国家,国内主动研究和开发这方面的机构较少。

 对于企业来说,环境工程管理短时间内不会为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反而增加了公司成本,在实际工作中不愿意开展这项工作,从而导致环境工程管理市场长时间内无法有效开展并逐步壮大,专业的环保机构没有足够资金研究和建立环境工程管理体系,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1.3 人才匮乏

 由于我国环境工程管理发展较慢,虽然各综合性大学都开办了环境专业,但是较少学校开展环境工程管理课程,环境工程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这也导致环境工程管理科班出身学生较少。当前社会上急缺这方面的人才,目前从事这方面的人员,大都是毕业后再接触、学习和从事这方面工作,都要从头摸索。

 环境工程管理系统涉及知识面较广,需要综合性人才,这加大了人才培养难度、加长了培养周期,也使得想踏入此行业的人望而却步。

1.4工程管理制度不规范

目前项目建设过程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程管理,仅环境监理开始逐步发展,其他环境工程管理方面涉及内容较少,且从事环境工程管理方面工作的人均为其他工程管理人员兼职。在实际工程管理过程中,没有形成环境工程管理的意识,只注重工程质量,而忽略了环境工程管理。

1.5 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国家虽然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工作,但实际过程中,无论企业还是当地政府,很多时候仍然偏重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工作支持力度不足。企业从投入资金和运行成本等方面考虑,很少主动为内部人员提供环境保护岗位培训机会,往往等到项目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后,才考虑补救措施。

2.环境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加强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建设

 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快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并提供必要的平台及资金支持。相关部门可以将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融入模范城市建设或者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当中来,制定考核机制和指标,促使当地政府重视环境工程体系建设。



 政府相关机构应设立环境工程管理课题,提供充足人力和物力保障课题的研究,给予参与企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其中。对于大型建设项目,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应作为项目建设必备的要素之一。环境工程管理作为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能够高效、高质量的运转建设项目。

 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尤其是市政工程,政府应鼓励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必要时作为参与市政工程条件之一,从而鼓励环境工程体系的建设。

2.2 加强环境监理工作

 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缺少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或开展的并不完善。

 环境监理是新兴的工作,主要针对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是否按照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要求实施进行监督。现阶段环境监理的实施主要围绕少量大型项目和部分政府项目开展,没有实施环境监理工作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遇见环保投诉问题,因此建议在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中增加环境监理内容,以敦促建设单位重视环境监理工作,确保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按照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实施,规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环境保护行为。

 虽然环境监理暂未作为环境工程管理的强制内容,但鉴于此项工作对当前我国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监管起到重要作用,开展环境监理可以极大的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后续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因此建议将环境监理纳入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将其作为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培训专业人才

支持重点院校开展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试点工作,在大学阶段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性人才;加强大学阶段的专业实习,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同步积累专业经验,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反馈完善环境工程管理课程设置,让环境工程管理专业更贴近实际应用。学校还可以按本科、研究生、博士等不同级别梯度培养环境工程管理方面专业人才,以适应不同岗位人才的需求。学校通过优化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措施,使环境工程管理专业朝着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学生就业时也可以迅速适应环境工程管理工作要求。

从事环境工程管理工作采取持证上岗制度。对现有工程管理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人员开展环境工程管理职业化培训,结合其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经历,对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管理知识系统进行优化,完善社会化环境工程管理培训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快速增加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缓解目前环境工程管理人才供需矛盾。

2.4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环境容量趋近饱和,部分地区由于环境承载能力的减弱,导致一系列恶性环境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当前公众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意识仍有待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听取各行各业、公众的意见,及时研究、探讨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时向公众宣传和公示相关内容,让公众参与进来,使公众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以更好的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最近几年环境保护政策文件出台较多,更新较快,涉及环境保护工作的方方面面。各地环保部门应积极开展环境保护讲座和培训,针对园区企业定期开展环保政策分析、解读、解答会,让企业及时了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先进环保技术。

3结论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使工程管理提升一个新台阶;环境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提高工程建设人员综合素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改善公众的生存环境,实现社会的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