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绿化大苗培育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香樟绿化大苗培育技术要点

杨明

(桐城市林业局,安徽桐城 231400)

摘要 香樟树的树形美观,具有吸附有害气体、涵养水源、水土保持等作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文章结合桐城市实际,对香樟绿化大苗的培育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培育出更多优质、符合市场需求的香樟绿化大苗。

关键词 香樟;绿化大苗;技术要点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inn) Presl)为樟科、樟属,是四季常绿树种,寿命长,也是一种珍贵的用材树种;枝叶繁茂、树冠荫浓,有着美观的树形,同时还具有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及有害气体、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作用[1]。因此目前香樟树在城市园林中应用广泛、常作为行道树、风景林、防护林等栽植,桐城市很多农户的房前屋后也均有栽植。香樟树既可以在山坡、池畔等地与其他树种进行配植,也可以在草地上作为背景树栽植,栽植的方式有孤植、群植、丛植等[2]。香樟树的枝、根、叶还可用于樟脑油、樟脑等的提取,在防腐、灭虫、制作香精及肥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香樟树耐水渍能力强、抗虫害,香味特殊,可用于家具制作、工业建筑等行业中。由此可见香樟树的用途多样、发展前景广阔[2]。目前城市园林绿化中对大规格的香樟苗木需求量大,现结合本人多年来实际对香樟绿化大苗培育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1 香樟树的生物学特性

香樟原产地为亚热带区域,喜欢在温暖湿润、年均温度超过15-17℃,降水量年均超过1000mm、土层深厚,土壤为中性或者偏酸的区域生长,耐寒性较差,可耐受的最低温度为-7℃,生长最适合的土质类型为沙壤土和酸性粘土(桐城市又叫黄泥土)。随着树龄的增加新梢的抗寒能力逐渐增强[3]。香樟为喜光树种,幼树阶段生长的环境可以适当荫蔽,随着树体的逐渐增长,树体对光照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香樟树耐一定的水湿环境,而耐干旱、耐瘠薄能力弱;其树冠发达,分枝的高度偏矮,混生种植模式下有较少的侧枝,对主干的生长比较有利。香樟树有着非常发达的根系,萌芽及再生能力强,造林后很快即可形成强大的根系,一般相邻的香樟树根系连生。桐城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土壤肥沃,适宜于香樟树的生长。

2 香樟绿化大苗培育技术

2.1地块的选择及整地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壤内没有石块等杂物、坡度较小、起苗时土球不发生松散等现象的地块进行香樟树绿化大苗的培育。

绿化大苗培育的重要一环即为移栽前的整地,桐城市在每年的秋季或者冬季进行整地,提前做好地块上杂草、灌木等的清理,经过晾晒后堆积在一起沤肥。土壤的整地方式一般选择挖掘机全垦深翻处理,深度以50~70cm为好,要求将表层土翻到土壤下层,并将土壤内的树根、石块等杂物去除,土块敲碎,进行地块的平整[3]。株行距按照1.5m×2m的规格打点、挖栽植穴,穴直径要求≥30cm,穴的深度≥35cm。穴的底部施入足够的基肥,用量150~250g/穴,最后在基肥的上方覆盖厚10-15cm的表层土,备用[2]

2.2植苗造林

2.2.1苗木的选择及处理

香樟绿化大苗培育的关键在于移栽时选择的苗木质量。要求苗木为当年生、长势良好,地径、苗高分别超过0.7cm、50cm,根系发达。苗木随起、随栽,避免根系因过多风吹日晒导致风干死亡。栽植前苗木的根系需要在泥浆内蘸一下,利于成活率的提高,且对苗木根系的尽快生长起到促进作用[4]。过长的根系可适当剪短,但不能对保留的树根和树皮有损伤。

2.2.2适时栽植

一是栽植的时间。桐城市香樟栽植的时间在2---3月,一般在春季树体芽苞萌动前进行栽植。如果遇到冬季霜冻天气少、降水量多的情况下也可提前栽植。二是栽植方法。香樟幼苗取苗后应第一时间运送到目的地立即栽植。苗木栽植过程中要求根系舒展,苗木竖直,逐层回填土,期间轻提苗木1次,踩实土壤,以确保香樟苗紧密接触土壤,最后填培一层疏松的土壤、形状呈馒头状[4]。三是栽植的密度。香樟树有着较强的分枝能力,因此刚造林的密度不宜过小,以免导致主干分枝的部位过低、大量着生侧枝,增加修剪难度。桐城市香樟大苗初栽植时的密度适合在3000~3500株/hm2

2.3 栽植后的管理

2.3.1截干

为了使造林的成活率有所提高、且促使树干长势通直,香樟幼苗移栽后宜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以地面上5-8cm的位置为好,截干后可促使基部腋芽快速萌发出来[4]。香樟移栽后一般经过截干处理可使苗木的成活率达到98%以上。

2.3.2中耕除草

为了促进苗木的生长,一项有效的措施即为对香樟树周围的杂草进行清除。结合移栽后香樟园内杂草的生长实际情况每年开展至少2次除草管理,分别在每年的4—5月、9月进行;杂草防除的药剂可选择草甘磷 50倍液等,直接对准杂草进行喷洒;注意喷施时避开香樟树的叶片,以免导致树体出现药害。喷药后杂草在第3~5d后即可死亡,有很好的防除效果。还可以采取与矮杆作物进行间作的以耕代抚措施,将杂草清除干净,香樟园内适合间作的作物有花生、豆类等。上述两种抚育方法一直到香樟园内郁闭

[5]

2.3.3抹芽修枝

香樟绿化大苗培育环节中,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即为抹芽修枝管理。香樟有着较强的萌芽能力,栽植后经过截干处理,当新萌发出来的芽长度在5~10cm时即可采取抹芽措施,一般在4—5月。每株香樟树上选择1根长势粗壮、生长良好的萌芽作为主干进行培养,抹除其余的全部萌芽。每年冬末春初季节及时做好枝条的修剪管理,树冠的大小控制在树干高度的1/3~1/2,经过3~4年香樟树枝下高度超过2.5m时不需要进行枝条的修剪。 修枝的同时还需要做好断根管理,结合香樟树的实际大小确定作业沟(环形)的直径大小,一般在80~120cm,断根的深度控制在约25cm,主要是对香樟树周围主要的侧根进行截断,之后回填土壤,可提前结合土壤肥力需求适量地拌入复合肥后回填[5]

2.3.4施肥

为了促使香樟幼苗的生长速度加快,尽早产生效益。在香樟幼苗移栽后的第2年春季新芽萌发时做好施肥,选择过磷酸钙、复合肥、尿素按照2: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施入;移栽后施肥一般需要连续进行2~3年,第1~3年每年施入的肥料量分别50~100、100~150、150~200g/株,施入的部位分别在苗木周边15~25、20~25、25~30cm,肥料要进行穴施深埋[5]

2.3.5病虫害防治

一是病害。香樟苗木一般很少发生病害,主要发生的类型有白粉病。该病发生的时期集中在幼龄期,刚发病时幼嫩叶片背面主脉位置附近有病斑出现,颜色为灰褐色,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上均有病斑,并有1层白色粉状物质;发病重的情况下可导致香樟树大量落叶。防治上适合选择的药剂有0.3°Be石硫合剂,对准病叶喷施,每周喷1次,连续喷3~4次。

二是虫害。香樟苗木生长期间发生的虫害主要有樟蚕幼虫、樟叶蜂幼虫。樟蚕幼虫每年4—5月多发,为害期长,主要吃食香樟树的叶片,重时对叶柄、嫩茎产生危害。防治上可选择的药剂有40%乐果乳剂 1500倍液等,对准叶片喷药。樟叶蜂幼虫发生的时间在每年4--7月,主要对幼树的嫩叶产生危害。防治的药剂包括5%氯氟氰菊酯乳剂3500倍液等,要求对准叶片喷施,灭杀效果较好。

2.4起苗、捆扎包装 、树冠修剪

2.4.1起苗

香樟幼苗移栽后经过4~5年胸径即可达到8~12cm,此时结合市场的需求即可进行起苗,以免苗木密度过大而对树形美观产生不利影响,一般起苗的时间有早春、深秋时节。起苗的原则为起小留大(大、小亦可根据市场需要)、起密留稀,控制最终密度在600~800株/hm2为宜,以期培育出树冠发达、枝条分布均匀、树形美观、品质优、符合市场需求的绿化香樟大苗。

2.4.2捆扎及包装

香樟大苗在起苗时要求土球的大小适宜,一般控制在苗木胸径的6~7倍为好,起苗的深度控制在土球直径的2/3为宜。起苗时可一边挖一边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用草绳做好捆扎,以保证土球完好、利于栽后更快缓苗[6]

2.4.3截干及树冠修剪

香樟绿化大苗用于造林之前可进行如下2种方式的处理:截干、树冠修剪。一是截干:如果树干的分枝点低,可在树干基部上方3~3.5m的位置处进行截干,将剩余树干上的枝条按照1/3~2/3的程度进行修剪。如果树干分枝点较高,则在2-2.5m处进行截杆,使其在2-2.5m处长出新的分枝,形成理想的树冠。二是树冠修剪:对于树形较好,分枝点符合需求方要求的全冠大苗,只需要适当修剪香樟树上的部分枝条,修剪口必须保持平滑、减少修剪的截面[6]

3参考文献

[1]黄丽蓉.绿化树种香樟的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21(5):107-108.

[2]刘忠芬.香樟大苗栽植培育与移植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 (7):135-136.

[3]梁艳.简析香樟树育苗及栽植养护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21(16): 208.

[4]陈光华,钱进芳,莫颖,等.长兴县香樟残次绿化苗木改造提升技术初探[J].华东森林经理,2019,33(4):40-43.

[5]李建光,王丽丽.香樟育苗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J].现代园艺,2021, 44(4):16-17.

[6]张惠军.香樟优良种苗繁育技术[J].乡村科技,2019(3):73-74.